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始于2024年10月的一条微信朋友圈,让原本并无交集的两个人,有了一份特别的缘分。
那晚,明亚保险经纪顾问小邝正习惯性地刷着朋友圈,一条水滴筹的链接忽然滑过指尖,直到她看清患者姓名,手指骤然僵停在了冰冷的屏幕上。
“是莉姐(患者化名)?”她不可置信地定睛一看,竟真是邻居。虽见过几次,但平日里接触不多。水滴筹链接的文案上,“乳腺癌”三个字像冰锥一般映入小邝的眼睛。
被朋友圈改变的人生轨迹
“20多万元”,筹款页面上的金额无声地“闪烁”着。小邝的目光掠过手机屏幕,印象中莉姐那张略带笑意的脸庞却挥之不去。
小邝快速完成一笔200元的捐助转账。出于职业本能,又想到自己也许在保险理赔上能给予对方帮助。她停顿片刻便敲出:“莉姐,您买过保险吗?如果需要理赔协助,可以找我。”
莉姐几乎是秒回,“有农村医保,只能报销住院,目前医生建议门诊定期治疗,所以住院费用也报不了,基本是自费。”两行字里透露出了一丝无助和无奈。
直到三个月后的寒夜,小邝在外地出差,意外收到了莉姐发来的银行卡扣款截图和一段语音:“小邝,你什么时候回来?我有个事想咨询你。我银行卡在扣保费,能帮我看下是什么吗?”
小邝不禁坐直身体,每每说起保险,总能让她不自觉地专注起来,“能查到是哪家公司吗?保险公司的官方微信公众号里能查到保单,我帮你看一下保单细节。”
仔细查看电子保单后,小邝的指尖停在了一行小字上——保单2023年生效,首期保费0.6元,保额1万元。但第二个月的保费扣款记录,突然提高到60多元!认真核对后小邝心生疑问:“保单的扣费金额和1万元保额明显不匹配,有些奇怪。”
莉姐却生出一丝希望,“有1万元能赔也好啊!我都忘记买过这份保险了,可能是网上弹窗跳出来,觉得便宜我就随手投保了……”
保司客服证实了小邝的猜测,莉姐的保单确实做过保障升级,根据现有保费推算,保额可能在15万元左右。但当小邝尝试查询具体条款时,客服却答复:“需要投保人自行登录系统查看。”
“莉姐别急”,小邝看着微信对话框上方反复显示的“对方正在输入……”安慰道,“我快回来了,当面帮您查。”
藏在“健康告知”里的生死局
“当时有保险销售上门推荐重疾险,我觉得自己从不生病,就没继续关注……”莉姐苦笑着。她浮肿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留置针的淤青隐约可见,“没想到会这样。”
从外地回去不久,小邝便主动联系了莉姐,通过金事通App查询到了其名下所有保单,并帮忙分类梳理。
后经一轮查询和沟通确认,小邝发现莉姐名下有两份升级过的保单,分别是A保险公司和B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额均为15万元。莉姐愁容舒展,“我完全没有印象,不过听你说有机会理赔,我真的很开心。”
短暂的惊喜过后,小邝立刻冷静下来,想到了保单的健康告知要求。“这类保险通常有一个健康问卷,您还记得投保前有哪些身体异常吗?比如乳腺结节?”小邝轻声问。
莉姐却茫然地摇头,“不记得填过问卷了,印象中我只有乳腺增生,当时还问医生要不要紧,医生说没事儿我就没管,其他的我也记不清了。”这个答案让小邝心头微沉,又迅速回应:“乳腺增生还好,应该有机会,我们先整理病历,试试申请理赔。”
两人坐在铺满病历的床上,仔细梳理关键信息,小邝一步一步指引莉姐上传必要资料。
然而,正是由于对保险知识和健康告知重要性的了解不足,加上互联网投保流程的便捷快速。莉姐并没有意识到,一些当时看似微小的记忆偏差或理解疏忽,竟给后续理赔埋下了最大的隐患。
那天下午,房间里只有病历纸张飞舞和资料拍摄的咔嚓声。她们沉浸在时间线和资料梳理中——2023年那个被随手点击的投保弹窗;次月自动升级的扣费记录;以及此刻散落在病床上的CT报告和病理切片......
当最后一份检查报告,按时间顺序归入文件夹,莉姐突然伸手按住文件袋,“不管这两份保险能不能理赔,我的心情已大好,真的很感谢你。”
“还是希望能顺利理赔,正好能帮您解决燃眉之急!”小邝安慰着,又不自觉想起明亚职场墙上的司训:为人做事,尽心尽力。每每经过,都忍不住抬头看一眼。孰不知,这已深深印记在了她的心里。
专业坚守下的理赔“突围”
理赔“战役”在春节前打响。当两家保险公司接连抛出拒赔通知,病房里检测仪的滴答声都变得刺耳。
2025年1月20日傍晚,莉姐接到了家乡江西的A保险公司理赔员来电,随后立即与小邝说明了沟通情况。“他们调查出我投保前有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的记录,需要补充说明,这个对理赔影响大吗?”
基于过往的工作经验,小邝判断这确实增加了理赔的不确定性,但语气依然坚定而温和:“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本身是常见的良性病变,但它们是否与您现在的乳腺癌存在医学上的关联,这点需要查证。我来负责调查清楚其中的关系,理赔我们一定会尽力争取,请您放心。”
二月春节的爆竹声里,小邝每天刷新数次理赔系统,但不幸的是,一周内两家保险公司还是接连拒赔了。莉姐心灰意冷。
但小邝没放弃,在分别向两家保险公司详细了解了拒赔的具体原因均指向“投保时未如实告知过往病史”后,她立刻行动起来:一方面,向明亚团队中有理赔申诉成功经验的伙伴请教策略;另一方面,协助莉姐系统收集和整理一切可能对申诉有利的信息与证据。
此后一周,莉姐需要住院手术治疗。医院里来去忙碌的身影和坚硬沉寂的高墙,显得这个与病痛抗衡的柔软生命如此脆弱渺小。
“莉姐,您先安心手术,期间我来解决理赔申诉资料的问题。”小邝叮嘱。接下来的三日,她一头扎进理赔诉讼卷宗,翻阅《保险法》,查看保单条款,重审健康资料,回顾投保流程,从每一个关键细节中精准锁定可较量的“武器”。
电脑屏幕的光映得小邝双眸干涩疲惫,但她的心却是明亮的。
申诉的另一条“战线”亦有收获:根据小邝的建议和指引,刚经历全切手术的莉姐,在镇痛泵作用下与主治医生仔细沟通,成功开具了证明“子宫肌瘤、宫颈囊肿与乳腺癌无明确关联”的医疗说明,火速补充了证明该状况与乳腺癌无关的医学证据!
百分之五十的救赎
她转过身,看着憔悴的莉姐,坚定地摇头:“虽然我们的角色也类似于律师,但这笔钱是你的救命钱,后续治疗都要靠它。真的不用考虑这个。”
“莉姐,理赔申诉书我写好了,您再核对一下内容。” 小邝彼时才松缓了一口气。
一支中性笔的墨芯,在莉姐伏案认真誊抄的三日里渐渐耗尽。当莉姐最终将这份凝聚着两人心力的手写申诉书递到理赔员面前时,轻飘飘的纸张却沉甸甸地压在两人心头——“理赔员说手写更显诚意。”这是她们共同的努力。
这份申诉书清晰地阐述了关键争议点:卵巢囊肿与子宫肌瘤并非乳腺癌的诱因或相关病症;同时强调,莉姐投保时并非故意隐瞒,而是对健康告知的具体要求存在理解偏差和记忆模糊。 或许是基于申诉书中这些有力的论点,2025年3月11日,A保险公司终于松口,表示愿意协商,“最高通融赔付50%!”
保司的考量是现实的:虽然医院白纸黑字证明了旧疾与新症的无关性,但莉姐当初在告知环节的疏漏,确实留下了“过错”的印记。这50%,成了一个折中的注脚——既是对无因果关系的认可,也是对程序瑕疵的交代。而莉姐,在病痛与现实的夹缝中,也只能疲惫地承认这份疏失,接受了这带着妥协意味的50%。这并非一个胜利的结局,只是在风暴中暂时找到的一块浮木。
当晚,就在打印赔付协议的间隙,莉姐忽然轻声问道:“小邝,我有个疑问……你们一般是怎么收费的?说实话,如果不是在这里居住,不是遇到你,我收到拒赔通知的那一刻就放弃了,况且我还不是你的客户。”
正拿着协议准备走出房间的小邝,脚步顿住。她转过身,看着憔悴的莉姐,坚定地摇头:“虽然我们的角色类似于律师,但这笔钱是你的救命钱,后续治疗都要靠它。真的不用考虑这个。”
A保险公司的7.5万元理赔款到账那日,莉姐盯着手机银行短信看了十分钟,心中的紧张和担忧舒缓了许多。
然而,这场理赔较量还未结束。
小邝没有丝毫松懈,她根据A保险公司的理赔结果,迅速调整了申诉策略和文书,目标直指B保险公司。凭借此前申诉中已被认可的核心论点,小邝与B公司展开了数轮锲而不舍的沟通与据理力争。
相同的评估逻辑再次生效:疾病无因果,但告知存疏漏。于是,连最强硬的B保险公司也最终妥协,给出了同样的50%通融方案。
莉姐签下最后一份确认文件的那一刻,窗外沉寂一冬的枝头,已悄然缀满饱满的花苞。一周后,两笔加起来共15万的赔付款,安稳汇入了她的“生命账户”。
不久后,一封莉姐的感谢信辗转送到明亚,信纸上字迹时而工整,时而微颤,却字字坚定,记录着125个日夜里的恐惧、挣扎、希望与最终的释然。这份手写的感谢信,是莉姐生命重启的见证,更是对以小邝为代表的新一代保险从业者,用专业与温度重塑行业信任的最好注脚。
正如莉姐反复强调的:“保险这工作,不是一般人能干的,需要极强的专业素养,也最能锻炼人。”
125天,于莉姐是生命与病魔的拉锯,是漫长而黑暗的抗癌隧道;于小邝,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患者同频共进退的“保险理赔救援纪实”。
从深夜安抚恐慌的电话,到一遍遍细致沟通、补充材料;从解读晦涩条款,到指引沟通医疗证明,甚至默默记下莉姐接受化疗后的饮食变化……专业是小邝手中的利剑,精准地剖析规则、捍卫权益;而那份源自内心的关爱关怀,则是温暖的盾牌,守护着患者在至暗时刻的尊严与希望。
这场始于理赔、终于救赎的125天救援,最终在信纸的温度与阳光的照耀下,凝练成一个关于责任、专业与人性光辉的动人篇章——保险,终究是一份关乎人与爱的事业。
【免责声明】【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