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参与积极性较高,但怠惰性较大。这么多怠惰的参加人不交钱,最终将导致个人养老金制度无效,要让怠惰的参加人变成活跃的参加人。
12月29日,第十三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3》在京召开。郑秉文在论坛致辞中表达了上述观点。
个人养老金缴存人数占参加人数的22% 比例很低
郑秉文指出,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从去年11月25日起正式启动,到现在正好一年零一个月时间。从半年的统计数据看,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截至今年6月,我国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4030万人,缴存金额182亿元。
从覆盖率的角度看,36个先行城市和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5亿人,剔除退休人口后的缴费人数为1.7亿人。如果剔除退休人数就是参保率,参保率应该为23%。根据中国目前个人养老金制度参保的政策规定,这样的参保率是非常好的。比较高的参保率说明大家积极性高,这是建立第三支柱的重要前提。
但同时他也提到,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参与积极性比较高,但是怠惰性比较大。怠惰性就是不交钱,或者交钱很少的情况下还不投资。比如,个人养老金的缴存人数仅占参加人数的22%,这个比例很低;投资人数仅占缴存人数的62%,比例也比较低,这些都是问题。
对此,郑秉文强调,光有积极性不行,还要活跃。大家参加进来以后,这么多怠惰的参加人不交钱,最终将导致个人养老金制度无效,变成有名无实的制度。所以,要让这些怠惰的参加人变成活跃的参加人。
提振活跃性 更多依靠资本市场这一外生因素
在郑秉文看来,国家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10月末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再次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包括第三支柱,所以会议提出的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也包括第三支柱参加人的投资信心。
郑秉文表示,这半年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出台了很多政策。就包括关于加快中长期资金入市步伐,扩大中长期资金源头活水的政策。所谓中长期资金,我们给出的界定是养老基金、保险资金、央行理财三种。
但这里有一个悖论,资本市场不活跃是因为缺少养老金这样中长期资金的参与,而养老金刚成立又不加入进去。这一悖论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资本市场和养老基金具有互动关系。
郑秉文认为,社保的制度设计应该为怠惰性负一定责任,但更主要的还是来自资本市场这一外生因素。“通过资本市场这一年来的表现,大家对个人养老金的投资回报心里有数。尽管权益类投资占全部可投资金额的约30%,也就是约40亿。40亿看着浮亏,按百分比就能算出来是多少。所以制度设计是提振活跃性的内生因素,而外生因素显然来自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资本市场。”他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