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中国银保监会公布了2019年第2季度各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光大永明保险再次被评为A级,至此光大永明保险已连续5个季度斩获A类评级,充分表明了光大永明保险风险管理能力得到了监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在“5A”的背后是光大永明保险风险管理体系持续高效的运行。光大永明保险风险管理工作一直秉持“管实质,见实效” 的理念,经过近十年的摸索风险管理工作已形成了以“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偿付能力管理”3项工作为核心,以“风险匹配、规模匹配、期限结构匹配、成本收益匹配、流动性匹配”为主要基础,实现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均衡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以上“3个核心、5个基础、3个目标”风险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风险管理条线逐渐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做5位一体的风险管理者,即偿付能力的“管理者”、资产负债的“平衡者”、风险框架的“建设者”、重点风险的“守护者”和风险文化的“践行者”。
一、偿付能力的“管理者”
偿付能力充足状况是公司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基础。偿付能力充足状况一旦突破监管底线,可能导致公司遭受监管措施,阻碍公司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并可能进一步导致各类严重风险。因此,风险管理工作通过持续关注偿付能力状况,加强偿付能力测算、预测、监控、分析及预警,提高分析和预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灵活性,将偿付能力保持在合适的水平,保证公司即使在面临极端风险冲击时,仍然能够满足监管要求正常经营。
二、资产负债的“平衡者”
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为了扩大承保规模,公司往往可能被迫销售定价相对激进的保险产品,相应也会采取相对偏激进的投资资产配置模式,期望通过利差获得盈利。因此,资产和负债做到动态匹配对于公司类似的中小保险公司有着重要的意义。风险管理工作通过制定、监控和调整与资产负债相关的策略,以确保资产与负债的数额、期限、成本相匹配。通过匹配管理,降低公司所承受的市场风险、保险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相关部门通过资产负债的有效联动,适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进行统筹管理,完成匹配目标。
三、风险框架的“建设者”
风险管理框架中偏好、组织、制度、流程、工具、考核和文化等要素的建设和优化是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框架建设以制度为核心,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和工具精细化,并辅之考核和文化,对体系运行进行纠偏,从而实现风险管理目标,将风险控制在偏好可接受范围内。
四、重点风险的“守护者”
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公司的行业地位和经营特点,风险管理工作要管理好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重点风险不仅要管理好对偿付能力的影响,同时要管好相应的实质风险。根据利率走势的观察和趋势的预判,风险管理部门通过加强和精算部门、投资部门的沟通,将利率的变动或可能的变动动态的反映到产品定价、投资决策中;针对经济发展放缓,后市逐渐暴露信用违约的情况,信用风险管理通过事前信用风险研判、事中信用违约事件和信号监测、事后积极风险处置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信用风险管理重在坚守住信用的一道防线,动态调整信用策略。
五、风险文化的“践行者”
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最核心的文化就是风险文化。健全的风险文化能够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员工自觉的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去做事,形成无形的软约束。首先风险管理工作条线做到率先示范,主动按照风险管理的理念和规范身体力行,并努力感染和影响其他条线的人员。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纸媒等多媒体工具宣传风险管理知识和案例,逐渐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渲染和培育风险文化。
保险行业以经营风险为主要业务,风险始终伴随着业务的发展。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需持续优化和关注的工作,风险管理条线将一如既往,继续坚守风险底线,助力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一直在路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