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接连举牌A股:外热内稳的回归

2024-05-27 11:50:46 和讯保险  刘思嘉

  险资举牌A股热情正在回温,但风格却愈发沉稳。

  2024开年以来,险资接连出手,先后4次举牌A股上市公司,已达2022年全年举牌次数。

  业内人士认为,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是基于自身配置需求及上市公司配置价值进行的长期投资。此外,从会计准则维度来看,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具有平滑利润波动作用。

  而在举牌热度回升的背后,险资举牌风格趋稳。举牌领域从过度集中变得更为广泛,标的涉及基建、信息、环保、新能源等行业;资金来源更加多样化,不再与万能险账户有关,大多来自“自有资金”或“保险责任准备金”等。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壮大耐心资本”,新“国九条”也提及引导险资入市,预测下半年险资仍有望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其中高股息、低估值、低波动、高ROE资产将更受青睐。

 

  频频出手A股

  继今年初举牌无锡银行之后,长城人寿近日再度出手,举牌江南水务、城发环境两家上市公司。

  5月17日,江南水务、城发环境相继披露公告称,长城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截至5月17日,长城人寿分别持有两家公司4676.17万股、3210.4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01%、5.0001%,达到举牌线。

  长城人寿相关负责人就举牌两家上市公司回应称,长城人寿基于对江南水务、城发环境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以及对其在行业中领先地位的认可,通过举牌成为上市公司重要股东之一,不仅能够为上市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稳定其市场价格,也能有效缓解自身资产配置压力,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的重要功能。

  实际上,长城人寿并非今年首家举牌上市公司的险资。早在1月4日,紫金保险便发布公告表示,紫金保险通过协议转让买入华光环能股票,占华光环能A股股本的5.0012%,触发举牌。

  此外,在2023年底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发布公告,拟分别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基金公司,同时,新华资产与国寿资产分别出资500万元共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人公司。

  新华保险称,此举为进一步增加符合公司投资策略的长期投资资产,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中国人寿则表示,该基金拟投资于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投资运作,根据市场形势把握建仓时机,动态优化策略。

  “在低利率环境下,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进一步促进权益类投资的发展,是未来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方式,那些经营稳健、具备高股息特征的上市公司有望受到青睐。”业内分析人士表示。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也曾表示,近两年险资频繁举牌上市公司,一方面是由于保险公司对于优质资产的需求增强,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市场对于险资投资能力的认可。

  热情增但风格稳

  回溯来看,险资曾是A股市场的活跃分子,在2015年开年前后的两个月内,某险企连续12次增持某上市银行。

  但随着2016年监管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引导保险回归保障本源,激进的机构被停止在A股投资股票或被叫停相关业务等,曾经大肆进军A股市场的险资逐渐“冷静”。

  甚至,在2021年险资举牌迎来“低迷期”,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和2022年险资举牌次数合计为5次,其中还有2次为被动举牌。

  但到2023年,随着政策的利好和资本市场的活跃,险资身影有重回A股市场趋势,2023年险资累计9次举牌。2024年开年至今,险资举牌上市公司已经达到4次。

  如今,险资举牌回暖的同时,险资举牌的风格和领域也变得更加沉稳和分散。

  早年险资举牌和增持的主要对象主要集中在地产行业、银行股、低估值蓝筹股等。但随着市场利率下行、地产行业不景气以及宏观政策调控,险资对房地产行业的热度已经渐失。

  当前,重回A股市场的险资,投资对象转而分布在基建、信息、环保、新能源等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领域。

  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表示,险资举牌看重基建、公用事业类等领域,是因为这些领域通常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和持续的增长潜力,能够满足险资对稳定收益的需求。此外,基建、公用事业等领域通常也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因为它们通常受到政府的支持和监管,风险相对较低。

  同时,他还补充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传统的投资渠道如债券等收益率逐渐下降,而基建、公用事业等领域通常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吸引了险资的关注。

  而从保险公司层面来看,分散行业投资有利于保险公司发挥资金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同时还有利于险资实现资产配置的多元化,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弹药库”之变

  在资金来源方面,近年来险资增持或举牌的资金来源更加多样化,险资举牌不再与万能险账户有关,而是大多来自“自有资金”或“保险责任准备金”等。

  例如,长城人寿今年1月买入无锡银行A股股票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账户,太平人寿、百年人寿此前在H股分别增持工行、浙商银行等股票时,资金主要来源是保险责任准备金。

  对此,林先平认为,随着监管政策的放松,保险公司逐渐从万能险中撤出资金,转向自有资金投资,这为险资举牌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此外,保险公司也逐渐认识到举牌上市公司的风险和长期价值,因此更倾向于使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说,举牌资金来源的变化,是保险行业逐渐回归保障本源的体现,保险公司更加注重长期稳定盈利和发展,不再过分追求短期高收益和流动性。

  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壮大耐心资本”,新“国九条”提出,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落实并完善国有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更好地鼓励开展长期权益投资。

  去年9月,为鼓励并引导保险公司将资金更多地用于长期投资,引导保险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导向,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规定,对于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风险因子从0.35调整为0.3;投资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风险因子从0.45调整为0.4;对于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中未穿透的,风险因子从0.6调整为0.5。

  在市场分析看来,下调风险因子,将提高保险公司的资本使用效率,同时意味着保险公司可以将更多资金投入资本市场,为险资入市进一步打开空间,对活跃资本市场有一定意义。

  业内人士认为,在监管政策支持、险资增厚投资收益等因素作用下,险资有望加大权益投资力度。

  东吴证券非银分析师胡翔认为,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市场改革深入推进、长期利率中枢下移的新形势下,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加快发展权益投资正当其时。险资需要在偿付能力充足率、投资收益目标和资产负债匹配的财务目标之间寻求平衡。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投资信心指数调查结果显示,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固定收益投资信心指数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上涨,权益投资信心指数连续三个季度上涨。

(责任编辑:刘思嘉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