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险企上市潮起?国华借壳背后,还记得曾经的中华、华泰、君康、永安……吗

2019-08-29 10:12:10 和讯名家 

  国华人寿上市之路沸沸扬扬。

  8月27日,在天茂集团(000627)发布“拟整体吸收合并国华人寿”公告后的第10个交易日,相关交易预案正式出炉。

  于此同时,天茂集团还发布了多份公告,只是公告的内容颇有韵味。

  比如,在《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履行法定程序的完备性、合规性及提交的法律文件的有效性的说明》公告中说: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吸收合并协议》,本次交易尚需履行的审批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中国证监会核准本次交易方案、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本次交易方案……

  再比如,在《董事会关于公司本次交易符合《关于规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的说明》公告中说:本次交易涉及有关报批事项的,公司已经在《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中披露已向有关主管部门报批的进展情况和尚需呈报批准的程序,并对可能无法获得批准的风险作出了特别提示。

  还有《关于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暨关联交易的一般风险提示暨公司股票复牌的提示性公告》公告中说:截至目前,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标的资产的审计和评估工作尚未完成……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能否通过审批尚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都说上市是把双刃剑,但目力所及的好处又让所有险企趋之如鹜,毕竟纵观资本市场,偌大的保险业仅有5家A股上市险企,可想象空间实在巨大,蛋糕在哪放着,任谁都想去分一块。

  只是作为经营风险的主体,监管部门的态度始终是慎之又慎,毕竟,搞不好就会涉及系统性风险,这样的锅不是想背就能背得起。

  君不见,晃晃十余年间,多家险企上市路上竞折腰。

  中华财险:难时员工救主 今朝却成绊脚石

  2005年,只有2亿元注册资本的中华财险偿付能力陷入困境。为解决偿付能力,中华财险强推员工持股计划,强制一定级别以上员工注资入股。

  中华财险作为最后一家完成股改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已经由一家单一的财险公司演变为一家控股公司,形成一产一寿的格局。中华财险注册资本也由之前的2亿元增至146.4亿元,只是那些难时救主的员工们,持股比例已被大幅稀释。

  更名之后的中华保险上市梦不断,只是,曾经的员工持股问题却成了其上市难以逾越的阻碍。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人数是2-200人,对于未上市的公司,股东人数等于发起人人数。

  鉴于中华保险和中华财险的股东人数超过了公司法的规定,若要IPO,则要降低股东人数。

  对中华保险而言,不忘旧情与野心间的抉择已成是与非之争。

  泰康保险:集团化之后是否还提上市?

  2016年8月,在“泰康人寿成立二十周年司庆”上,泰康人寿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公开对媒体表示,要在三年内成为一个公众公司。

  同期,原保监会也批准了泰康的集团化方案,同意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集团化改组,公司名称变更为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当时,业内猜测该举措也是为了上市做准备,甚至曾经一度报出泰康保险已向监管部门递交上市材料的新闻。然而三年时间过去了,泰康集团上市的消息杳无音讯,泰康上市或是媒体和资本的“一厢情愿”。

  华泰保险:祸起股权分散 上市梦难圆

  华泰保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梓木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上市时间表。作为中国第一家全国股份制财产保险公司,华泰保险从未掩饰过自己想要上市的决心,早在2001年就与中金公司初步磋商上市问题。

  上市作为华泰保险的既定计划,却一直没有实际进展。公开资料显示,华泰保险成立于1996年,注册资本金40.22亿元。创立之处的63家股东不仅创下国内保险机构股东最多的记录,亦为上市之路埋下了难以消弭的痛。

  近日,华泰保险股权再现变动,在股权变化中,华泰保险的股权也由原来的分散逐渐变得集中,只不知,是否可如君所愿。

  合众人寿:两会明星鸿鹄志 空留一声叹息

  合众人寿目标直指上市久矣。早在2010年,合众人寿董事长戴皓便表示,合众人寿将于2015年实现上市,中间曲折尽人皆知,但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一心为民的全国政协委员戴皓,再次公开谈及合众人寿的上市规划:将在2018年或2019年实现上市目标。

  为谋求上市,合众人寿先后经历了多次增资,目前,合众人寿的注册资本已从初始的3亿元变更为42.83亿元。

  然而,2019过半,与合众人寿的上市大计相比,媒体的关注焦点却更多的集中在其严重亏损、董事长行贿史以及频频的监管罚单上来。上市或只成一声叹息。

  君康人寿:从德到康 五年上市梦欲盖弥彰

  此前多家媒体报道称,君康人寿在2017年,在其内部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公司IPO。具体而言,计划在2017年实现转型发展,2018-2019年布局金融生态圈,2020-2021年实现公司IPO。

  只是,其一方面在放出即将上市消息的同时又不断高调辟谣,其中奥妙或许只有旧人知。

  从昭德人寿、正德人寿,再到君康人寿,伴随着企业名称的不断变换,君康人寿成立十余年来股权结构和实际控制人亦在不断更迭,而股东的交替不仅带来了经营方式的频繁变更和投资理念的冲突,也给君康未来的IPO道路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

  吉祥人寿:7年巨亏14亿 上市终难谋

  2017年11月,在吉祥人寿“创业五周年总结表彰暨新五年发展开局总动员”会议上,时任吉祥人寿董事长周涛高调宣布:快速转型、加速盈利,谋划上市。

  但在强势的资本面前,似乎所有的声音都会成浮云:进入2018年,原董事长周涛因工作原因提出辞职,第一大股东方湖南财信投资系的黄志刚于7月成为吉祥人寿新任董事长。上市计划自此再未被公开提起。

  7年巨亏14亿,人已去物已非,上市只能留待后来人。

  中融人寿:上市誓言易出口 麻烦缠身却难解

  2018年6月,中融人寿高调宣布,力争3年后启动IPO,实现公开上市。只是,这不是第一次。成立于2010年3月的中融人寿并非首次誓言IPO,在开业伊始就曾定下在2年内盈利、5年内实现上市的战略目标。

  然而,与中融人寿而言,自身发展路径却与上市渐行渐远。比如,中融人寿曾一度成为保险业内为数不多、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的公司之一,并曾被勒令停止开展新业务、增设分支机构和增加股票投资。

  对于距离上市硬杠杠——三年连续盈利愈发遥远的中融人寿来说,上市路漫漫,且行且珍惜吧。

  安华农险:踌躇满志谋上市 宫斗不止难现华

  作为国内首批专业农险公司,本偏居东北春城的安华农险,在却志存高远。

  早在2006年,安华农险就提出借壳上市计划,直到2015年年报中还提到,“积极筹划通过公开上市等手段,打造持续融资平台,以满足未来业务不断扩展带来的偿付能力需求”。

  虽然其以“打造中国第一农业保险公司”为愿景,但股权纠纷不止、增资困局未解、高管更迭频繁、偿付能力游走于监管红线上下……,现实的困顿中,安华农险曾经踌躇满志的上市计划,早已不再被提及。

  国元农险:延续上市情缘 员工持股添筹码

  国元农险成立于2008年的国元农险,注册地安徽,是全国第四家专业农险保险公司,也是安徽第一家保险法人机构。

  其前董事长张子良曾如是描述企业愿景——筹建5-6家省级分公司,成立一家农村寿险公司,之后要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组建国元农险集团,并最终成为一家上市公司,朝着集团化目标持续发展。

  只是,这一描述像极了当初的安华农险,且其业务范围与安华农险也颇为相似,农险保费占比不低于60%。

  不过,与之不同的是,国元农险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盈利状态,暂未出现亏损,并且近日,国元农险还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加码上市筹码,只是不知,其盈利势头能否持续6年,真的能等到上市的那一天?

  长安责任:新家长情可期 调教有待时日

  2019年1月,银保监会对长安责任保险下发监管函,责令其增加资本金,完成增资扩股工作。2019年8月长安责任保险增资事项获批复,增加注册资本16.3亿元,注册资本将从16.2亿元增至32.5亿元,顺利引入蚌埠高新投资集团和国厚资产。

  基于此,国厚资产董事长李厚文在公司2019年年中工作会议上高调宣布,长安责任在未来8-10年内实现盈利-增资-上市三部曲。新家长初抱保险一子,所有的期待都值得肯定,只是面对监管处罚、经营不善等等过往的不堪,上市三部曲怕是很难弹。

  安诚财险:问题大于雄心 上市且提且看

  对于设立之初曾立下上市“豪言”的安诚财险,尽管在数次增资之后资本实力明显提升,但市场占率仍相对较低,盈利状况起伏不定,上市之梦或仍有距离。

  从主营业务来看,车险大幅亏损是拖累净利润的主要原因。以近两年为例,其机动车保险(含交强险)分别承保亏损2.74亿元、2.96亿元。

  2017年初,安诚财险提出“351、515”的战略目标,即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保费收入超过50亿,资产规模达到100亿;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保费收入超过100亿,实现净利润5个亿。

  只是股权频频被质、高管变动或遭免职、市占率低且未摆脱亏损的安诚保险,上市之路或仍漫长。

  渤海财险:梦中人挂冠而去 现实惊醒后人

  2018年1月,渤海财险2018年工作会议,其前任总经理沈小钧说,渤海财险要秉持“创新发展、持续盈利”的经营思想,以“强监管,促发展,抓服务,上水平”为经营主线,为五年内实现公司上市、实现多种经营业态的集团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只是,扭亏无望、沈小钧挂冠而去,上市之路也变得遥遥无期,作为天津国有骨干企业发起设立的希望之星,增资之路自是顺风顺水,但成立逾十四年,持续两年盈利都成奢望,在连续三年盈利的硬杠杠面前,想必主事者已无言再提上市豪言。

  永安财险:股东争斗无宁日 上市昨日黄花

  复星加持的永安财险让这家有着23年历史的老牌保险公司成为近年来行业的焦点。回顾永安财险首次对外发布上市计划可以追溯到2011年,时任董事长是张东武称将在2015年前上市。

  2017年,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也公开表示,公司旗下的永安财险将要抓住市场机遇、深化国有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上市步伐。

  只是,2017年底,永安保险任职五年的总裁蒋明突然在董事会临时会议上被解聘。大股东为控制权争斗不休时,小股东已心生去意。业内共识,皆因其经营业绩下滑、内部管理欠稳。

  如今,永安财险净利润再次大幅下滑。2015年公司净利润8.33亿元,到2018已缩减至1.81亿元,永安财险的上市之路还能否走下去?

  众诚保险:主业连亏7年 上市豪言底气何在

  众诚保险的2018年经营工作会议,“启动IPO”被确定为其重点推进的项目之一。

  成立于2011年6月众诚保险,是国内首家由汽车集团发起成立的专业汽车保险公司,并于2016年6月在新三板挂牌。根据其历年年报数据,自2011年6月成立最初的七年里,众诚保险“七连亏”,总亏损超过5亿元。

  不过,亏损的状态在2018年得以扭转,众诚保险2018年全年实现净利润625.79万元,为成立8年来的首年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众诚保险成立8年来,车险承保利润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即便是2018年该公司实现盈利的情况下,车险承保利润依然亏损。深陷主业亏损泥潭的众诚保险,连续三年盈利的压力可想而知,上市宣言或许也能是新任董事长的难言之语。

  短评:上市之路勿颠倒了本末

  在谈险企上市话题之前先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个金庸名著中的细节。《天龙八部》中有一个小人物鸠摩智,武功很奇特当然也很厉害,只是其习武的过程也很特别:先练少林七十二绝技,再练内功《易筋经》,少林寺藏经阁无名老僧对他的评价是:次序颠倒,大难便在旦夕之间。

  对于所有经营者而言,上市的利弊无需多言。但纵观所有曾经公开要上市的险企,当然还包括那些虽未公开,但内部早已将上市作为奋斗目标的公司来说,本末倒置、次序颠倒几乎已成为其永远绕不开的死结。

  公司上市是有严格的审查筛选程序的,虽然高喊“妖精”的主政者在位期间,个别机构绕道而行成功登顶,但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符合基本要求的,所以,侥幸心理最好不要有。

  但在保契梳理出的上述大部分险企中,经营业绩不佳、公司治理问题重重、高管更迭频频、战略朝令夕改等等共性问题多年难解,却试图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以倒逼之力,试图完成自身的良性发展转变。不知可否将其称之为:赌徒心理?

  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益于监管部门前瞻性的眼光和有效的管理举措,其行业主体基本经营信息的披露甚至已远远超过了上市公司,除了便于融资和提升品牌知名度,上市与否似乎对其自身经营问题的改善并无太多提益。

  简而言之,打铁还需自身硬。毕竟,漂亮的口号喊一年可以提振公司士气,喊两年可以争取股东更多耐心,但空喊三五年,只能是自我摧残。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亦斐 HF06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