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发挥保险资金“压舱石”作用

2022-02-15 10:56:00 中国金融杂志 微信号 

导读:股权、不动产、资管产品等另类投资的发展,拓宽了保险资金配置的空间,分散了保险机构投资组合的风险,创造了较为稳定的收益

作者|贾飙「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文章|《中国金融》2022年第3期

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保险机构是金融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也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保险行业运行规律和保险资金运用发展趋势,引导保险资金更好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对于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保险资金运用的逻辑起点与能力建设

保险资金与银行、信托资金等其他金融子行业的资金相比,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这也是保险资金运用不同于其他行业资金运用的逻辑起点。

保险资金的五个特点

保险资金的特点决定了保险资金运用和保险机构投资的风格和理念。通常来说,保险资金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期限较长。人身险负债久期平均超过12年,有的保单期限20年以上。二是规模较大。截至2021年11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2.76万亿元。大型保险公司单笔投资规模一般较大。三是来源较稳。保险产品特别是寿险产品设计立足于现金流持续稳定流入,资金大部分来自于期缴保费,为资金运用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来源。保险资金运用余额逐年稳步增长。四是成本刚性。大部分寿险产品的定价包含了预定利率。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必须覆盖负债端刚性成本需求,维护保险资金安全。五是偿付能力约束。从保险机构稳健经营出发,保险资金的投资与相应的资本占用挂钩,使得保险资金难以承受剧烈波动,否则易引起偿付能力不足,进而影响资产配置。

保险资金特点直接影响保险资金运用偏好

一是保险资金期限较长、规模较大和来源较稳的特点,使得保险资金偏好投资规模较大、期限较长、现金流较为稳定的资产。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保险资金通过债权、股权等方式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形成了一些影响较大、社会综合效益较好的投资项目。保险资金期限较长的特点也有利于逆周期调节,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对企业的影响,克服资金“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顺周期行为。二是保险资金成本刚性的特点,使得保险资金投资更偏好收益相对较为稳定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三是保险资金面临的刚性成本和偿付能力约束,使得权益类资产(特别是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应维持一定的比重。既要通过相关资产配置增厚投资收益,也要权衡市场剧烈波动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此外,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上限也取决于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

保险资金特点影响投资能力建设

保险资金的特点影响着保险机构能力建设的侧重点。目前,保险机构投资能力包括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股票投资管理能力、股权投资管理能力、不动产投资管理能力、衍生品运用管理能力、债权投资计划产品管理能力和股权投资计划产品管理能力七类。从七类投资管理能力来看,保险机构的信用风险管理和债权投资计划产品管理能力等固定收益类能力建设最为完善;在股票(权)投资管理能力、不动产投资管理能力建设方面等仍有提升空间。就投资能力建设与保险机构的发展而言,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力建设要与公司的发展阶段相匹配,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二是能力建设的布局要纳入公司战略规划,想干多大事谋划多大能力;三是能力建设也要与公司未来的投资方向相适应。

当前保险资金运用的环境与发展趋势

保险投资面临的环境

一是宏观经济压力加大,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在经济增长从高速向中高速转换过程中,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结构性资产荒,对优质资产的配置需求得不到满足。随着利率持续走低,保险公司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收益承压,而保险公司负债端预定利率等的调整具有一定黏性,可能引发保险公司利差损风险。为此,保险公司应适当增加对权益类资产和其他另类资产的配置。

二是信用风险不断积聚,债权投资风险走高。随着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内部经济增长中枢下移,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面临一定压力,债券市场违约进入常态化,信用风险向高评级主体发展。固定收益投资的固有观念和“信仰”正在逐步打破,从而更加考验保险机构对宏观经济环境、中观行业发展、微观企业经营的投资研究能力。从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下称保险资管协会)此前对保险机构的调研情况看,信用风险是保险机构最关注的风险。

三是投资能力建设存在短板,股权投资仍待发展。近年来,监管政策支持保险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股权融资支持力度,提升社会直接融资比重。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了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出台《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情况设定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赋予保险公司更多自主投资权。虽然对权益类投资的监管政策不断优化,但保险机构自身受到投研能力、人才队伍、激励机制等方面约束,在股权投资的规模和比重方面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保险资金运用的发展趋势

一是传统投资向另类投资转变。我们将存款、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视为传统投资领域,将除此之外的直接和间接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等归入另类投资的范畴。根据万得资讯数据,存款、债券等传统投资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比重从2013年的约83%下降到2021年的约63%,其中,银行存款占比持续下行,从2013年的30%下降到2021年的12%;债券的比重总体较为稳定,基本在35%左右波动;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比重则受资本市场行情影响,比重在9%至16%区间波动。另类投资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比重从2013年的17%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40%左右,2018年至今一直维持在37%左右,较为稳定。股权、不动产、资管产品等另类投资的发展,拓宽了保险资金配置的空间,分散了保险机构投资组合的风险,创造了较为稳定的收益。

二是固收类投资向权益类投资拓展。存款、债券、债权投资计划等固定收益类投资是保险机构投资的主要资产类别。2013年后,固定收益类投资的比重逐渐下降至目前的70%左右。与此同时,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等权益类投资的比重稳步提升,权益类资产占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比重为20%左右。

三是实体资产向科技创新投资布局。银保监会近期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近年来,保险业一直在探索支持科技创新的有效路径,一方面发挥保险资金长期优势,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投向医疗健康、生物制药等领域,与保险业在养老医疗等领域形成有效联动。在此基础上,保险业积极探索通过科技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四是业内单循环向业内外双循环发展。近年来,保险公司委托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非保险资管公司管理保险资金、保险资管公司受托管理养老金等非保险资金,保险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的“双循环”“双选择”成为新的趋势,改变了过去保险公司委托保险资管公司的“单循环”模式。具体来看,一方面,保险资管公司在坚持保险资金核心管理人的基础上,积极“走出去”,逐渐拓展集团外保险公司、养老金等业务。从保险资管协会调研数据看,保险资管公司受托管理的非保险资金和保险资金的比重分别为15%和85%左右。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在委托保险资管公司管理的基础上,也认真“引进来”,委托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管理资产。根据保险资管协会调研数据,虽然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管理的保险资金规模占保险资金运用整体规模的比重仅为3%,但管理规模同比增长30%。保险资金运用委受托模式的“双循环”,是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体现。

保险资金未来的运用方向与责任担当

第一,服务国家战略。一方面,要围绕产业政策和经济转型升级开展投资。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科技自强,助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聚焦“双碳”战略,协同产业链释放技术创新活力,全方位助力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围绕区域发展和重大工程进行投资。聚焦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比如,中保投资公司在集成电路领域成功投资了沪硅产业、中芯国际等头部企业,助力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在新能源领域成功投资中航锂电,支持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发展等。这些投资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紧跟监管导向。保险资金必须紧跟政策导向,按照监管要求规范运作,有效防范相关风险。一是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将保险资金有效导入实体经济,充分发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优势,为实体企业切实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二是助力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近期,中保投资公司发起设立融信基金,汇集18家机构资金参与了中国华融增资引战,维护了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发挥了保险资金“压舱石”作用。三是支持行业转型发展。当前,保险业特别是寿险业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各市场主体纷纷探索保险产业链延伸,将传统保险业向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拓展。保险资金应当积极探索相关领域投资,为行业转型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第三,服务保险主业。承保和资金运用是保险业的两大业务,承保业务实现风险保障,资金运用实现资金融通。一方面,保险科技发展可以服务承保主业。金融科技迅速发展,导致产品、渠道、理赔等承保端全链条需要重新塑造。保险资金应当为承保端重塑提供全方位支持。另一方面,获取优质资产可以支持承保主业。保险资金运用必须安全并获得覆盖成本的收益,才能服务好承保主业。中小保险机构承保成本较高、资金规模较小、投资管理能力存在短板,在获取优质资产时面临着议价能力不足、投资渠道有限等困难。对此,中保投资公司可以发挥行业平台优势,汇聚保险机构资金,提高对优质资产的获取能力,为保险机构更好发展主业提供相应支持。■

(责任编辑 马杰)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