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业绩护航中邮保险:总资产持续稳健增长,连续八年实现盈利

2022-05-10 09:00:04 每日财报 微信号 

“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的姿态,才是中邮保险在当下最难能可贵的。

文/每日财报 张京

站在保险行业的角度而言,2021年其实并不“畅快”。年初的开门红受阻、保费连续负增长、代理人数量锐减、监管导向持续趋严,一个个不期而至的变化,让身处局中的企业们应对起来普遍“顾此失彼”,亦促使马太效应加剧。

而一直以来,作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寿险公司,中邮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保险”)都享受着得天独厚的“渠道优势”,同时又依托长期的价值成长理念,整体业务发展迅速。

4月30日,中邮保险公布的2021年报显示,中邮保险全年营业收入达1023.18亿元,较去年增长9.10%,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净利润实现14.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1%;总资产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4009.89亿元,同比增长41.29%。可见,稳健发展、价值转型依然是中邮保险的主旋律。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中邮保险的业绩表现,不仅展示了公司良好的经营水准,还如同一匹逆势而起的“黑马”,一举奠定了一家大型险企的基本盘。

秉持亮丽的业绩表现,中邮保险还在今年初召开的工作会议上表明了未来的战略部署,传递出将着力打造行业一流险企的战略决心。加上刚与友邦保险联手的新格局,中邮保险士气正盛,未来有望迅速转型迭代,再实现发展新跨越。

01

业绩更进一竿,主业开花结果

稳健发展,是中邮保险2021年的关键词。

年报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保险业务收入攀升至858.09亿元,同比增长4.65%;投资收益实现166.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38%。值得注意的是,中邮保险成立第五年即实现盈利,迄今已连续8年盈利,打破了寿险公司“七平八盈”的规律。

从业务结构来看,2021年,中邮保险在“审慎稳健、适度风险”总体风险目标指引下,通过大力推进业务结构优化和转型,提升了高价值产品业务占比,业务结构正持续优化并取得市场广泛认可。

其中,期缴业务已超过趸交业务,成为中邮保险去年业绩收入的“成长担当”。财报显示,中邮保险2021年期缴业务实现业务收入727.75亿元,占业务收入比例为84.81%;趸缴业务实现130.34亿元,占总业务收入15.19%。

与此同时,中邮保险风险偏好体系也在持续完善。数据显示,2021年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01%和156%。全年风险综合评级持续处于A类水平,实现资本、风险和收益相平衡。并且,2021年全年中邮保险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牢牢守住了风险底线。

02

持续价值转型 方可延续优良业绩

在今年初,中邮保险披露公告称,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215亿元增加至286.63亿元人民币,由友邦保险认购新增注册资本71.63亿元。这意味着,此次增资完成后,友邦保险将成为中邮保险单一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4.99%。

紧接着,1月14日,中邮保险就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为接下来公司的发展给出了方向。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表示,2021年中邮保险加快价值成长,持续提升专业运营能力,实现了速度、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新增长极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同时还强调,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收官之年,中国邮政进入了打造核心竞争优势的新阶段。由此不难揣摩:中邮保险未来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是跻身行业一流险企。

会上,李学军总经理还从五个方面对今年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部署:一是深耕细耕主渠道,培育邮银新优势;二是积极拓展辅助渠道,实现多元渠道新布局;三是提升专业化投资能力,谋求资产端新突破;四是推进数字化转型,激发赋能新动力(310328);五是加快强总部建设,推动职能新转变。

简单解读一下,前两点是对渠道的定位,即确认了“双邮渠道”的发展根基;后面三点对公司转型升级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另一边,在行业普遍遇冷的经营环境下,友邦保险凭借长期出色的业绩表现,现已成为当前国内寿险公司转型的标杆企业。随着友邦的入股,无疑是向外界释放了更多期待,未来或将形成“补强、补全”的格局。

总而言之,站在行业今天的发展节点,中邮保险不光是通过业绩展示出了自己的行业地位,更是在其他层面释放出了“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的姿态,这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

声明:本文基于已经公开的资料或者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表达的信息或者意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嘉戎技术登陆创业板,自主研发巩固污水处理行业龙头

分红总金额破千亿!股市跌跌不休,基金为何频频分红?

去年净利超80亿!迈瑞医疗(300760)为什么能“大象起舞”?

联系我们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联系电话:010-64607577 / 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meiricaibao

微博:@每日财报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财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