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动态丨异化保险业务,第一大非车险种遭通报

2022-08-09 18:29:59 今日保 微信号 

  文|王珏

  作为近两年财险市场大热的险种,健康险乃财险公司中仅次于车险的第二大险种,联想当下的保费缺口压力,可知这也是兵力云集之地,更是监管颇为重视之地。

  原因,从车险化趋势的费用之战,到各色不合规的市场行为屡被点名。加之大部分财险经营者并不乐观的经营结果,火爆处是非渐多。

  今日再有多家媒体报道:

  8月5日,银保监会财产险监管部向各银保监局、各财产保险公司下发《关于部分财险公司短期健康保险业务中存在问题及相关风险的通报》(下称《通报》),点名通报一大有违保险经营原理的市场经营行为。

  这无疑又预示了财险公司健康险经营的愈演愈烈。

  1

  -Insurance Today-

  短期健康险再现管控问题

  异化保险业务,逆选择风险增加

  此次《通报》的下发,再次剑指财险公司短期健康险的异常增长和不健康的经营模式。根据《通报》,银保监会在近期对部分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的日常监管和非现场检测过程中,发现部分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急速增长,且基本集中于同一类业务模式。

  针对这部分公司的具体行为,《通报》明确指出:

  “部分公司与拥有互联网医院、健康科技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关联公司的相关业务集群开展合作过程中,用特定药品团体医疗保险方式承保客户因已确诊疾病发生的后期药品治疗费用。

  并且在实际业务承保中,公司通过将等待期设置为0天、将保险责任终止条件设置为给付一次等方式迎合业务模式需求,保费收入与药品价格相近,从收取保费到支付赔款间隔时间较短,且公司未参与掌握核心风险管理环节,业务持续亏损。”

  在如上操作模式中,公司通过与有关机构合作,使用短期健康险产品实际承担已确诊客户发生频次确定、损失程度确定的医疗费用支出,异化了保险业务,使得保险的或然事件特性成为了必然事件。

  《通报》点出存在问题和风险:

  一是保险公司承保的是确定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不符合大数法则、射幸原则等基本保险原理,且无法通过重大风险测试;

  二是保险公司风险管控缺失,前端承保和后端理赔等核心环节均由相关机构掌握,保险公司不掌握自主定价权,也未实质参与风险管理,无法体现保险经营管理风险的基本功能作用。

  如此经营模式,实际上也是目前财险公司经营短期健康险的缩影,并不单纯的增长背后也反映了部分财险公司的野心。在近乎红海的短期健康险竞争中,财险公司剑走偏锋各出奇招,或是打着长险旗号销售短期健康险;或是为获取保费放松投保端管理。尤其是在对于带病投保有所宽松后,逆选择情况和赔付风险骤然陡增,使得这一领域的经营如同刀尖舔血,一不小心就容易伤了自己。

  回归短期健康险的经营思维,尽管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声音还是监管文件的重点统一都指向了健康险光明的未来,但如今的短期健康险业务发展却远未达到国家和民众对它许以的期待。让短期健康险经营思维回归正轨,也不过是长期发展的第一步,而如何权衡利益与初心,将成为财险行业的基础必修课。

  《通报》指出,下一步,各财产保险公司应紧紧围绕保险保障本源开展产品创新工作,结合不同被保险人的风险特点,持续优化保险产品、体现风险保障责任,满足不同人群在药品和健康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依法合规开展短期健康险业务。

  2

  -Insurance Today-

  畸形增长下的数据窥视

  上半年短期健康险赔付率极端

  再看今年上半年,国内财险公司实现短期健康险保费收入1156亿元,同比增长15.4%。半年千亿级的保费规模令之稳坐财险公司第二大险种之位,仍是财产险公司最重要的增长点。

  对比其他大险种,健康险依旧是财险公司的众望之地。尤其继百万医疗后,各地惠民保的崛起,短期健康险蝉联了财险市场最热门的险种之名。与此同时,近几年短期健康险的井喷式增长也使得一众财险公司陷入不良竞争和消耗式内卷。其中不乏财险公司将短期健康险作为一种获客手段,抑或是在手续费上大做文章,而忽略产品本身经营。

  随之,关于短期健康险灰色地带的争议层出不穷。典型者,大量亏损企业的出现,和随之出现的各色违规行为。

  为规范短期健康险业务存在的保额虚高、手续费过高、销售误导情况明显等问题,2021年初,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险企每半年披露一次个人短期健康险综合赔付率数据。

  政策落地一年余,再看短期健康险经营情况:

  据统计,在已披露2022年上半年个人短期健康保险业务综合赔付率的百余家公司中,各家公司数据分化严重,最高赔付者797%,最低赔付者-271%,相差1068个百分点。此外,9家公司赔付率超100%,6家则低至负数。

  这说明了什么?如果赔付率过低,是否意味着偏离了保险本质,难以满足投保人及被保险人的保险需求;如果赔付率过高大面积亏损,则说明经营能力的问题,难以维持长期稳定经营,风险不可估量。这皆是问题。

  这才是最重要的:健康险业务多由更为专业的健康险公司经营,健康险经营逻辑和财险有着太多的不同,尤其是主力的医疗险领域早已不是大数法则下的小概率事件,而是需要更多支付、经济给付的大概率事件,需要的是控费、是与医疗机构的数据打通,是厚重的后端健康服务。

  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国内研究都表明,健康险比起保险本身,更重要的是健康服务和健康管理,这不仅要求保险公司有着与医疗机构强势的议价能力,还要求其完整、配套的健康产业链的实力。这考验的是经营能力。

  当然,如果仅是为了成为集团或所在平台的标配战略,以之为入口、获客则另当别论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