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司。
我今天无意间刷到一个视频。
视频里的女生,家里条件一般,今年大学毕业,妹妹今年高考,4月返校发高烧查出有白血病,去了几家医院没收,现在在北京私立医院的移植仓。
移植仓费用,正常一天1万,不感染的话。
靶向药,正版3万,每月一瓶,不报销。
我也在网上搜了下,我国主要有四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有的化疗就能好,有的就需要干细胞移植了,现在还有基因疗法,而《我不是药神》里的格列卫,是治慢性白血病的靶向药。
至于费用当然要看病情,仅说干细胞移植费用这一项,自体移植大概在10-15万,异体移植大概在20-40万,脐血移植大概在30-40万。
靶向药医保没办法,但白血病本身还是有照顾到。
有网友在知乎分享了他的治疗经历,3次化疗+进仓移植,术后复查每月一次骨穿,两次查血项,吃药,1200/盒,但他有重症门诊,可以报销一定比例。
最后经过医保报销、要自费的部分,没超过50万。

网友嘴里说的重症门诊,是医保里的一项。
所有的医保参保人,在患有政策规定的几种重症或慢性疾病,就可以申请办理门诊重症。
具体这里面有啥病,报销比例是什么样的,各省市不是统一的。
通常来说,高血压、糖尿病、白血病,包括一些放化疗手术、肾透析治疗、移植术后的抗排斥,都是可以报销的。
这个重症门诊,跟社保的大病险不同。
重症门诊,就是医保报销范围里的一项,常见的还包括住院费用。而大病险叫大病,其实针对的是费用而不是病种。
跟商业险里的医疗险类似,社保里的大病险的报销范围,主要是在费用超过医保基金限额以上的,报销不同的比例。
重症门诊,是医保,医保基金付钱。
大病保险,有另外的专项基金,有点类似于前两天说的护理险,虽然和医保类似,但其实都有自己的融资渠道,支付也用自己的专项基金,而不是医保基金。
那个网友,医保报销了不小的比例,自费部分仍然超过了50万,还是在没有排异反应和感染的前提下。
否则,那费用真的能让人怀疑人生。
而经历一场大病的代价,有时候不仅仅是治疗的费用,还有你因为住院而损失的经济收入,以及你打算休养一段时间而损失的经济收入。
要是疾病甚至影响了工作能力,那损失的可不是几万几十万的事情,你按现在的收入换算成几十年试试,那是成百甚至上千万的事情。
所以,成年人是生怕自己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而这,仅仅靠社保是不够的。
还拿白血病来说,医疗险报销费用没什么说的,在重疾险里,白血病是归类在恶性肿瘤一项的。
除了疾病本身,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不管是自体还是异体,重疾险也是可以报销的,这两个手术通常没有什么额外的标准,医生建议、实施了就行。

关于干细胞移植术的相关条款
社保报一些,百万医疗报一些,重疾险补偿收入,一场大病的代价,需要N多保险才算覆盖掉。
精神安慰没办法,保险起码能在物质上让人体面些。
最后得再补充两点。
视频里住私立医院的情况,大部分的百万医疗是报不了的,通常高端医疗险才有。
不过百万医疗险或者重疾险里,基本都有重疾绿通服务,得病了可以使用这个服务申请预约医院,不至于医院不收治。
很多百万医疗险确实不限社保用药,但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得是在医院开的药才能报销。要是需要院外购药,就得看看合同里有没有写『报销院外购药』这种条款了。
在意这点的,要么以后换个带『报销院外购药』条款的百万医疗险,要么可以补充专门的特药保险,比如药无忧这种。
这种特定需求的产品,以后细说。

国内医疗问题总被吐槽,我想这种状况得等现有的成年一代,等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保险意识觉醒,才会有变化。
医保基金的支出压力没那么大了,就会有更多特效药、靶向药可以列入医保目录的,整体社会福利也就上去了。
我们总不能一边羡慕高福利社会,一边自己也不努力吧。
市面上产品那么多,要是不知道如何挑选产品的,如何通过组合搭配,完善自己保障体系的,可以加小助理微信:manmanjun66。
有人把买保险看成是和保险公司对赌。
要么我出险,保险公司出钱,要是不出险,保费白掏。
但大可不必。
保险不是对赌,而是兜底。
它是跟灭火器、安全帽一种性质的东西,而且买保险也不完全是个人的事情,这年头没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我们买保险,不是去和保险公司较劲风险的发生概率有多大,而是为了以防万一,就算是1%,发生的时候也不要影响到自己的家庭。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司聊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