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原高速(600020)公告“剧透”中原农险要启动第二轮增资扩股一事后,如今,时隔不到一个月,中原农险的增资计划就揭开了面纱。
5月15日,中原农险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增发189102万股,将公司注册资本由21.0898亿元变更为40亿元,拟增资的股份由两家地方国资背景股东,即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南投资集团”)和河南农开产业基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河南农开产业基金”)认购。
需要注意的是,除中原高速不参与增资外,其他现有股东均不参与这一轮增资,这也意味着若增资获批到位,中原农险原股东股权将被稀释,其股权结构也将迎来新的“排列组合”。尤其是第一、二大股东纷纷更换,这样的变化于中原农险而言意义几何?站在行业视角,在近年农险市场保费规模快速攀升的情况下,以中原农险为代表的专业农险公司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从此次发布的增资公告看,河南投资集团与河南农开产业基金均为新股东。其中,河南投资集团出资144602.4万元认购120502万股,河南农开产业基金出资82320万元认购 68600万股。
若增资顺利完成,河南投资集团将以持有中原农险30.126%的股权比例排在第一位,河南农开产业基金则以持有17.15%的股权比例排在第二位。中原农险原来的第一、二大股东将依次顺延,成为第三、四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变为15.75%、13.636%。
需要注意的是,其实这次增资早在4月中下旬中原高速发布的公告中就已透露。根据当时的公告,中原高速称,考虑到“公司目前正处于郑州至洛阳高速公路建设的关键阶段”,于是中原高速做出不参与中原农险增资扩股的决定。而且,中原高速表示,这有利于聚焦主责主业,释放融资压力,助推“13445”工程建设目标。
此前『A智慧保』进行了分析:
2023年4月24日
中原农险拟增资近23亿,蓄力“大农险”!二股东缘何缺位?
除中原高速不参与外,其他原股东也均未参与此次中原农险的增资扩股计划。不过,这次新增加的两家股东却与部分“老股东”有着些许联系。
具体来看,河南投资集团为中原农险股东漯河市郾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简称“漯河郾城农村信用社”)的控股股东,持有漯河郾城农村信用社 95.9253%的股权;而河南农开产业基金则是中原农险原第一大股东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河南农综开发”)的全资子公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漯河郾城农村信用社也是中原农险的“新股东”,是通过“以物抵债” 的形式取得中原农险1.422%的股权,这一股权原本的持有者为漯河市经济发展投资总公司。
于新股东河南投资集团而言,选择投资中原农险,或是为了实现其大金控的目标。据悉,作为经河南省政府批准设立,经营河南省政府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河南投资集团是河南首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单位,系河南省政府投融资主体。从金融板块看,河南投资集团参控股中原银行、中原证券(601375)、中原信托、河南资产、保险经纪,拥有银保监会、证监会发放的5张金融业务牌照,全资控股担保、租赁、保理等若干地方金融牌照。
河南投资集团曾表示,不断加大对金融企业投资,组建金融控股公司,通过聚焦战略规划、风险管控、协同赋能,打造全牌照金融资本综合运营平台。但从目前看,保险公司牌照仍然是其缺少的“一环”,为此,拿下中原农险大股东席位,无疑将为河南投资集团打造大金控平台“再下一子”。
再看河南农开产业基金,一家以从事商务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但主要方向还是农业方面,这与其母公司有关。据悉,作为河南农开产业基金的母公司,河南农综开发是中原农险目前的第一大股东,其核心业务包括产业投资、基金管理、融资租赁、投资担保、扶贫搬迁、投资企业。其中,产业投资方面,以现代农业投资为主线,重要业务包括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支持河南农业龙头企业,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等。
虽然河南农综开发未出手对中原农险增资,但通过旗下产业基金公司“出手”,亦体现了对中原农险这家河南省第一家保险法人机构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两家新股东中,无论是从河南投资集团还是河南农开产业基金的背景来看,实际皆为当地国资背景,穿透来看实控人均为河南省财政厅。这意味着中原农险的发展再获地方国资加码支持。
在险企增资难、民营股东投资谨慎的大环境下,中原农险能够得到地方国资背景新股东的大力支持,无疑令人艳羡。站在行业维度看,其实这也是近年来政府部门重视“三农”发展,农险业务保费规模快速扩张大背景下,专业农险公司试图在农险业务上加速发力的侧影。
如作为专业农险公司的一员,身居农业大省的中原农险自2017年以来,保费规模连续六年居河南省第一位,种植险、养殖险市场份额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全国农险市场排名第八位。不过,就目前的中原农险而言,其业务规模与范围仍然相对较小。截至目前,该公司只有3家省级分公司,即河南、内蒙古、黑龙江分公司。
今年年初,中原农险全面启动“大农险”综合服务行动,统筹布局和推进农业农村保险工作,着力打造保险服务“三农”的新样板、营造金融保险的新生态、塑造企业功能的新价值。为推动“大农险”综合服务计划落地,中原农险还拟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并预计至2025年年末,“三农”领域保障产品库千款以上,综合风险保障水平达万亿级别。当然,此次增资能够顺利落地,对于中原农险而言,也将成为其农险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
除中原农险外,近两年多家专业农险机构亦强化对农险业务的重视。如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阳光农业相互保险经营的涉农保险(温室大棚保险)成为其第五大经营险种,当年实现保费收入0.31亿元,承保利润170万元,而2021年度和2020年度该险种并未进入该公司前五大经营险种。
国元农险方面,尽管该公司前五大经营险种中未有农险业务,但该公司在2022年年报中指出,独立董事特别建议改善用人环境、吸引专业人才,促进农险、健康保险转型升级,同时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乡村振兴计划,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积极应对政策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日前,国元农险还特别在河南省地市级分支机构和县级机构招聘多位农险业务岗位专业人才。详见:
2023年5月13日
专业农险国元发力:山东分公司竞聘老总,中原地区亦招兵买将
相比之下,农险业务在太平洋(601099)安信农险公司整体业务中占比更高,2022年报显示,农业保险成为该公司保费收入居首的险种,当年实现原保费收入11.73亿元,同比增长9.52%。承保利润为125.08万元,较上一年度扭亏为盈。
不得不说的是,专业农险公司对农险业务重视程度的加深,与当前国家及监管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三农”发展下,农险市场保费规模快速扩张的背景息息相关。详见:
2023年4月18日
农险持续扩张,保费大增42%!补贴扶持下,可持续道路如何走?
随着农险逐渐成为财险机构发力非车险业务的新引擎,作为专业农险公司在此险种上加速布局无可厚非。
市场的快速发展、政策的强力推动,让诸多专业农险公司看到了农险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深入来看,潜在的挑战仍不容忽视。
第一重挑战便是来自头部险企在农险业务上加强投入、攻城略地的竞争压力,根据财险“老三家”2022年财报数据可以看出,近两年,头部险企皆在农险业务上大力投入。如人保财险2022年的农险业务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2%,承保利润扭亏为盈,同比大增1878%;太保产险的农险业务收入也同比增长32.7%,承保利润增近692.9%。
作为财险“老三家”之一的平安产险近年来亦在农险业务上加速积累,该公司2022年不仅联合高校研究机构推出业内首份《科技助力农险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据介绍,平安产险还完成了360余款指数保险产品储备。该《白皮书》预计2025年我国农险保费规模有望超责任险,成为仅次于健康险的财险公司非车险第二大险种。
第二重挑战便是农险业务已从最初的“冷板凳”进入群雄逐鹿时代,蛋糕诱人但分食者众多。如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近年来,农险经营机构由最初的个位数增加到如今的近40家,包含5家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和30余家经营农险业务的综合性保险公司。
第三重挑战实则来自专业农险公司自身,一方面,结合近两年的年报数据可以发现,尽管作为专业农险公司,但很多险企并未把农险业务作为主导业务发展,该险种未进入到公司前五大经营险种,反而在车险、健康险等业务上投入更多,前些年追求大而全的经营思路;另一方面,专业农险机构的经营范围相对头部险企较窄,想要发力全国、做大做强,还需进一步开拓经营区域。如今回过头来,专业农险机构想要重拾农险“大旗”,虽说“船小好掉头”,但无论是在专业人才培养、资金投入、战略落地还是经营范围扩容上,皆需要时间和各种客观条件因素的配合。
第四重挑战源于农险业务经营本身的难点,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在财政补贴政策支持下,近年很多险企的农险保费收入“不愁”,但一旦遭遇大灾年份且承保区域相对集中,那么势必会对险企的赔付支出带来一定压力。
并且,农险业务还对险企的现金流提出考验,太平洋安信农险就在2023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指出了农险应收财政清算滞后的问题,坦言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农险,约占总保费 60%,其中财政补贴占农险保费的 16%左右。根据《上海市市级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财政补贴采用当年预拨、第二年清算的模式,因此,农险应收财政补贴滞后并对公司现金流产生了一定影响。公司积极与各级农业农村委、财政等部门进行沟通,优化财政补贴拨付流程,使补贴款能尽早到位;另外,安华农险也在2023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提及,2023年二季度在信用风险方面,将继续加强农险应收保费的清收,加快账龄较长的应收保费的催收工作,降低交易对手违约风险。
由此不难看出,对于中小型体量的专业农险公司来说,重拾农险“大旗”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但若能积极应对挑战并加速把握先机,相信其农险业务专业优势将进一步夯实。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智慧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