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只剩最后两个月了。
很多人说今年是自己混得最惨的一年,疫情这只黑天鹅,打乱了全世界的节奏。
虽然我国是全球唯一正增长的经济体,数据是好的,但很多人都不好过。
没钱的人,担心失业,担心各种生活开销。
手里有点钱的,也天天焦虑要搞点投资,毕竟大放水之下,钱揣兜里就都变成纸了。
终极问题:现阶段投资什么赚钱?
看股市,A股自从7月初那波快牛后,一直在3200~3400之间反复徘徊。
楼市,近期部分一二线城市的楼市回暖,很多人又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加杠杆入场,问房子的又明显多了。
毕竟,不管房产市场怎样被压制,国内房子除了居住属性,始终还有金融属性。
而且投资回报率不容小觑,因为房子可以通过按揭、抵押贷款来加杠杆。
只要其收益和流动性高于股票、黄金、储蓄等,资金就会继续流楼市。
不过老实说,看着大家的热情,我挺着急的。
因为对于房子,现阶段我是那句话:刚需就趁早,如果是投资,就做好5年的心理预期。5年都等不起,就别投了。
过去20年楼市一片大好,为何最后还是有人赚不到钱?很多时候就是现金流坚持不到房价大涨的那一天。

我见过有些家庭掏空6个口袋来买房,也看到不少加杠杆的投资者。
后疫情时代,当遭遇某些不可抗力风险,这些家庭扛得住么?
有没有持续的现金流来还房贷?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应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或意外?
我们知道,银行对房贷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一旦扣款失败,逾期记录就会立即上传到央行,留下征信污点。
逾期一个月,银行电话催收。
第二个月,银行搞信贷的人就会上门,或者到你单位催讨。
第三个月,银行会到法院起诉,给你发律师函。
最终,银行强制收走房子,法院执行拍卖。
想申请延期还贷?
拜托,银行不是做慈善的。你去申请延期,就等于告诉对方你现金流都出问题了,非常难办。
有人说了:万一遇到事儿,大不了就卖房!但现实中还真没这么容易。
刚需家庭的房子,就是一家人的避风港,几代人的努力,不能有任何闪失。万一卖房,这辈子很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上车了。
对于投资买房一族,期房交房要等2年,限售3年,在这5年空白期里,你的房子无法入市流通。
就算能卖,假如卖在横盘期和上涨期,那你多年筹谋就化为乌有,只能看着别人发财。
低迷期就更惨,忍痛割肉,贱价抛售。
所以,不论刚需还是投资,卖房都不是轻飘飘的一句话。
为了规避这种无法还贷的风险,日本和很多欧美国家都强制要求,在买房时,贷款人必须投保信用人寿保险。
万一贷款人得大病或死亡,就由保险公司就来还贷。这样一来,银行避免了损失,贷款人也保住了房子。
用风险转移的方式,将自己不能承受、不愿承受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实在是明智之举。
不过,目前在国内并没有这样的强制保险。大家熟悉的交强险,也是保车,不是保人。

大家都知道,车要上路,就得强制买车险。
只买交强险还不够,因为交强险是赔别人,且额度很低。前段时间车险改革实施后,最多也只能赔到20几万,这明显不够。
所以,除了交强险之外,大多数人还会买商业三者险,至少 100万打底,万一撞到豪车或行人,也不至于倾家荡产。
可是三者险也有免赔率、不能全赔,怎么办?继续加上不计免赔险、车损险等。这些保障到位了,才能安心上路。
车都有保险了,人呢?
和房产一样,保险玩儿的也是杠杆,越是杠杆高的产品,保障作用越强大。而且相比车险,人的保险要便宜得多。
1、意外险
意外险,是所有人身险中杠杆最高的。200多块,能撬动100万的杠杆。
如果发生大意外:比如交通事故人没了,直接赔100万;意外导致残疾,就按伤残等级,赔10~100万;
小意外:比如猫爪狗咬、摔伤烫伤、高空坠物等,直接报销医疗费。
另外,由于近年来年轻人猝死高发,很多意外险都额外增加了“猝死”保障,也算是与时俱进吧...说多了都是泪。
2、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保险。这种保险非常简单:人不在了,就赔钱。
很多人通:人都没了,还要钱干啥?
如果你能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价值,就自然能明白定期寿险的意义。
上周我们的珠海看房团中,有一位来自哈尔滨的曹姐。让人意外的是,她在两年前就给自己整了个定期寿险。
曹姐儿子今年7岁,她的选寿险的理由很简单,自己健在时还能还贷,万一走了,寿险就能赔一笔钱来还清房贷,孩子还能继续正常生活。
说白了,定期寿险,就是家庭责任。
如果你有 100万的房贷,要还 30年。那么,配置一份 100万保额、保障 30年的定期寿险,就非常实用。
每年只要几百块,万一发生极端风险,保险公司直接赔 100万。接近一千倍的杠杆,对冲风险能力非常强。
3、重疾险
重疾险,是用来赔大病的,比如癌症、急性心梗、脑中风后遗症等,一次性赔几十万。
都说人到中年不如狗,万一得了大病基本就很难继续上班了,但家里的房贷车贷还要继续供,孩子的培训班也得上...
重疾险就是用来解决生病后没有收入的问题。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癌症的早期治愈率其实都很高。
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 83.2%
前列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 82.6%...
未来,“带癌生存”很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关键就看咱兜里有多少钱。
4、百万医疗险
目前国家医保覆盖率高达95%,但看病却越来越贵了,主要还是因为:医疗成本高了,能报销的少了。
毕竟,医保始终是保,而不是包,14亿人的医疗费,国家可担不起。
百万医疗险,就恰好可以覆盖医保报不了的费用。一年几百块,超过 1万以上、合理的治疗费用它都能报销,最高能报到几百万。
河南的 T先生因煤气罐爆炸,导致全身大面积烧伤,在医院紧急救治了 1个月,期间他一直住在ICU并多次手术,累计花费 70万。
最终居民医保报销 15万,百万医疗险报销 54万,算下来自己只自费了 1 万。
没有百万医疗险,这笔债毫无疑问就全部留给了妻儿。

以上就是我觉得性价比最高、保障最强的4种保险。以30岁女性为例,我做了一套保障方案:

每年只需要 3000多:
如果因意外身故:意外险和定期寿险同时赔,一共可以赔 200万;
如果因疾病身故:寿险赔 100万;
如果患癌症等大病:医疗费就可以用百万医疗险来报销,重疾险一次性赔 50-65万;
以上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具体还需要结合每个家庭经济状况、预算、风险偏好等因素综合考虑。
有人说保险贵,很可能是以前买了一些坑爹的保险产品,比如某些返还型保险、万能险、养老年金等。
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具体展开了,有问题可以在留言沟通。

老实说,保险和房子,其实很相似。
在各种概念和诱惑满天飞的情况下,我们要学会找到确定性。什么是确定性?就是那些抓得住的,能落地的东西。
买房的确定性就是:核心城市圈、核心地段、好的楼盘配套等。
而保险,就是用保单的确定性,去锁定生命中不可控的极端风险。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尽人事,听天命,仅此而已。
如果你对保险或社保有任何疑问,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我的助理小麦的微信。
从2017年至今,我们的保险规划团队,已经为上万个家庭提供了一对一、全方位的投保和理赔咨询服务。
话不多说,赶紧上车!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胡子说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