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民:企业年金带动了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为养老金融产业化闯出了路子

2024-12-26 15:58:54 和讯保险 

  12月26日,2024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4》发布式在京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企业年金发展20周年回顾与展望”。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甘为民表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法人受托管理的规模是2.6万亿,企业法人受托管理规模。

  企业年金的发展带动了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中国实践,为整个养老金融产业化闯出了路子。养老保险公司因企业年金而生,目前已成立了10家养老保险公司,7家有年金制度,且大多数公司有三个年金管理资格。目前养老险公司占企业法人受托规模70%以上,投资管理的规模接近1/3,成为行业的主力军。

 

  甘为民发言实录:

  尊敬的郑教授、张会长、奇华总以及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这个论坛,首先就回顾企业年金发展20年的历程谈三点体会,一个是郑教授带领团队打造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以及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已成为学界推动企业年金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第二是企业年金20年的发展奠定了中国养老金融产业化、市场化的基础。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养老金融大文章这一概念,标志着中国养老金融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进入中央视角,中国养老金融的产业化起始于2004年原劳动部出台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定办法》的发布,真正于2006年开始运作。企业年金制度从建立之初以产业化、市场化方向为导向,不断完善,最终通过企业年金的经验积累,在十年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扩展到了职业年金,奠定了中国养老保障第二支柱的基础。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企业年金法人受托管理的规模是2.6万亿,企业法人受托管理规模。企业年金的发展带动了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中国实践,为整个养老金融产业化闯出了路子。

  三是养老保险公司因企业年金而生,伴随企业年金不断发展。养老保险公司作为企业年金管理机构中的重要成员,自2004年第一家养老险公司—平安养老险设立以来,先后又成立了太平、国寿、长江、泰康,还有恒安保险公司等,目前已成立了10家养老保险公司,7家有年金制度,且大多数公司有三个年金管理资格。目前养老险公司占企业法人受托规模70%以上,投资管理的规模接近1/3,成为行业的主力军。

  从展望的角度,我对企业年金的未来充满信心,汇报三点思考:

      第一,宏观政策端利好频出。当前养老保险一、二、三支柱的制度框架已经全面建立,下一步关键是如何扩大企业年金的覆盖面。从政策完善角度看,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的要求,延迟退休政策的落地,以及中央很多部委,包括央行、银保监或者金融监管总局、人社部等9个部门出台的养老金融顶层设计,提出了推动企业年金提质扩面,鼓励各类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等等。此外,中央也统筹部署了中长期资金入市,大力发展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也将深刻影响着年金投资。

     第二,近年来企业年金发展进入平台期。截至2023年,企业年金参与人数仅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参保人数不到7%。另外企业基金规模、人员等增速缓慢,从存量角度建议有三点:

      一是从资金来源上应推动企业年金个人缴费部分用实用足。职业年金对年金政策的利用是比较充分的。单位8%和个人4%。无论从企业和个人角度看,实际上这个缴费提升的空间是有的,比如有的企业规定说单位如果是缴费2%,个人也只能缴2%,其实觉得单位缴多少单位自愿,享受税收优惠的额度是4%,鼓励企业员工把未用足的缴费空间用够,同时也允许我们的企业增加他们的缴费比例,为自身的养老储备做实做足。

      二是从年金的模式上探索开放式企业年金的个人投资选择权。目前企业年金多数由公司统一制定企业年金资产收益目标,当面对不同年龄和不同风险偏好的企业员工群体,往往无法兼顾。当前企业年金计划中已经涌现出企业自身根据不同员工群体设置不同风险偏好的组合,并通过个人自选方式加以差别化满足的趋势,作为年金机构如果能够帮助企业进一步将这种趋势通过金融机构的科学风险分类方法加以引导完善,对加入年金的员工进行定期的投资,这种偏好的测评,精准区分不同风险偏好的员工,实现动态的精准匹配。尤其是针对临退休员工群体和低风险偏好员工的群体,定制稳健收益型组合,一方面确保了低风险群体的安全需要,另外一方面,可以通过员工的风险区分,将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企业员工的年金集中投资于具有收益弹性比较高的年金资产,以提升这类群体的收益水平。实际上就是针对不同客群的需求,我们提供不同的投资组合和投资策略。这样可以实现企业员工对企业年金计划的整体满意度。

      三是从年金管理机构能力提升上,做实国家倡导的耐心资本和长周期考核,这需要年金管理机构深入领会年金基金的特性,夯实自身的投研体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对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而言,只有先深刻领会年金基金的特性,把握好长期收益和短期风险波动之间的关系,才有可能成为真正被企业年金委托人认可的耐心资本。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通过打造适合企业年金的投资的方法论,把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目标通过投资的价值投资的整体框架,把它整合起来,打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年金投管模式,才能被企业年金委托人所接受和认可,最终实现企业客户所能接受的长周期考核。按照中央的倡导,包括监管的要求,建立所谓的耐心资本和长周期考核,形成有机的统一和结合。

      第三,企业年金增量做大。当前企业年金的参与主要是央国企,占到整体规模的56%,下一步年金后面核心在于吸引更多民营企业加入年金计划,民营企业往往更加注重企业整体财务成本的支出,在过去20年当中往往更愿意选择当期见效的企业员工的激励方式,而忽略企业年金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和竞争力方面的突出价值,在美国很多的企业,把年金已经成为他们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手段,我们认为不能仅仅把企业年金看作员工的福利,我认为应该把它视为一种激励,而且是一种长期激励的手段,所以我们也看到了国家在引导民营企业加入企业年金积极性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山东、河南出台了人才年金制度,上海、苏州推出了园区年金的方式,为民营企业减负的同时,优先为民营企业的专业骨干享受企业年金制度优惠提供可行路径。当然我们也应该到民营企业那里做一些宣传引导,让他们了解到我们的政策对他们意义、价值和作用,以及国家的政策机遇。

      最后,祝本次新书发布会和论坛圆满成功,我希望我们产学研联合起来,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共同书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责任编辑:刘思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