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额累计高达45万亿元,看绿色金融政策指引下的绿色保险如何发展

2022-06-10 17:08:46 NEW财金 微信号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绿色金融。随着“绿色发展”关注度逐渐升高,建立银行业保险业统一适用的绿色金融指引,有利于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补齐制度短板,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切实加强绿色金融管理,推动保险业在绿色投融资和风险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绿色保险作为绿色金融的组成部分,其兼具投融资和风险保障的特性,将在加快助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包括助力绿色科技创新、助力绿色消费、助力乡村振兴、助力绿色产业发展等。未来,保险行业将如何从战略层面重视发展绿色保险,加强绿色保险服务能力建设,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已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文件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01

绿色保险创新有进展,优势作用尚待发挥

绿色保险是指在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方面提供的保险风险管理服务及保险资金支持。

从保险公司负债端来看,是指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通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及服务可以在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助力绿色产业发展、助力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应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参与因极端天气导致的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除环责险外,绿色保险创新主要体现在碳汇保险、巨灾债券、绿色建筑保险、UBI车险等方面。

从保险公司资产端来看,保险资金通过私募基金、产业基金、PPP等方式,直接参与了一批能源环保、水务、防污防治等领域的绿色项目的投资建设,并通过绿色债券投资、资管产品投资等方式,为绿色产业发展进行资金支持。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保险业在服务绿色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初步探索。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保险业累计提供绿色保险保额达45.03万亿元,支付赔款533.77亿元。其中,2020年绿色保险保额达18.3万亿元,同比增长 24.9%。

以最具代表性的绿色保险——环责险为例。截至2020年底,保险业至少为1.9万余家企业提供400亿元以上的风险保障,平均增速维持在15%以上。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开展了环责险试点,覆盖涉重金属、石化、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处置等行业,国内各主要保险公司都加入了试点工作,累计为企业提供超过1300亿元的风险保障金。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表示,“有效运用环责险这一保险工具,对于促进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减少污染事故发生,迅速应对污染事故,及时补偿、有效保护受害者权益方面,都可以产生积极作用。”

此外,我国绿色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农产品(000061)质量安全溯源责任保险、耕地地力指数农业保险等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也取得了不错成效。

但总体而言,我国绿色保险仍以环责险为主,保费规模小,覆盖率低,产品单一,企业投保和保险机构展业意愿不强,保险机制在国家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优势与作用尚未完全发挥。从全国范围看,环责险投保企业的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例仍不足5%,环责险保费收入占责任险保费收入仍不足1%,保险费率仍高于一般责任险的平均保险费率,投保规模有待提高,产品性价比有待进一步优化。

据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发布的《保险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二:低碳时代的绿色保险产品》显示,我国绿色保险的发展成果已经初步显现,但与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保障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在产品供给、保障覆盖广度与深度、风险数据积累、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

02

顶层设计搭建完善,五大方向指引清晰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实现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提供的有力支持。作为绿色金融的组成部分,绿色保险能够在加快助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绿色保险发展,发挥保险费率调节机制作用。

2022年5月27日,银保监会发布《中国保险业标准化“十四五”规划》指出,探索绿色保险统计、保险资金绿色运用、绿色保险业务评价等标准建设,更好地推动完善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202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从五大方面对于银行保险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要求银行保险机构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银行保险机构应将环境、社会、治理要求纳入管理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环境、社会、治理信息披露和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流互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和流程管理。

是明确银行保险机构董事会或理事会承担绿色金融主体责任,负责确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绿色金融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建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鼓励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展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

三是强调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坚持稳中求进,调整完善信贷政策和投资政策,积极支持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支持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减污、降碳、增绿、防灾,实施清洁生产,促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落实碳排放、碳强度政策要求,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有保有压、分类施策,防止“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在保障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同时,渐进有序降低资产组合的碳强度,最终实现资产组合的碳中和。

四是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加强投融资流程管理,做好授信和投资尽职调查,加强授信和投资审批管理,通过完善合同条款督促客户加强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完善贷后和投后管理。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提升绿色金融管理水平,采取差异化、便捷化的管理措施,优化对小微企业融资、线上融资等业务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支持“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建设。

五是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内控管理和信息披露,建立绿色金融考核评价体系,落实激励约束措施,完善尽职免责机制,确保绿色金融持续有效开展。明确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绿色金融监管职责,加强对银行保险机构绿色金融业务的指导和评估。

绿色保险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绿色保险将是市场化环境风险管理的必由之路。

随着绿色发展支持政策的不断完善,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普及,未来将产生越来越多新的保险风险管理需求以及对保险资金的绿色投资需求。各险企的绿色保险服务能力,也必将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能力。

本文版权属于《NEW财金》微信公众号(gh_8a11848263a3),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及二次修改。

(责任编辑:刘思嘉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