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季度尚未结束,保险行业已频传重磅人事变动。3月初,中国规模最大的银邮系险企中邮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党秀茸正式辞职;原山东邮政总经理韩广岳出任中邮人寿党委书记。
就在3月23日,中邮人寿在官网发布了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长辞任的公告。公告中表示:
本公司董事会前期收到党秀茸女士的辞呈。党秀茸女士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党秀茸女士已确认其与公司董事会无不同意见,亦没有任何其他事项需要通知本公司股东。公司董事会对党秀茸女士所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根据相关监管规定、公司章程和公司董事会决议,李学军董事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作为创业元老,党秀茸从中邮人寿筹备至今,已服务该公司超过15年,由总经理至董事长,可谓这一时期中邮人寿灵魂人物。过去的15年中,党秀茸不仅见证了中邮人寿的快速发展,成长为寿险保费规模前十之常客,且带领这家公司坐稳了银邮系险企保费第一的交椅。
如今的中邮人寿恰又站在了一个关键性的历史节点:
先是,中邮人寿空缺多日的总经理已正式就位。出身巨头国有保险公司,做过中国最大寿险公司省级老总,也服务过中生代保险集团,还担任过人保寿险副总裁的李学军到来,无疑打破了这家寿险公司多年来董事长总经理皆出自邮政体系的惯例、加速了中邮人寿市场化的进程。
随之,友邦保险的百亿级战略引资亦顺利达成,各色市场化权重岗位的招聘也随之而起。联想当前行业普遍遇冷的开门红经营,和友邦中国近两年出色之业绩,已成为当前国内寿险公司转型的标杆企业,市场化+标杆性寿险公司的大额度战投入股,这一有着深厚资源禀赋的体制内寿险公司,无疑给了行业更多的期待。
站在这样的关键节点上,中邮人寿的一切似乎正在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这无疑也让这家特点鲜明、一只脚已经跨入大型险企之列的保险公司再次吸引了业内目光。
1
-Insurance Today-
一个必须直面的现实:行业地位稳步上升,但转型压力也日益严峻
中邮人寿15年之业绩毋庸赘言,其背靠中国邮政集团及其系统内企业,形成的独特业务渠道模式和资源也为业内外熟知。
2021年,作为党秀茸时代的最后一个完整经营年度,在行业转型不断加速的浪潮下,这家公司也大动作不断:
不仅成功引入足以载入行业史册的友邦百亿级战投,形成强强联合、个银融合的新局面;还启动市场化选帅,引入市场化总经理,为这家有着浓厚国企色彩的险企注入了新的管理活力。
当年,中邮人寿保费收入达到858亿元,同比增长约5%,总保费排名市场第八,其总资产也突破4000亿元,利润达到14.1亿元。上述系列数据之增幅,不仅超越了市场,更重要的是中邮人寿已确定的江湖地位——初步具备了一家大型险企的基本盘。
不过,银邮渠道的价值能力多年来备受行业关注。典型者,渠道较为单一的产品结构,令多数产品依旧无法摆脱储蓄替代、理财替代的性质与定位,使之渠道价值水平有限,且不得不面临满期给付的压力,以及快速消耗资本金带来偿付能力方面的压力。这固然是所有银邮系险企,或者说是以银保为主的险企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行业性的特点,中邮保险自然也很难例外。
因此,中邮人寿虽然各项经营数据堪称优异,然而在庞大的保费规模背后,则是有着200多亿资本金和超过百亿的资本补充债。如此而言,14亿元的利润水平显然并不能匹配这家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除了业务渠道的产品价值水平制约着盈利能力,中邮人寿在投资端的表现也有待进一步提升。行业公开统计分析数据显示:中邮人寿2020年的实际投资收益率为5.31%,而其净资产收益率,即ROE指标也略逊于行业平均水平。
随着中邮人寿市场地位的不断升高,其价值转型更为紧迫。
2
-Insurance Today-
下一步怎么办:保住基本盘,五张变法牌初显转型策略
对于自身的情况和转型的方向目标,中邮人寿有着明晰的认识。比起继续扩大保费规模,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经营软实力和资本回报能力,显然更加迫切。
根据《今日保》的了解,在今年年初的中邮人寿2022年工作会议中,提出了五项重点工作:
①是深耕细耕主渠道,培育邮银新优势;
②是积极拓展辅助渠道,实现多元渠道新布局;
③是提升专业化投资能力,谋求资产端新突破;
⑤是加快强总部建设,推动职能新转变。
保险行业对于银邮渠道的争议由来已久,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中邮人寿而言:银邮渠道的经营已经是自身最大的特点、优势、竞争力与基本盘。
无论行业对个险与银保之争如何激烈,也不管中邮人寿正在积极探索的“新个险”建设,均无法改变中邮人寿是一家在银邮渠道极具专业特长的公司的事实。
纵然成功引入在高质量代理人领域有着绝对优势的友邦后,让业内一度认为中邮人寿一直以来的“个险梦”有望实现,至少也可以依托邮储银行的客户资源形成高质量个银融合式营销,但比起面向中产、高客人群的友邦,中邮人寿的客群截然不同。
这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以友邦等公司为代表高质量个险的方式难以在中邮身上直接复制,更何况,中邮至今个险仍与团险合称“个团业务部”,尚无较为独立的个险运作基础与经验。
于是,无论从哪个方面分析,保住现有特色优势,进一步做精、做扎实,并在其它渠道中开展循序渐进探索显然更为明智。而中邮人寿提出的“深耕细耕主渠道”以及“积极拓展辅助渠道”的业务战略思路,也正是认清了这一点。
当然,这也意味着,中邮人寿在“新个险”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对全行业来说都会具有开创意义。
而比起业务转型所面临的长期探索与未知,中邮人寿打出的其它变法牌则更加直接。
今年2月,中邮人寿招聘7名总部部门级领导的消息引发了行业关注,被视作中邮将有重大举动的信号。事实上,此番中邮人寿总部社会招聘除了7名部门领导,还放出了大量岗位,遍布后援、业务等条线。
其中信息技术部岗位超过30个,资产管理中心也有20余个岗位,而财务部招聘10余个岗位也大多与投资相关。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到,此次招聘最为集中的领域正是信息技术和投资板块。
这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中邮转型策略的一个信号,毕竟,比起业务转型可能的旷日持久,数字化建设与改善投资能力的成效将更加立竿见影一些。当然,中邮也深知,无论是业务渠道、投资能力、数字化建设还是基础管理,都将是一个长期的攻坚与挑战。
3
-Insurance Today-
纵览邮政集团:打造集团新增长极,必须进一步加大市场化力度
作为中邮人寿的母集团,邮政集团一直有一颗“保险之心”,甚至在中邮之前便已有过部分尝试。而在中邮成立后,邮政集团对其支持可谓不遗余力,多年来的投入亦是有目共睹。
这也意味着,包括邮政集团在内的股东,对中邮人寿的期待必定不止是每年数百亿的保费规模,而是更加完善、强大、可持续的经营能力,以及广阔而多元的发展空间和价值贡献。
2021年,中国邮政集团全系统收入超7000亿元,同比增长7.19%,实现利润超770亿元,同比增长28.18%,利润增幅创近5年新高。而中邮人寿14.1亿元的利润贡献,占比较小。这也不难看出,中邮人寿有着必须改变现状的紧迫感。
在中国邮政集团2022年工作会议上,要求中邮人寿“必须深化价值转型”,其中也正是包括了“加大渠道能力建设”“加大数字化能力建设”“加大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建设”,这正是在指导着中邮人寿的改革思路。
如何提升经营利润?无论是做大资本回报率,还是提升产品价值率,这些都是身处行业转型加速、市场变革愈加剧烈环境中的中邮人寿,所必须面对的。
看两组数据:
2021年8月3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中介绍了邮储银行的客户分层经营,“按照资产规模划分出了VIP客户以及财富客户,也就是10万元、50万元的标准,提供了分层服务,财富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并且“邮储银行在县及县以上的这些区域有2448万个VIP客户,其中财富客户有237万人”。
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与邮储深度绑定的中邮人寿目前的客群情况。虽然数量庞大,但邮储银行的财富客户标准与招行、平安银行(000001)等认定的高净值客户尚有着一定的距离。这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中邮人寿有必要在除了现有体系之外的领域,推动自身的改革与转型。
于是,加速市场化,从外部系统引入新鲜的血液和经验、活力也成为中邮人寿可能必须做出的选择,这也令之突然成为银邮系险企中市场化进程最快、最明显的公司。
引入友邦战投后,中邮人寿还在2021年公开社招总经理,最终引入传统保险老将李学军。今年1月18日,中邮人寿还在官网挂出一个位列高管的技术总监职位,负责公司信息科技体系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如今职位已经下架,人选当已确定。
但不论如何,作为业内人士眼中最为传统的保险公司,中邮人寿此次的市场化步伐必须有力,方可冲出昔日窠臼。
成立13年的中邮人寿,已不再是一家新公司、也不再是一家小公司,尽管掌门更替,但中邮人寿的转型与自我革新之路,势在必行。
当然,这也注定会是一场漫长的旅途,改变与革新,将是之面对的常态。不过,无论是真正立足于行业,还是成为邮政集团系统新的价值增长极,这种漫长、持续而坚韧的自我改变,中邮人寿都是必须面对的。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