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11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五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以“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护航未来银色梦”为主题的《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正式发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以及报告发起双方代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与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同方全球人寿”)董事长王林,同方全球人寿总经理助理兼首席团险事业执行官兼健康险事业部总经理彭勃共同出席。
发布会揭晓了2020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6.23,相对于2017年的6.31与2018年的6.65有所偏低,但与2019 年的6.15相比略有回升。从2013年开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和风险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同方全球人寿,每年发布《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针对中国居民在退休准备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与政策、企业了解员工的退休生活需求并据此制定和完善员工福利计划、个人制定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退休养老计划提供参考。
在报告发布后,郑秉文、金维刚、陈秉正、彭勃四位嘉宾共同参加了“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护航未来银色梦”的圆桌对话环节,为我国应对养老问题建言献策。
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居民对于退休生活的愿景总体乐观,信心保持高位。
对于未来养老金的变化趋势,金维刚指出,可以肯定的是,今后还会继续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他表示,我国已经连续16年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中间曾经历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今年经历了由于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大衰退,中国经济也遭受影响,经济增速下降到比较低的水平,财政收入也大幅度减少。不仅如此,我国还实行特殊的社会保险费减免政策,其中养老保险基金减收超过1万亿元。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仍然决定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而且按照去年增长的幅度来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目前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这样做,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金维刚表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中国的经济明年会出现恢复性的增长,相信党中央和国务院会继续实施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的政策。目前,我国在建立合理的、正常的养老金调整机制方面,还在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相信今后我国将会逐步与国际接轨。但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不容忽视。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到“十四五”期末,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达到3亿人。未来5到10年,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龄,我国养老服务将接受更大的挑战和考验。
目前,中国居民养老保障方面呈现“两高、两大、两低”的显著特征:人口老龄化态势高速化、高龄化;退休人口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化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化养老意识低。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我国在老龄人口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明显不足,居民个人的退休准备越发引起社会关注。
郑秉文指出,要想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就必须要多支柱建设。这意味着要大力发展第二支柱、第三支柱,这是夯实、积累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储备的关键,第一支柱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部分国家来说基本都是现收现付的,因此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基金储备必须发展第三支柱和第二支柱,即第三支柱和第二支柱是承载大规模养老基金储备的载体,这是大部分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
大力发展二、三支柱 破题养老困局
郑秉文针对我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提出两大建议:第一,第三支柱建设得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第二支柱的基础之上,现在大力建设第三支柱容易把第二支柱忘了,“十四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第二支柱,比如第二支柱要尽快引入自动加入制度。第二,第三支柱建设中的一个问题是应该尽快做好顶层设计,包括保险行业、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这三个领域的养老金产品协调和整合起来,做到税优政策的承受主体是账户持有人而不是产品或行业,因此,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应该把第三支柱的制度设计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这是发展第三支柱的关键。
关于第三支柱建设的建议,陈秉正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第二支柱建设方面建立一种自动加入制度,就像职业年金制度那样。同时,在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领取时,建立默认选择机制,比如默认选择以终身养老年金方式领取,而不是像现在那样一次性领取或短期内分期领取,因为短期领取方式不符合建立第二支柱的初衷。同时,鼓励养老保险公司能与企业年金计划积极对接,很多养老保险公司专门做企业年金管理,或者企业年金资产管理,他们可以同委托企业事先协商好,在发起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时,就建立好上述默认选择机制,职工退休时可自动转化成养老年金保险进行终身领取,更长期地满足员工养老生活的需要。二是根据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障的需要,需要建立个人退休账户制度作为一个平台,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对此做了研究,若能尽快推出,就可以将很多为养老而进行储蓄的金融产品放入这个平台,而政府对个人存入退休账户的资金给予税收优惠,鼓励个人更积极地为退休养老做准备。
第三支柱中商业保险大有可为
在发展第三支柱这一领域,商业保险公司大有可为,同方全球人寿正是积极探索者之一。2019年,保险公司累计开发销售养老年金保险产品830款,产品覆盖了老年人身故、意外伤害、医疗、疾病、护理、养老年金等风险。
彭勃表示,总体看来,市场上的养老保险产品供给数量比较充足,但产品所提供的保障与服务,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为解决养老供需矛盾,保险业仍需在养老保险产品创新上花大力气。
当前,具备养老功能的保险保费收入在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中的占比约为25%;其中退休后分期领取的养老年金保险保费收入在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中占比仅为4.4%。而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前一数字约为50%,后者超过35%。彭勃指出,真正的养老年金应该是以满足养老需求为目的,比如同方全球人寿即将推出的:同方全球“创世纪”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
首先,这类年金开始给付时间在法定退休年龄之后,相比普通年金,因为给付时间晚,累积期长,客户交同样的保费,养老年金可以获得更多的保险金用于养老,增加养老的品质;其次,自约定年金领取年龄起,年年领,活多久,领多久,能够解决“人活着,钱没了”的养老困境;此外,还提供身故最低保证和分红。
针对当前保险公司涉足健康管理、健康生态建设等热门话题,彭勃表示,同方全球人寿做了多年研究和探索,发现保险公司在养老生态圈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保险公司可以作为投资者,因为养老资金的资金量大,资金成本相对比较低,时间周期比较长,保险公司作为长期投资者大力参与养老产业生态投资建设具有天然的优势。
其次,保险公司可以作为养老产业的联接者,如今养老产业覆盖面很大,包括医疗供应商、药品供应商、设备供应商、器材供应商、养老社区、养老地产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等等,谁能将他们联接起来?保险公司是非常适合的一方。
第三,保险公司还是分析者,如今参保的客户达到10多亿,保险公司拥有海量的大数据,包括用户健康、体检,财务、医疗等多方面信息,对这些数据加工分析,可以向不同用户提供多元化订制的养老服务解决方案。
第四,保险公司还是一个重要的支付者。比如日本的养老护理产业,就是在2000年介护险推出后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补偿类医疗保险、给付类的健康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失能保险、护理保险等,可以成为养老生态圈强有力的支付者。
此外,保险业可以成为整个养老产业的整合者。事实上,客户的养老需求不是碎片化提供医疗、设备、护理、居住等产品,而是需要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在这方面保险公司有巨大的优势,很多公司已经着手布局。
(作者:李致鸿 编辑:马春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