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河南国企拟22亿增持中原农险近半股权,国资持续加码正这样改变险企经营逻辑

2023-05-16 22:38:33 慧保天下 微信号 

点击图片购买《保险新时代2022》

5月15日,中原农险官网披露新一轮增资扩股方案,两家河南国企拟大手笔投入22.69亿元参与此次增资。国资加码保险市场再添一例。

国资的持续注资对于缓解当下保险市场的资本荒无疑大有裨益,但资本结构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事的变化,企业理念、企业战略的调整同样值得关注。

“公司氛围已经完全变了。”一位因为国资加码而选择离职的险企高管坦言,股东变化之后,其已经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因而选择了离职。

01

时隔四年中原农险拟增资近一倍,国资加大力度入股认购超22亿元

5月15日,中原农险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提升承保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立足经营发展需要,其拟增加注册资本。4月27日,公司召开2022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增加注册资本的议案,将增发18.91亿股,将公司注册资本由21.0898亿元变更为40亿元。按此计算,中原农险本轮增资将增加注册资本金18.91亿元。

根据公告,本轮增资扩股的认购款总额达到22.69亿元。公告称,拟增资的股份由新引进的股东河南投资集团,以及现有股东河南省农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河南农开产业基金认购。其中,河南投资集团出资14.46亿开发元、认购12.05亿股;河南农开产业基金出资8.23亿元、认购6.86亿股。

若增资获批,新增的河南投资集团、河南农开产业基金这两家股东,将直接成为中原农险的第一、第二大股东,分别持股30.126%、17.15%。其他原有股东顺位后延,持股比例也均有所下滑。

其实,本次增资早已见信息披露,早在4月15日,中原农险第二大股东中原高速(600020),就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及自身实际,拟放弃参与中原农险本轮增资扩股。”根据股权结构对照表,如此轮增资成功,中原高速将从中原农险第二大股东变为第四大股东。

穿透来看,一旦此轮增资获批,中原农险前三大股东实控人均为河南省财政厅100%控股,其中,新增的河南农开产业基金还是现有股东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中原农险其他中小股东背后也大都站着当地的财政局,比如,由周口财政局控股的周口投资集团持有中原农险1.25%的股权。

换句话说,在增资之前就以地方国资为主的中原农险,本次增资更是受到当地财政的积极支持,而增资后,前五大股东均为国资背景,唯一的民营股东北京恒荣汇彬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在此次增资扩股后,股权将进一步被稀释,从7.098%下降至3.743%。

其实,这不是中原农险第一次增资,2017年其就发布了变更注册资本金的公告,但最后因为拟参与增资的民营企业华夏国鼎不符合股东资质,该增资计划被叫停。这其中,华夏国鼎是北京恒荣汇彬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的关联企业。

2018年,中原农险再次发布增资公告,虽然将华夏国鼎从增资主体中除去,但那一次增资仍未有结果。2019年4月,中原农险更新增资计划,在增资数量与增资主体均有所改变后,最终获批,中原农险注册资本由11亿元增加至21.09亿元。

02

伴随农险保费规模快速膨胀,中原农险8年增长8倍、连续7年盈利

作为一家主营河南市场的专业农险公司,中原农险无疑是一个优质投资标的。

观察中原农险这些年的发展,可以发现,它近年来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在增长,特别是2022年其净利润实现了6倍的增长。

中原农险官网显示,其为河南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保险法人机构,成立于2015年5月。2023年,中原农险成立8周年,这8年来,中原农险保费规模增长了约8倍,从2016年保险业务收入5.56亿元到2022年的42.3亿元。除开2015年成立当年,中原农险连续保持7年盈利。

河南作为“中原粮仓”,得天独厚的条件帮助了中原农险的发展。2017年,中原农险的保险业务收入翻倍,达到11.31亿元,净利润翻了4倍,为0.26亿元。据悉,也是从2017年这一年开始至今,农险保费规模连续6年居河南省第1位,种植险、养殖险市场份额均居河南省第1位,全国农险市场排名第8位,累计为近4000万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500亿元。

与之相对的,中原农险对于市场的激活,也带动了河南省保费规模的增长。据悉,河南省农险规模由2015年的全国第8位跃升至目前第2位。

而对于未来的发展,中原农险锚定的战略目标为——最懂“三农”的保险公司。据悉,在2023年2月举行的2023年度农险工作会议上,中原农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毕治军还指出,未来3到5年中原农险将进入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新发展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如何布局、如何发力、如何突破至关重要。

而会议强调,要加快“大农险”布局,系统提升专业水平,确保始终把握历史主动,奋力开创“大农险”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驾护航。

从偿付能力来看,当下的中原农险也“并不缺钱”,2023年年一季度末,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238.86%,而下季度的预测数更高达250.58%。

中原农险良好的经营效益显然与其业务性质紧密相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被赋予的期待也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保费增速保持在20%左右,2022年全年农业保险保费规模更是首度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192亿元。

在保费高速成长的同时,近年来,农业保险也始终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性。以中原农险为例,2022年其综合成本率仅84.92%。

03

股权结构变化带动险企理念调整更引深层思考

2022年,偿二代二期工程正式落地,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出现了普遍下滑,这对险企,尤其是已经成立若干年,但一直没有增资的新兴险企而言,增资发债以补充偿付能力成为当下头等大事。

据慧保天下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2月21日,已有20多家险企进行了增资扩股,多为地方系险企。

但面对险企的增资需求,民营股东出资意愿普遍不强,有的甚至选择减持或者退出,反倒是国有资本,尤其是地方国有资本往往选择逆势加码,正逐步加大对于地方系险企的控制力度。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下监管不断收紧公司治理监管,反复强调资本穿透的情况下,这些有着相对良好信誉、实力雄厚的地方龙头企业、国有企业,或许就是当下最适合新兴险企的金主了。

一方面地方国资进入能够给中小险企融资与增资带来便利,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中小险企带来更多的保险业务资源。

可以看到,除了中原农险外,同样在增资扩股中选择引进地方国有资本的险企还包括中荷人寿、横琴人寿、中韩人寿、国宝人寿、中银三星人寿、华贵人寿等等。

农险领域,国资的参与程度明显更高。

目前国内专业农险公司包括最早成立的阳光农险,以及国元农险、安华农险、安信农险、中原农险5家,除安华农险国资股东持股仅11.49%外,其他4家专业农险公司都是国资占据主导。

国有资本高度关注农险公司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质有关,目前国内农险市场,主要由各类政策性农险构成,各级财政对其的保费补贴比例接近八成,这意味着险企通过农险业务获取的利润,大部分是来自财政部门的补贴。

国资的大力加码有效缓解了当下保险市场的资本荒。事实上,经过过往数年以“公司治理”为牛鼻子的市场整顿后,民营险企暴露的公司治理风险确实要远远多于国资险企,部分民营股东退潮,部分国资股东加码,符合当下的市场发展逻辑。

与“股东是谁”相比,或许更值得注意的是,伴随国资的持续加码,这会给市场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民营险企转变为国资险企的案例,随着风险处置的推进,这样的个案只会进一步增加。最典型者当如新华保险(601336)、大家保险等,而这两者的经营风格相较以往显然均已发生明显变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慧保天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冀文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