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退保率均值飙涨45%:3家险企超10%,银保渠道依然重灾区

2023-06-12 20:56:34 慧保天下 微信号

点击图片购买《保险新时代2022》

退保率,其是观察保险公司业务质量、现金流以及客户服务等情况的重要指标。尤其每年的一季度,是险企开门红阶段,这一段是保费收入的高峰期,同时也是保单到期,满期给付乃至退保的高峰期,一般而言也是险企现金流压力往往比较大的时刻。

2023年,多重因素下,险企负债端压力得以部分缓解,各人身险企退保率又表现如何?

结果显示,2023年一季度,人身险企综合退保率数据相较去年同期普遍有所,就平均数值而言,更从去年一季度的1.41%上涨到了今年一季度的2.05%,上涨0.64个百分点,同比增幅高达45%。这显示,业务压力之下的短期产品策略弊端正逐渐显现。(具体数值详见文末大表)

须注意的是:

部分人身险公司暂停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综合退保率未知;

专业养老险公司首次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缺少历史数据;

人身险综合退保率计算中,无论是退保金还是签单保费都采用的是年度累计值,因此险企的“综合退保率”数值大多呈现逐季上升的趋势。

01

2023年一季度综合退保率相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

从74家人身险企综合退保率数值的分布区间来看,大部分人身险企的综合退保率都控制在了5%以下,超过50%的险企,综合退保率都集中于1%以下,显示了较为稳健的业务发展态势。

但对比2022年一季度数据,不难发现,2023年,人身险企的综合退保率有显著提升,2023年一季度,这74家人身险企的综合退保率平均值为2.05%,但2022年一季度,这一数值仅为1.41%,仅就平均值而言,同比上升了0.6个百分点。

就个体公司而言,74家人身险公司中,除去6家没有可比数据的,其余68家险企中,49的险企综合退保率都相较去年同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攀升。

退保率激增背后,往往意味着较为短期的、激进的产品策略,而退保率激增背后,或正代表着,前几年,尤其是疫情期间的产品策略正显示其负面影响。

当然,宏观经济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消费者,尤其是大单消费者,一旦面临现金流压力,也会造成一定数量的退保。

02

长生人寿综合退保率15.15%继续“领跑”,平安、友邦等头部机构、外资险企退保率维持较低水平

在2022年末的综合退保率数据中,长生人寿就以22.23%“领跑”行业,一季度,其综合退保率仍高居榜首,高达15.15%。

对此,长生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称,截至2023年1季度,本公司活期存款及货币类资管产品占比为401%,较上季度上升0.5%。基本情景下未来一个季度流动性覆盖率为146.9%,压力情景下未来一个季度流动性覆盖率头450.7%,主要流动性指标仍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不过,长生人寿称公司截至一季度末“已经度过集中退保期”,其指出,公司之前年度销售的5年预计存续期产品在2022年-2023年产生集中退保,截至2023年1季度末,公司已渡过集中退保期,未来不会再次发生大规模退保的情况,流动性风险相对较低。

紧随长生人寿其后,且综合退保率高于10%的是新华养老(12.62%)和利安人寿(10.16%)。

新华养老主要规模太小导致的,其退保最多的产品是一款专属商业养老险产品,其退保规模只有477万元,但无奈业务规模太小,所以导致退保率高企。

更多险企综合退保率高企主要还是由于产品设计使然。例如利安人寿退保金额最高的两款产品,年度累计退保率一款达到了55.22%,另一款更高达82.63%。

过于倚重某些产品,公司业务规模相对较小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综合退保率。

一季度退保率超过5%的险企还有君龙人寿(9.69%)、建信人寿(6.26%)、国联人寿(6.02%)以及幸福人寿(5.28%)。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去年一季度,这几家险企的综合退保率多有明显提高,提升幅度分别达到9.26、3.47、5.29、0.31个百分点。

大中型险企、外资险企,由于业务规模大、产品策略也较为稳健等,综合退保率普遍较低。例如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太平人寿、新华保险(601336)等头部机构,其一季度的综合退保率均在1%以内。友邦人寿、中英人寿、中信保诚等外资险企,一季度的综合退保率也多保持在1%以内。

03

银保渠道依然是主力,个险产品银保化引发另一重忧虑

中小险企退保率普遍居高,而银保渠道又一直是重中之重,这是渠道性质导致的。观察2023年一季度很多险企退保率靠前的产品,大多仍是银保渠道产品。

例如长生人寿退保率最高的三款产品中,前两款均来自银保渠道,第三款来自电子商务渠道;君龙人寿情况与长生人寿如出一辙;国联人寿、幸福人寿退保率最高的三款产品则均来自银邮渠道。

不过,近年来,随着个险渠道产品与银保渠道产品的逐渐趋同,个险渠道退保压力也有所增加。只不过,拥有庞大个险队伍的公司数量较少,且业务规模往往较大,退保率波动幅度远远不及部分中小公司。可以看到,个险渠道产品综合退保率排名前三的险企,基本都是拥有庞大个人代理人队伍的险企,例如国寿寿险、太保寿险等。

此外,近年来,保险代理人流失加快,部分自保件、互保件导致的退保也不容小觑。

尤其是,有的代理人在跳槽后,也会诱导消费者退掉旧保单,投保新保单,也会产生一定的退保。

代理人销售误导,导致消费者投保了不适合自己的产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退保率。

当然,更值得警惕的还是退保黑产。近些年,退保黑产形成惊人产业链,犯罪分子深刻洞察人性以及捕捉公司制度漏洞,利用退保谋取最大利益,严重损害保险公司乃至中介公司利益。

附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慧保天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晓波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