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资产副总裁于泳: 发挥险资基因优势 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6-24 10:15:19 证券时报网 

“相较于其他活跃在金融市场中的资金来说,保险资金天然具有看重中长期、服务于长远利益的基因,在助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更具有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中国人寿(601628)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主持工作)于泳近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说。

在于泳看来,作为经济的源头活水,金融要高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壮大,保险资金作为市场稀缺的耐心资本,能够很好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发挥优势

服务科创不同周期

于泳介绍,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寿资产”)作为中管金融企业的主要投资子公司,充分发挥保险资金基因优势,聚焦重点领域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基于中长期和耐心资本的天然基因,于泳认为,保险资金有条件为科创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具体而言,在初步应用化及产业孵化阶段,保险资金可以开展股权投资。而进入相对成熟的产业化阶段后,保险资金则可通过股权投资,以及投资股票和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二级市场,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

此外,保险资金还可以通过股权投资或非标债权,对科创产业园及各类科技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除了通过投资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外,保险资金还可以从更多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于泳说。例如,积极参与投资者教育,带动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科创企业。同时,深度参与被投科创企业发展,做科创企业发展的“陪伴者”;积极促进上下游公司业务协同,提升被投企业的公司治理能力,真正实现资本到资产的良性循环。

加快投资能力建设

和模式创新

保险资金与新兴产业也有不适配之处。保险资金整体风险偏好稳健,坚持审慎运用原则,而新兴产业的特征是高成长、高风险、收益分布不均匀,这使得目前保险资金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还存在一定卡点和困难。那么,这该如何突破呢?

在于泳看来,保险资金应着眼于经济中长期发展,深刻把握产业转型中的“新”和“质”,充分发挥品种投资优势,加快投资能力建设和投资模式创新,推动“资金——资本——资产”三资循环,畅通资金流转过程中的堵点,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他结合国寿资产实践情况进行具体介绍。

一方面是强化投研能力,发挥自身优势。“针对科技领域天然的高风险特征与保险资金要求稳定可预期回报之间存在的矛盾,国寿资产加强主动投研管理能力。”于泳说。

一是在投资理念上,推动科技投资从“主题投资”向“中长期价值投资”转变;二是在专业研究上,通过对细分领域不断学习跟踪、筛选优质专家、与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前沿交流等手段,不断提高对科技行业上市公司的理解,提升科技投资水平;三是在组合管理上,通过有效分散组合关联度,控制投资组合整体波动性,适配保险资金特点;四是在人才体系上,加强覆盖全面的投资人才梯队储备,探索为科技投资人员提供更合理的容错机制和长期考核激励体系;五是在外部合作上,进一步发掘基金投资的优势,挖掘科创领域优秀基金管理人和各细分领域优质外部基金经理,开展投资、研究多方面合作。

另一方面,聚焦核心项目,创新投资模式。他表示,国寿资产针对不同科技企业所处阶段、特性和需求,综合运用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产品,积极投资于科技自立自强和战略新兴领域,落地一批精品项目,为科技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已有多个项目落地

国寿资产对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重视已在战略层面得到体现。于泳介绍,国寿资产以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与落实委托方投资指引的“双线配置”方法论为指导,每年将投资支持科技自立自强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重点任务之一,纳入配置计划,与资产配置同步推进,统筹推动品种投资形成合力,持续加强动态跟踪督导。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国寿资产合并管理资产规模超5.6万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即科技自立自强)规模2034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规模879亿元,支持“两新一重”规模3825亿元。

多个典型项目落地。在债权投资计划上,2022年至2023年,国寿资产发起设立总规模60亿元债权投资计划,助力标的公司攻坚集成电路“卡脖子”领域重大工程。

股权投资计划上,2023年,国寿资产设立“中国人寿-沪发1号股权投资计划”,以S份额投资方式受让上海市国有企业所持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规模约118亿元。

在标准化投资方面,于泳向记者介绍,国寿资产设立“新兴科技产业投资”股票组合,从国家中长期战略角度进行布局,对优质赛道进行长期投资。同时,制定固收特色投资策略,加大相关领域投资力度,关注科技创新公司债投资机会,并丰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策略储备,持续用存量产品投资支持相关重点领域,尝试开发新策略、新产品。

(责任编辑:贺翀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