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五家险企归母净利润合计1717.99亿元,同比增长约12.55%,净利润排行依次为:中国平安746.19亿元,中国人寿382.78亿元,中国太保251.32亿元,中国人保226.87亿元,新华保险110.83亿元
2024年上半年上市险企已披露“成绩单”。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五家A股上市险企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达1717.99亿元,同比增长约12.55%;日均赚约9.44亿元,去年同期日均赚7.41亿元。较2023年的业绩下滑,今年上半年上市险企的净利润回暖,均为正增长。
从A股上市险企净利润排行来看,中国平安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位列榜单第一,达746.19亿元,同比增长6.8%;中国人寿紧随其后,净利润为382.78亿元,同比增长10.6%;中国太保位列第三,净利润为251.32亿元,同比增长37.1%;中国人保、新华保险分别位列第四、第五名,净利润分别为226.87亿元、110.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1%、11.1%。
按净利润增速排名,由快到慢分别为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上市险企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排行榜,数据来源:根据上市险企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整理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人保归母净利润排名,从2023年第三名掉到了第四名,据一位业内资深精算人士表示,中国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赔付率的上升,影响了净利润的表现。不过仅从净利润而非归母净利润角度看,中国人保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04.55亿元。
此外,港股上市险企净利润排行来看,中国太平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60.27亿港元,同比增长15.4%;阳光保险上半年净利润为31.4亿元,同比增长8.6%;值得关注的是,众安保险上半年净利润为0.55亿元,同比下降高达75.11%。针对净利润下滑,众安保险方面表示,主要原因在于保险分部的净利润下降。
上市险企的产品端上半年收获颇丰,新业务价值均呈现两位数增长。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太保寿险、太平人寿、人保寿险、新华保险新业务价值分别为322.62亿元、223.2亿元、90.37亿元、66.94亿元、39.35亿元、39.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60%、11%、22.80%、83.6%、91%、57.70%。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受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影响,上市寿险公司产品结构有所改善,新业务价值率提升。未来,针对利率持续走低、为预防利差损,多家保险公司高层齐发声,称将调整公司产品结构,未来寿险产品中分红险的比例将提升。
新业务价值排行:中国人寿最多,人保寿险增速最快
新业务价值是寿险经营的核心指标之一,亦是评估公司业务增长潜力的重要指标。具体而言,指保险公司新销售的保单预期未来产生的收益贴现到今年的价值,反映的是公司经营能力和新业务拓展销售水平,计算公式为年化新保费×新业务价值率。
从上市险企2024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指标来看,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高达322.62亿元,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为223.2亿元,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为90.37亿元,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为66.94亿元,人保寿险、新华保险新业务价值分别为39.35亿元、39.02亿元。
按同比增速来看,增速从高到低分别为人保寿险、太平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中国人寿及平安寿险及健康险,具体数字如下图所示:
图2 2024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排行,数据来源:根据上市险企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整理
受银保渠道“报行合一”影响,上市寿险公司产品结构有所改善,新业务价值率提升。据今年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平安人寿整体新业务价值率为24.2%,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其中银保新业务价值率为22.5%,同比提升6.8个百分点;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率18.7%,同比提升5.3个百分点,其中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率12.5%,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太平人寿新业务价值率为24.6%,同比上升12.4个百分点,其中银保新业务价值率为20%,同比上升16.4个百分点。
谈及“报行合一”,中国人寿副总裁白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公司一直在主动研究个险渠道‘报行合一’相关方面,特别是在动态监测费用的构成,精细化分析各项费用的管理空间。因为有了银保渠道‘报行合一’费用管理方面的经验,我们认为个险在下一步全面推行‘报行合一’方面,公司有能力实现平稳切换。”
“报行合一”政策自去年8月实施以来,行业降本增效持续推进,佣金水平逐步回归合理范围。金融监管总局人身险司司长罗艳君表示,从“报行合一”执行效果看,全行业相关渠道平均佣金水平较之前降低30%。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利率持续走低,为预防利差损,监管部门在调降预定利率基础上,要求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低利率时代亦要谨防出现较大规模的利差损。
此次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多家保险公司高层齐发声称将调整公司产品结构。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表示,将会对产品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过去公司大概70%以上传统险,到未来产品结构将会以分红作为主打,预计会占整个销售50%以上。同时结合平安产品保障元素,一方面降低负债成本,另一方面保障产品结构均衡,维持产品利润率。
中国太保财务负责人、总精算师张远瀚表示,随着预定利率的下调和宏观环境的变化,公司原来的产品结构已经不太适合客户需求,公司看到的方向是储蓄型产品业务转向分红险,保障型业务转向保障型业务,这是公司产品策略的整体目标。
新华保险副总裁、总精算师龚兴峰则分析,在业务结构优化上,一方面要做优传统险,另一方面要在分红险进行发力,推出更多的分红险来满足客户对于保障和储蓄以及整个资产传承多方面的需要,从而使得分红险传统险有一个均衡发展,也希望通过分红险的发展来进一步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和增长的红利。
另据中国人保寿险总裁肖建友透露,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寿险业务负债资金成本率已降至3.24%,较去年底下降了74个BP(基点),达到近六年最低水平,费差同比优化10.61亿元,其中新单业务的负债成本率为3.02%。下一步,将进一步丰富分红险、万能险产品,通过客户收益调节机制,合理分散长期利差损风险。
总投资收益率排行:新华保险最高,中国太保最低
利差是保险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今年上半年上市险企投资收益的增长,亦是其净利润高速增长的重要助力。
从A股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表现来看,除中国人保总投资收益同比下降7.7%,其余保险公司均为正增长,其中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50.3%,达1223.66亿元;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46.5%,达560.37亿元;新华保险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43.3%,达316.13亿元;中国平安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3.0%,达979.83亿元。
在行业投资收益大幅增长大背景下,缘何中国人保总投资收益同比下滑?据一位业内知情人士表示,主要因为中国人保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资产占比太高,远高于其他上市保险公司。同时,因为今年上半年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下降,中国人保历年投资收益中,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占比较高。
中国人保半年度报告中提到,受到价差收入及按权益法核算的联营公司投资收益减少的影响,导致总投资收益下滑。同时,年化总投资收益率的下降也是导致总投资收益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3 A股上市险企2024年上半年投资收益排行,数据来源:根据上市险企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整理
对总投资收益的回暖,中国太保首席投资官苏罡回应道,因为根据新的会计准则,TPL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场先扬后抑,整体表现不太理想,但是公司注意到结构性机会带来不错的回报。
“公司一直坚持权益资产的主动性管理,所以上半年公司取得比较明显、超越市场基准的业绩,同时再叠加市场利率下行所带来的债市上涨,所以从TPL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看,上半年大幅提升,这带动了总投资收益率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苏罡如是说。
中国平安总经理助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斌在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做了很多长久期利率债和价值股的配置,因此创造了稳健的投资收益率。
从总投资收益率指标来看,新华保险排名第一,总投资收益率为4.8%;中国人保紧随其后,总投资收益率为4.1%;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6%、3.5%、2.7%。
从收益“落袋为安”的净投资收益率看,中国人保排名第一,净投资收益率达3.8%;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3%、3.2%、3.0%,中国太保净投资收益率为1.8%。
不过,今年下半年以来高股息资产或将有所承压,下半年险企投资收益预期将如何?据保险资管行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下半年投资者信心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保险机构对下半年A股市场持谨慎中性态度,预计上证综指大概率维持在2800点至3300点之间。下半年,保险机构更为看好沪深300相关股票,关注公共事业、电子、有色金属、银行、石油石化、通信和煤炭等领域,认为消费、地产复苏情况以及企业盈利增速是影响下半年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
在债券市场方面,多数保险机构预计无风险收益率将呈现震荡走势,中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呈震荡下行或窄幅震荡走势。下半年看好超长期利率债、中长久期利率债、银行永续债以及10年期以上信用债,认为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将是影响下半年债券市场的主要因素。
邓斌表示,在权益方面更有确定性的方向就是新质生产力,预计新质生产力将在中国GDP至少占到15%以上比重。“新质生产力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投资工作。具体来讲,包括清洁能源、低空经济、突破短板的硬科技等,储能、风能、光能、水能这些个股上的配置,我们也在积极参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