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家好,我是小司。
14日,安邦发公告说要解散。

看我说得这么轻巧,就知道这不是什么大事。
安邦从开始处理,到现在清算,都三四年了,现在就是个收尾工作。
这也代表着,一个一度资产将近2万亿的大家伙,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
应该是在去年,成立了大家保险。
由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共同出资,注册资本203.6亿元。
这个大家保险,用来承接安邦留下来的保险业务。
我当时还说,以后谁媳妇要是在大家保险做代理人,当丈夫的都不好给人介绍。
“我媳妇是平安的”
“我媳妇是友邦的”
“我媳妇是大...大家的”

众所周知,金融行业本身的监管就很严,保险更是严上加严。
其中,偿付能力就是保险公司最主要的KPI。
之所以要处理安邦,就是因为它步子迈得太大,盲目扩张,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所以监管出手,实施接管。
至于保单,没什么担心的。
安邦集团发行的1.5万亿的中短理财险,都全部兑付了,没有发生一起逾期和违约事件,其他产品也会继续按合同来。
02
这回应该没代理人讨论大小公司之分吧。
毕竟安邦可是个大家伙。
按照我国《保险法》的规定,要设立一家保险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2亿,而且必须为实缴资本。
也就是说,设立当时,账户里就得趴着2亿。
这跟成立一家公司不同,成立一家公司,通常没有注册资本的要求,也不用当场就缴,出资期限甚至可达20年。
如果法律上就严格,那在实践中只会更严格。

出得起2亿的企业也有的是,但保险牌照仍然不是那么好拿的,那些互联网大佬们曾经为了一个保险牌照也是煞费苦心。
众安保险是阿里、腾讯和平安成立的,算一个,信美人寿是阿里发起成立的,算一个,然后就是京东入股安联,腾讯入股和泰人寿,勉强也算。
这几家是正经的保险公司,是那种可以设计产品的公司。
而平时我们说的,冠以互联网大佬名头的“XX保险”,其实绝大多数都是经纪代理公司。
它们只负责卖,不负责设计产品。
你以为它们不想更进一步吗,无奈现实不允许啊。
03
保险公司不是不允许倒闭。
但在倒闭之前,监管往往就已经盯上了。
一旦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100%,监管就会要求,
1、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在70%以上,提出整改方案并限期达到,或者要求增加资本金、责令办理再保险、限制业务范围、限制向股东分红、限制固定资产购置、限制经营费用规模、限制增设分支机构等。
2、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在30%到70%之间的公司,拍卖不良资产、责令转让保险业务、限制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和在职消费水平、限制公司的商业性广告、责令停止开展新业务等。
3、对偿付能力充足率小于30%的公司,接管。
监管有的是招,逼保险公司好好经营。
实在不行,走到最后一步,监管会直接接管,让那些干得好的保险公司接手。
而且保险公司大≠偿付能力充足。
但这其实是个误会。
名声越大,看上去越有钱、保费收入巨大的公司,它们的花销同时也很大,不管是广告费用,还是销售人员的佣金支出,这么扣下来就没准了。
而今年第一季度,寿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排名前10的公司是,
1、华汇人寿
2、友邦保险
3、北京人寿
4、鼎城人寿
5、国宝人寿
6、中美联泰
7、恒安标准
8、中国人寿
9、渤海人寿
10、新华保险
相对更熟悉的,泰康人寿排18,平安养老排19,平安健康排30...
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强调,购买保险,要以产品为主,而不是以代理人、以公司为主。
保险说白了就是一纸合同。
你觉得你买的是“大公司”的产品,你家亲戚还是它家的代理人,但大公司并不会因为这种关系就对你网开一面,不该赔的,也硬要赔你。
所以,你们购买保险前,先加小助理微信:xiaosidami10。
因为我们在挑选产品时,产品出自哪家公司,不会是我们考虑的重点。倒不是说完全不考虑,只是比重很小而已。
你要知道,凡是那些保险公司可以提供的、有含金量的软性服务,一定是会写进条款里,计算进保费里的。
比如,什么院外购药报销啊,重疾绿通服务啊,紧急医疗救援啊...
追根究底,其实还是看产品。
所以,要是代理人只和你说,我们公司大,有实力,服务好,理赔好巴拉巴拉什么的,却对产品本身说得很少。
那你就得留个心眼了。
总之,要是打算上车的,或者要给自己、孩子和家里老人全方面配置保的,一定要加小助理微信:xiaosidami10。
保险一买几十年,别闷头买!
-END-
作者:小司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司淘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