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锐评
不到50天,2020年的余额已经严重不足。
从未感觉,一年时间飞逝如此之快。今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已从令人闻风丧胆的“恶魔”逐步“常态化”,“中国”成为居民百姓抵御病毒的定心石。举国抗击疫情,一方面展现着全国民众空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人们的生产生活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当八龄孩童已经习惯了各种线上教学,六旬老父也学会了在各类直播带货中采购生活必需品时,线上办公、VAR、在线医疗、直播带货、商超到家等新兴模式正在潜移默化地完成着对传统消费、传媒模式的颠覆,“互联网+”正在推动“宅经济”崛起。
保险业,富集着金融科技、规模资金、丰沛人力,始终是追逐变革、拥抱变革的先驱。新冠疫情加速驱动着保险行业的线上化进程:消费和服务向线上迁移加速,促进保险线上线下业务的结构性调整;保险公司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生态,新技术在行业线上为线下赋能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带来商业模式及管理模式的重构。
视野所及,心之所思,行之所至。保险业主动迎接变化,应时而变,适时而变,驭时而变,成效初显。
刚刚,保险资金投资再获松绑!
周五晚间,银保监会宣布,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限制。这是继今年放宽权益类投资比例之后,监管机构释放的又一政策红利。
截至2020年9月末,保险资金通过股权直接投资、股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基金等方式,投资企业股权规模2万亿元,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10%。业内人士表示,新政将拓宽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和品种,长期来看,有利于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的稳定。
除了政策红利对资产端的提振,整个保险行业的复苏,已经在三季度数据中有所显现。
10月26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2020年前9月保险业经营情况。总体来看,截至三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4%。今年前9个月,实现原保费收入3.70万亿元,同比增长7.16%;赔付支出9989亿元,同比增长6.14%;资金运用余额20.71万亿元,总资产占比为92.28%。
多家券商最新保险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今年最后一个季度以及明年一季度,保险行业负债和资产两端驱动,岁末年初,保险行业景气度大幅提振。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保险行业向来头部优势显著,【保契】仅以中国人保(601319,股吧)、中国人寿、中国平安(601318)、中国太保、新华保险5家A股上市险企为代表,从三季报中窥伺端倪。
01
上市险企利润降幅收窄
进入下半年,我国经济加快走出疫情阴霾,进入复苏轨道,保险业历经阵痛快速恢复活力。
总体看来,5家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共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996.1亿元。其中,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今年1-9月份分别实现净利润1030.41亿元、470.78亿元、187.36亿元、196.48亿元、111.07亿元。尽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8.38%,但与上半年相比,上市险企净利润的降幅有所收窄。上半年,5家上市险企共实现净利润1342.77亿元,同比下降了24.36%。
从三季度当季情况来看,5家上市险企共实现净利润653.33亿元,同比降幅仅为2.54%,恢复态势明显。细分到险企维度,中国平安、中国人保和新华保险3家险企单季的净利润同比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均因会计估计变更而增加准备金计提,致使当期利润减少。
02
负债端提速发展机遇显现
突发疫情导致居民对风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重新审视家庭抵抗风险的能力,进而加大对保险产品,尤其是健康险产品的需求。保险业具有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保险公司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深受广大群众认可,居民对保险产品的认可度广泛提升。
一是线下业务稳步恢复。疫情影响下传统代理人线下展业受阻,今年以来,人均新业务价值显著降低。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出清,代理人团队复工复产,进入四季度,行业经营重心逐步向开门红转移。
二是健康险得到广泛认可。“宅经济”模式催化了保险公司线上经营进程,疫情促进居民保险意识提升,保险产品尤其是健康险产品的新增需求涌现。
三是线上业务加速推进,倒逼行业进阶式发展。疫情期间,线下经营和展业均受阻,一方面倒逼保险公司加强科技布局;另一方面,倒逼代理人调整行为习惯,加强线上培训和客户经营,提高企业运营和代理人展业效率。
从财产险业务来看,保费收入相对稳定,车险业务同比增速修复。
天风证券表示,2021年保费改善可期,短期方面“开门红”构成业绩催化,明年疫情影响消除,居民收入预期修复,保险需求将进一步回暖。
03
投资端 长端利率企稳 权益市场上行
投资端也在“回暖”。
保险资金积极调仓布局,效果在三季度已有显现。截至今年9月末,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为20.71万亿元。其中,银行存款为2.58万亿元,债券为7.58万亿元,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2.68万亿元。保险资管抓住利率窗口期,优化固定收益资产配置,把握好股市结构性机会,有效强化风险管控,整体收益情况好于预期。
从前三季度上市险企业绩来看:中国人寿实现总投资收益1469.53亿元,同比增长9.3%,总投资收益率为5.36%。中国平安投资收益为925.92亿元,同比增长46.21%,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总投资收益率为5.2%。中国太保投资收益同比增长33.2%至659.61亿元,权益类资产占比17.1%,较上年末上升1.4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和权益型基金合计占比9.3%,较上年末上升1.0个百分点。中国人保前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9.8%,同比下降 3.2 个百分点。新华保险受益于“投资资产买卖价差收益增加”,总投资收益率达到5.6%,较半年报数据高出0.5个百分点。
从险资在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上市险企三季报显示,险资新进和增持的方向主要扎堆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增持的标的主要集中于业绩确定、未来成长空间较大、国家政策扶持或者是受益于经济复苏以及处于景气周期的行业,长期投资价值明显,长期收益可期。
展望未来,东吴证券(601555,股吧)表示,长端利率企稳向好,保险资金资产配置压力暂缓。一方面,随着三季度经济数据的整体向好,长端利率逐步由季度初的2.85%上行至3.15%,显著缓解保险公司的低利率担忧,并给固收资产增配带来较好的机会。另一方面,上市险企权益资产收益率显著提升,三季度单季度沪深300、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分别上涨8.0%、6.3%、6.0%,全年累计上涨10.5%、4.3%、21.3%。此外,受益于差异化放宽险资权益类投资比例,险企投资自主性得到增强。
04
世界第一大保险市场,任重道远
近日,半官方预测称:预计到2035年左右,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保险市场,并且这个时间还有可能提前。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保险业预计达到8000亿美元的保费规模,与第一大保险市场美国相比,大约相差5000亿美元。考虑到美国保险市场基本上是低增长甚至零增长的态势,而中国每年都是双位数的增长,可能用5-7年的时间就能在规模上接近第一大保险市场。
而成长为第一大保险市场,我国具有良好的基础:第一,中国是人口大国,对保险的需求非常巨大。第二,中国的保险市场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非常强,这对保险业也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第三,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养老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的新政策,给保险业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尽管有现实利好和政策红利加持,但历经疫情的洗礼,保险业供需两端都在变,也都需要变。若要匹配甚至提前洞见需求端之变化,保险业在注重规模增长之同时,亦亟须提升服务水平,解决保险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且创新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还需积极拥抱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保持与供给端的同频共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