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边万莉 北京报道 9月3日,在2022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期间,“2022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
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发表致辞表示,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风险保障、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在平稳预期、对冲风险、促进消费投资、提高经济循环效率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作用。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行业总资产接近27万亿元,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目前整个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运行稳健,风险完全可控。
肖远企表示,在新时代,保险业必须加入转型,实施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保险公司要在负债端满足客户真实需求,在资产端坚持审慎经营。
肖远企表示,我国保险密度为每人3179元,是北美地区的6%,欧盟的16%。保险深度为3.9%,是北美地区的1/3,欧盟的1/2。市场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保险公司要以客户为中心,分析了解客户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保险供给必须能够直达和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而不是靠营销或抬高渠道手续费,只有客户的需求得到真正满足,保险经营才能实现可持续,保险的负债质量才能真正有保障。
保险是基于精算和大数法则来定价的,当期收取的保费收入要靠资产经营抵御未来支出的,保险公司在投资经营方面一定要审慎稳妥,尤其是寿险公司负债久期长,经营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风险偏好选择要相对更低一些,绝不能滋生只要有保费注入就没有问题的侥幸心理。
第二,保险公司要紧紧围绕主业,非主业必须是对主业的补充和增强。
肖远企表示,保险的本质是互助共济,风险保障始终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保险区别于其他金融行业的最根本的特征。
保险公司必须围绕保障主业,从风险等量管理向风险减量服务转型,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保障方案,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应认为自己是万能的。
保险行业同其他行业一样,隔行如隔山,触类未必旁通,由于保险资金投资范围广泛,很容易涉足不熟悉领域,也容易使一些公司产生无所不能的幻觉,这也是保险公司发生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保险公司认为多元扩张能产生范围经济,这种认识也是非常片面的,实践证明,范围经济并不完全适合保险行业。偏离主业,甚至反客为主,都是很危险的,主业的向上和向下延伸都应该只局限于增强和巩固主业的业务领域。
第三,保险属于慢工出细活的行业,保险公司要有工匠精神。
肖远企指出,保险有些特殊的运行规律,首先从客户需求了解到产品研发、精算率定、投资经营、理赔服务的都是环环相扣的链条,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久久为功,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链条的顺畅运行。
其次,保险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在不同环节所需要的专业也不完全相同。可以说,保险是多种专业的组合。
还有保险产品期限长,跨越不同周期,在不同周期变化比较多,必须要有精细的设计和精确的判断。
这些特征都决定了做保险必须摒弃短期冲动,戒除急躁心理,要有工匠精神,慢一点、细一点,才能够行稳致远。
第四,保险公司要细分市场,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肖远企认为,保险市场大,需求多样。除了极少数公司可以提供全面保险服务外,大多数公司都不能做到包打天下,必须对市场进行细分,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选择特色化的经营策略,在特定客户、特定地区、特定产品和特定业务方面精耕细作,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比如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养老保险市场就非常大,如何针对这部分人的养老需求量身订作养老产品,提供贴心的能够满足其真实需求的养老服务,就是当前保险行业必须认真回答的一个重大课题。
如果一些保险公司在养老保险方面能够真正沉下身子,了解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久久为功,不仅能为自身创造价值,同时也能发挥保险的独特优势,服务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如果这样,保险业一定能够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
第五,保险公司要塑造负责任、受尊敬的企业文化。
肖远企表示,保险是一种基于信任的契约行为,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承诺。
诚信是行业经营的基本原则和生存基础,保险业要着力塑造负责任、受尊敬的企业文化,凝聚共识,激发动力,滋养实践。
负责任是前提,要对经济负责任,将大体量、长久期的保险资金投向关键领域,服务好实体经济。要对社会负责任,发挥行业精算技术和服务网络优势,助力防灾减灾和保障体系建设,促进社会稳定。要对消费者负责任,着力治理销售误导、理赔难等问题,提升保障水平,减轻意外疾病、养老带来的财务负担。要对未来负责任,将环境、社会和治理纳入业务经营全流程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做受客户、受员工、受社会等各利益相关者尊敬的金融企业,受尊敬既是结果,也是更美好的新的起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