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利率下行,投资市场跌宕难料,给普通投资者和机构投资出了一个难题,给手头的钱寻个去处,该到哪里呢?尤其“报行合一”实施、预定利率下调,人身险公司该设计什么样的创新产品呢?一年一度的开门红季来临,人身险公司该以怎样的拳头产品拼市场、比优势?
这很现实,也令不少机构一脸茫然。
与此相比,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及各种利好政策的释放,跨境业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其中就包括跨境保险。对于很多内地消费者而言,香港保险的价格低、收益高、美元保单、可避税避债、全球理赔,正是这些特点激发了很多内地人赴港买保险的热情。
曾经可能是偶尔掀起高潮,如果对比内地市场长期形成明显优势。内地消费者转战香港投保的或将越来越多。有的是个人行为,有的是机构行为,曾经的机构还是偷偷摸摸,一旦不能及时制止,大规模赴港投保,对于内地市场及机构将是致命一击。
有媒体报道称,广东金融监管局近日发文,对全辖(不含深圳)开展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违规跨境投保专项治理工作,此次专项治理涵盖广东监管局辖下所有银行保险机构,且要求机构在10月15日前提交自查报告,广东各监管分局须在10月21日前汇总上报。
这是时隔八年监管对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的再一次出手。在这一关键时刻出手,也可以算打响内地保险市场保卫战,合理引导,或许还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繁荣。
01
时隔八年再出手
根据相关报道,此次广东监管局的专项治理排查内容包括是否存在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参与、组织或协助非法销售(含非法宣传、推介)境外保险产品、违规跨境投保等问题。
同时,包括但不限于机构或个人存在收受境外机构利益,在境内以各种讲座、会议、活动等名义或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宣传、推介境外保险机构保险产品的行为,或者安排有意投保境外保险产品的客户赴境外投保等行为。银保渠道代理人、保险公司个人代理人、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的代理人员、保险经纪机构的经纪人员均被纳入此次排查。
其实,针对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也称“地下保单”)这一问题,监管很早就开始出手整治。
2004年3月,原保监会针对“地下保单”表态,对于通过代理人在内地为港澳保险公司销售保单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当年11月,原保监会又和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境外保单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保险监管机构和公安机关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严厉打击、查处非法销售境外保单行为,坚决遏制此类违法犯罪活动滋生蔓延。
2016年5月,原保监会再下发《关于加强对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行为监管工作的通知》,针对部分境外保险机构为争抢境内客户、变相违规在境内销售保险产品的情况,要求各地方监管机构高度重视打击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工作,切实履行保险业监督管理的职责,有效维护境内保险、金融和经济秩序。
此后,监管没有明令表态,而赴港投保仍在以各种形式进行中。如今,时隔八年后,广东监管局再一次出手整顿。
02
“地下保单”一度猖獗
事实上,“地下保单”的出现是基于内地消费者赴港买保险的热情不断高涨而日渐兴起。
众所周知,香港保险由于保费低、保障广、收益高等优势长期受到内地人士的青睐,但按照现行规定,如未获得授权,香港保险业务员和保险经纪人均不可在内地直接销售香港保险。同样,内地保险代理人与保险经纪人也不能代理香港保单。
如此情况下,大部分保险业务员是不符合跨境销售保险产品的资格的。但受利益驱使,一些人或机构突破法律法规限制,在境内以产品说明会、理财高峰会、理财知识讲座等名义进行宣传、推介境外保险产品,或者安排有意投保境外保险产品者赴境外投保,从而产生“地下保单”。
可以这样说,“地下保单”的存在,不仅扰乱了境内保险市场竞争,还会干扰国家外汇管理秩序,或许还会导致境内消费者被误导和维权成本高等。最重要的是,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可能存在非法向境外转移和藏匿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
综上,监管也开启严打模式,发文进行全行业警示、整治的同时,对一些存在违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的机构进行处罚。
例如,2004年,原上海保监局就对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保单的英属维尔京群岛景全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代表处处以3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2019年,上海奋威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因宣传推介境外保险产品,被原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万元;2021年,广州华康创融投资有限公司因参与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被原银保监会广东监管局没收违法所得1.92万元,并处罚款6万元。
03
热潮背后的复杂性
此次广东金融监管局再次出手整治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违规跨境投保等问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或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清理对于内地保险销售或是一大利好。同时,就香港保险市场而言,也有利于更加规范营销员和保险机构的销售行为,保障内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不得不承认的是,内地消费者成为香港保险市场的重要客源,这一点从香港保险市场上内地访客带来的新保单保费就可以看出。例如,2005年时,香港向内地访客发出人寿保险新单保费为18.2亿港元,2015年,这一数据达到316亿港元,且占该年香港个人寿险新保单总保费的24.15%。2016年达到727亿港元,占全港新单保费的39.3%。
受到疫情影响,2021年及2022年内地访客带来的新单保费降至7亿港元和21亿港元。随着2023年初内地与香港恢复全面通关,新一轮的赴港投保热潮再起。
2023年,内地访客赴港购买的个人人寿保险新单保费约590亿港元,同比增长27倍。2024年初,这一热情并未褪去,据香港保监局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首季度期内毛保费总额达1651亿港元,同比增长12.2%,其中,源自内地访客的新保单保费为156亿港元,同比上升62.6%,创2018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对于内地访客明显增多,各方态度不一。香港保险监管部门有关人士曾多次公开提及拟建立 “保险通”来加强香港与内地的联通。全国政协委员罗卓坚此前还提交提案,建议仿效债券通及沪港通等模式,让香港保险公司在大湾区以试点形式销售产品,并分阶段试点销售不同类型保险产品。
就这一问题,今年8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也进行了明确回复,“考虑到内地与港澳地区的保险市场在法律体系、监管制度、机构管理、产品设计和销售、消费者认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市场风险易交叉传染,消费者权益保护难度较大,现阶段直接开展跨境保险通试点的时机尚不成熟”。
对外开放是未来的趋势。不过,这种开放将对内地市场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可谓不对等的竞争。有保险从业人员表示,目前自查整顿“地下保单”难度也不少,很多机构和个人多年积累经验,暗箱操作的手法更隐蔽,有一些只是不经意地提醒或引导,只要没有详细的在内地介绍产品,很难被定性为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除非被掌握真实有效的证据。
无论如何,在开门红季关键档口,这一次自查整治将起到震慑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