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养老保障意识被引导至空前高度!顶层纲要出炉、政策红利落地、金融机构围绕长期资金进行各种探索。
今年,建立国民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标志性事件频出,金融活水如何满足养老需求正在史无前例地受到各方关注。
一场关于长期资金的备战,已经在各类机构中有序展开,涉及价值投资,也涉及稳健增值产品的多样化。
1
第二批试点机构养老理财产品扎堆上新
自养老理财试点从“四地四机构”扩容成“十地十机构”后,养老理财产品就已步入了常态化发行阶段。
近日,第二批试点机构的养老理财产品批量上新。依旧是主打长期限(五年起步)、稳健(多为R2)、费率低(0认购费、0~0.01%销售服务费、低至0.1%/年的管理费)、多重风险保障机制(同时引入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减值准备等)、支持提前赎回机制(一般为罹患重大疾病和购房需求)等属性。
8月4日,第二批入围养老理财试点机构发行的首只产品——“中邮理财邮银财富添颐·鸿锦封闭式系列2022年第1期”宣布累计认购金额30亿元,仅开售不到两天就提前完成募集。目前中邮理财正在进行第二期产品的准备工作。
这个“开门红”业绩毫无疑问验证了邮储银行对养老理财目标客群的精准定位和深度触达,渠道优势不容小觑。作为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服务超6亿户个人客户的邮储银行,进一步丰富了养老金融服务货架。
紧随其后,交银理财宣布称将于8月8日通过交行手机银行及试点地区网点发售其首只养老理财产品——“交银理财稳享添福5年封闭式1号养老理财产品”。特殊之处是,据中国理财网的备案产品信息显示,这只产品风险等级为R3级,较目前大部分养老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要高;而业绩比较基准为5%-7%,与同业产品相比并不处于高区间。
事实上,早在试点扩围之初,刚入围的交银理财就披露了新发产品设计方案,表示将根据“已老”和“未老”客群特色提供差异化产品,同时兼顾长期性、稳健性、普惠性等属性。
另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了解,中银理财的养老理财产品也将于近期发行。
2
户均认购额高,养老理财试点扩容预期升温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日前举办的“2022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透露,截至七月末,有23.1万投资者累计认购了养老理财产品超过600亿元。“总体开端良好,进展顺利。下一步将在充分总结的基础上,研究适时进一步扩大试点的范围。” 梁涛称。
23.1万投资者认购超600亿元养老理财产品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目前已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的户均认购额为25.97万,这显示出了市场对养老理财产品这一稳健品种的认可,也显示出了未老客群(不少投资人非老龄客群)的长期财富规划意识。
监管人士的表态说明,监管对于养老理财目前的发展态势是予以积极肯定的。这使得市场对试点扩围提速的预期,是进一步升温的。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目前已有招银理财、建信理财、工银理财、光大理财、贝莱德建信理财、中邮理财六大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了33只养老理财产品,其中有24只为固定收益类产品,9只为混合类产品。33只产品整体表现较普通理财产品更为稳健,尤其在一季度市场下跌行情中较好地控制住了回撤,截至目前全数已发行产品的净值均保持在1以上。
3
养老储蓄试点正在路上
作为养老第三支柱货架上的新型产品,侧重“保本保收益”且具有较长产品期限的养老储蓄试点即将展开。
7月29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和建设银行(601939)四家大型银行将自2022年11月20日起,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期限为一年。
在产品设计方面,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储户在单家试点银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存款本金上限为50万元。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与一般的储蓄存款相比,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具有期限长、品种多、利率高等三个特点,适合那些风险偏好较低、对流动性要求不高、追求固定收益的群体,与居民长期养老需求比较契合。
对于为何在全国五座城市及四大行开展试点,董希淼分析称,试点城市涵盖华东、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有助于通过试点了解和掌握不同区域储户对养老储蓄的需求。试点的四家大型银行机构网点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丰富,存量客户群体庞大,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养老储蓄需求。
“此次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基于我国公众储蓄偏好来创新产品和服务,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董希淼建议,在试点的基础上,应尽快总结试点经验教训,适时增加试点产品规模和试点城市,将试点扩大到其他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养老储蓄与其他养老金融产品相比竞争力有限。一是收益率缺乏吸引力,较难实现较高的收益率;二是灵活性相对较差,且在资产配置选择上不如其他养老金融产品多样,产品灵活性和个性化方面不足。
4
商业养老保险首批产品已落地销售
被外界称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国家队”的国民养老保险公司于今年3月正式开业。国民养老保险股东阵容强大,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等6家国有大行及旗下理财子公司,以及部分股份行等共17家机构。
按照国民养老保险公司的发展定位,行业内对于国民养老发展商业养老计划等创新型养老金融业务报以较高的期待。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获悉,近期,国民养老保险首批产品已先后在北京银行(601169)、招商银行(600036)、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渠道落地销售。
具体来看,该公司首批共发行两只产品,一只为养老年金保险,另一只为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前者主要面向希望通过长期积累、满足未来养老金需求的客户群体,具有可以终身领取的产品特性;后者则是一款兼有稳健回报型和积极进取型两种投资组合的新型养老保险产品,能够根据不同风险偏好,在积累期实现养老资金稳健增值,在领取期可将积累的账户价值转换为养老年金,并可灵活选择领取期限。
日前,国民养老保险总经理黄涛表示,养老金本身就是长期积累、长期投资和获取长期回报的过程,要求从事这一项工作的金融机构始终坚持长期经营、价值投资、审慎管理的理念。
黄涛认为,从产品属性来看,给老百姓(603883)推的产品应该有突出的养老属性。如商业养老年金保险、去年开始试点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以及其他安全性高、保障性强,具有一定长期积累养老金功能,满足长期或终身领取需求的商业保险产品等。另外,黄涛认为,养老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哪些机构能够进入产品提供商名单,要适当有所考虑,设置准入门槛。
5
养老FOF基金产品突破千亿
今年6月,个人养老金的重要配套制度《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发布,提出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拟优先纳入养老目标基金,未来进一步扩充产品范围,而养老FOF基金产品也或将迎来“高光时刻”。
作为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补充,公募养老产品目前以养老目标FOF产品为主。鹏扬基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场已累计有195只养老FOF产品,规模合计1057亿元。
目前,养老FOF基金产品中主要分为两种产品,一是目标日期型养老FOF,此类产品以投资者退休日期为目标,依照下滑曲线进行大类资产配置,随着目标日期的接近,基金的资产配置方案相应发生变化。二是目标风险型养老FOF产品,该类产品设定固定产品的风险水平,根据特定的风险偏好,设定权益类资产、非权益类资产的基准配置比例。
值得关注的是,《征求意见稿》明确,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试行阶段,拟先行纳入最近4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的养老目标基金。对比全市场195只养老FOF产品,截至今年上半年,符合条件的养老目标基金名单已接近百只。
不过,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当前国内养老FOF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竞争格局,因此投研综合实力突出、管理团队优秀、系统建设完备的头部基金公司有机会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在个人养老金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养老公募类产品主要由券商和公募基金公司发行,这类机构往往具备领先的投研能力,在产品设计、投顾体系方面,能够提供综合财富管理服务,吸引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二者在渠道能力方面均存在短板,缺乏独立渠道,销售能力较弱,因此可以跟商业银行等机构联动,取长补短,为养老客群提供更综合养老金融服务。
责编:王璐璐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