大家好,我是小司。
有人给我留言。

每次碰到这种留言,我都感叹,保险教育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祖国太大了,还有很多人对商业保险的认识不够,甚至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误会和偏见。
虽然商保的投保率确实在逐年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接受它了。但离发达国家的商保渗透率,差得还很远。
所以,今天我就聊聊这个话题。
要知道,重疾险里的那些病种,可不是保险公司拍脑门定的。
即便是大家吐槽,一些心脏类疾病手术需要开胸才能赔付,而现在基本都是微创,按条款保险公司不赔。
但在当年,这标准也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名制定的。
不管是2007年的旧定义,还是现在的新定义。
其实都将中国人最高发,对生命威胁最大,花费最多的25种重疾进行了统一定义。
也就是说,市面上我们能看到的重疾险,前25种疾病的定义及理赔标准完全相同,一字不差。
这25种重疾,也确实高发,可以占到理赔总数的90%以上。
所以,给大家的建议,是买重疾保险,没必要一定挑着保障病种多的买,也没有必要因为某个产品的疾病保障数目多而多花钱。
如同网友说的那样,天下疾病那么多,岂能完全顾得过来。
国家也只是规定了高发的重疾,保险公司在这个基础上,再多加一些,最终就变成了合同里的100多种重疾,其实就够了。
第二个投保建议,是大家购买重疾险,还是要重视产品功能。
从这回的新重疾定义就能看出来,监管在有意识地引导大家正确理解重疾的概念。比如,原版叫恶性肿瘤,新版叫严重的恶性肿瘤。
名字的改变,也是为了告诉大家,重疾险里的重疾,是真的很严重的重疾。
而保险公司为了更贴合实际,在重疾概念的基础上,针对那些不那么严重、或者重疾的前期病症,设计了中症、轻症,这已经是保险公司的人性光辉了。
尽管我们要为此花钱,但有的花总比没的花。

要是保险公司跟个书呆子一样,监管给什么定义,它就用什么,那现在重疾险可能就只有28种重疾,3种轻症,病种更少,你说难受不难受?
所以,保险公司也没那么糟,对吧。
疾病是很多种,有轻有重,有的吃药就好,有的得住院,还有的得手术。面对不同程度的疾病,对应需要的保险险种也不一样。
所以,第三个建议,就是保险要组合配置。
不管是重疾险,还是医疗险,又或者是寿险,各种年金险,每个产品的功能都是有限的,需要合理搭配才行。
即便是针对同一种风险,就拿医疗费用来说,社保可以保险,但社保还是有很多要自费和自付的部分。
百万医疗险的保额超高,可以弥补社保外大病的高额支出,但它有1万的免赔额,有时候不够免赔额就报销不了。
有种保险产品叫小额医疗险,就是专门用来弥补百万医疗险免赔额之下的费用空间。
总之,要是大家对保险配置还有顾虑和问题,可以加小助理微信:manmanjun66。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在买保险时候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
之前我总说商业保险和社保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也是因为仅靠社保,或者仅靠单一产品,是不可能解决我们所有健康保障问题的。
比如前天,给一个29岁的IT从业人员的设计方案,就又便宜又全面,预算5000,也能把风险拿捏得死死的。
要是打算上车,给自己、孩子和家里老人全方面配置保险的,一定要先加小助理微信:manmanjun66。
过程中有问题尽管问,我们尽力解答。保险一买几十年,别闷头买!
原则上,我们不建议大家随意购买保险,保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每个家庭每个人适用的保险都不一样,建议大家咨询后再选择购买保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司聊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