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启航”,收获首份配套细则的养老目标基金如何“乘风而上”?

2022-09-15 09:44:51 第一财经  杨倩雯

  从世界范围看,个人养老金的资产构成中,公募基金,尤其是养老目标基金,占了相当的比重。而随着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落地,对公募基金行业也必将影响深远。

  截至8月31日,发展了四年的养老目标基金的产品数量已经达到183只,产品规模突破千亿元,达1067.73亿元。同时,6月的一纸《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成为个人养老金制度下的首份配套细则。

  搭上个人养老金的政策“东风”,养老目标基金如何继续乘风而上?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可能涵盖的银行、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产品中,养老目标基金又有何优势?

  上海融金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国际银行金融学院养老产业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包虹剑;万家基金产品开发部高级研究员杨可在近日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从世界范围看,个人养老金的资产构成中,公募基金,尤其是养老目标基金,占了相当的比重。而随着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落地,对公募基金行业也必将影响深远,大有打开新局面的架势。

  给养老目标基金发展打高分

  “如果把2022年作为我国发展个人养老金的元年,一点都不为过。而说到第三支柱,必然涉及到养老目标基金。”包虹剑表示。

  在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中明确,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内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由参加人自主选择。

  在这一系列金融产品中,公募基金行业率先出现进展。6月,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成为首个个人养老金制度金融产品的配套细则。其中明确,试点阶段个人养老金可投基金产品将以最近连续4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养老目标基金为主。这也就意味着,养老目标基金有机会率先被纳入至个人养老金制度的税优产品范围内。

  养老目标基金这个名字,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养老的目的而设立的一种公募基金。养老目标基金可以分为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两类。

  2018年养老目标基金正式启航。四年的发展,如今养老目标基金产品规模已破千亿元,平均半天增长一亿元,是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养老理财产品、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一众第三支柱试点产品中目前规模最大的一类。

  尽管千亿元的规模和我国公募基金超过26万亿元的总规模相比,占比还不到千分之四,但杨可觉得养老目标基金过去四年的发展成果已经很不错。

  如果满分是10分,对于过去四年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杨可给予了8-9分的高分。他表示,除了规模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指标——开户数。“无论是监管还是业内都非常重视开户数,因为它证明了产品吸引力,只有开户了才有可能持续进行投入。”据杨可介绍,目前养老目标基金的开户数已经超过300万户,非常可观。

  “其实过去四年在第三支柱‘顶层设计’还未推出的时候,为了第三支柱而生的养老目标基金有点‘裸泳’的感觉。我们行业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推广,因此对目前的规模和开户数已经感觉很满意了。”杨可说。不过他也强调,不能用短期发展来衡量养老目标基金的成功与否。“美国80、90年代就诞生了目标风险基金、目标日期基金,但其真正爆发期是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案出台之后,所以需要以长期的视角来观察,未来的政策走向和市场形态将对养老目标基金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养老目标基金是养老金重要配置方向

  事实上,在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养老目标基金是养老金配置的重要方向。

  招商证券(600999)数据显示,2000年IRAs持有共同基金占比达到48%,之后基本保持在45%-50%左右。而在IRAs持有的共同基金中,截止2021年末,目标日期基金、目标风险基金分别占比5.41%和1.88%。除了IRAs外,第二支柱中的DC计划2021年末持有的共同基金中,目标日期基金、目标风险基金更是分别占比18.83%和1.18%。

  为何包括养老目标基金在内的公募基金在成熟市场的养老金投资中会受到欢迎?杨可分析称,首先,确定缴费型的DC计划是“积少成多”的一类养老金计划,这和公募基金低门槛、普惠性质的特点较为类似;其次,DC计划给予了个人投资选择权,需要自己去做配置,而公募基金,特别是养老目标基金,其优势就是在于其FOF(基金中的基金)的特性,不仅单一的投资工具,其实已经帮助客户进行了资产配置。同时,稳健性方面,在公募基金已经实现了一次风险分散的基础上,FOF能够再一次进行基金的筛选,由此实现二次非系统性风险的分散。也正是由于这个特性,目前成立满两年的养老目标基金均实现了正收益,且和同样风险类别的基金比较,做到了风险和收益的更高性价比;另外,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监管较为透明。

  包虹剑补充称,养老目标基金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相对而言较易理解,且目的感非常明确。“例如目标日期基金,如果2035年退休就可以去买相应目标日期的产品,并且不需要再操心选什么板块才好。很多普通民众对于金融产品了解不够,一个有可视化目标、简单易于理解的投资产品就显得非常重要。”

  面对巨大机遇,公募基金公司该做些什么?

  个人养老金“风起”,公募基金行业无疑将面对巨大的机遇。在包虹剑和杨可看来,除了规模的增长外,个人养老金制度对公募基金行业将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大家参与个人养老金,就像一次搬家,从一个零散的、没有管理保障的‘棚户区’搬到一个管理规范的、现代化的小区里。”杨可做了一个比喻。包虹剑说,这个“搬家”,并不是纯粹的物理行为,而是对风险管理、资金流向、产品趋势等起到了更好的规范作用。

  在杨可看来,“搬家”后,国家相关部门能够更好地了解居民养老储蓄情况,意味着未来在制定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时会有更有力的数据支撑。而对于行业来说,个人养老金制度也会倒逼公募基金行业做出与之相适应的改变,例如产品能否符合个人养老金的长期保值增值以及稳健性要求;又如在产品期限上是否能够匹配投资者不同的退休年限;再如,产品流动性是否能符合退休后的个性化领取需求等。

  这些改变之下,公募基金公司将如何应对?

  杨可表示,短期来看,站在公募基金公司自身,需要加强与渠道的沟通,与渠道形成良好的配合;需要根据个人养老金相关要求进行系统开发调试;需要在销售端更多地进行养老金的相关培训和教育。“对于公募基金公司来说,养老确实是相对陌生的领域,与传统业务有所差别。即使部分公司参与过社保基金和年金的投资管理,但可能也不是整个公司所有部门都对养老行业有所了解,这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杨可说。

  而如果从短期放眼至长期,从公司个体放眼至行业发展,杨可认为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一是投资者教育,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养老金发展成熟市场依然将投资者教育放在显著位置;二是对于政策持续的理解和反馈,在落实政策的同时分析提炼市场的反应,并与监管方形成良性的互动,共同推动制度的完善;三是包括公募基金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要更好地探索服务个人养老金客户的模式,形成较为明确的适合我国的模式。

(责任编辑:吴静草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