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祁祥:推广适宜的家庭财产保险,增强新市民家庭抵御财产损失的风险能力

2022-11-22 13:43:24 北京商报网 

北京商报讯(记者宋亦桐)11月22日,在2022年金融街(000402)论坛“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主题论坛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祁祥指出,如果保险行业能够为新市民提供财产、生命、健康、责任等各方面的基本保障服务,对于新市民群体收入的获取和财富的积累,对于增强新市民群体的融入感、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实现中国现代化征程中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孙祁祥表示,新市民与“老市民”所面临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也存在许多特性,因此,保险公司应当在充分调研新市民群体风险特征和保险需求的基础上,努力为新市民群体提供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例如,针对新市民群体短期工、临时工较多,收入水平较低的特点,探索开发保障性强、投保简便、交费灵活的寿险和健康险产品;针对新市民较为集中的创业就业领域,特别是针对建筑工人、快递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特定职业风险较为突出的特点,研发和提供适合这个群体的雇主责任险、意外险、保单抵押贷款等保险产品与服务;针对新市民在进城、落户过渡阶段所面临的风险,推广适宜的家庭财产保险,增强新市民家庭抵御财产损失的风险能力;积极发展学幼险、子女升学补助金保险、尤其是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责任险和意外险业务,为新市民家庭学龄前儿童教育抚养解决后顾之忧。

孙祁祥强调,除了以上特定的保险产品服务以外,保险公司还可以尝试开发“新市民综合保障保险”,涵盖家财险、人身意外险、第三者责任险等险种,由新市民自己组合搭配,以获得尽可能全面的保险保障服务。

做好新市民群体的风险保障工作,还需要保险行业的“内外兼修”。孙祁祥认为,“内”是指行业注重高质量发展,通过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AI等先进科技手段来赋能保险产品的设计、定价、展业、营销、理赔、售后等保险服务的各个环节,提高保险服务效率。“外”是指做好与社会保险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的衔接。例如,加强与医保部门合作,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有效对接,开发或升级不与户籍挂钩的普惠型商业健康险产品;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助力医保部门深入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便利新市民就近就地就医。加强与银行机构的对接,推动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发展,强化保单抵押贷款功能,增强银行“敢贷”的信心,由此提升新市民群体银行贷款的可得性,降低新市民创业融资成本,助力新市民创业者解决融资难题。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