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疫色变的特殊时期,新冠疫情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疾病保障”的需求,也再度催生了险企热推概念类保险的风头。
新冠疫苗险、新冠津贴险、抗疫险……近两年来,越来越多与疫情有关的保险产品在市场上涌现。这其中,最博眼球的当属能给予隔离期间费用补贴的“隔离险”。
几十块的保费,就能获得一天200元乃至上千元的隔离补贴,且一旦确诊后,还有高达一两万元保额的传染病确诊金,这样高性价比的保险产品着实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
然而,很多消费者在投保后却发现,隔离险背后存在着满满的套路,真实情况往往是“这也不赔、那也不陪”。但另一方面,作为承保方的保险公司却直喊冤,认为一系列免责条款的设置实则是为了防范薅羊毛似的骗保风险。
那么,隔离险究竟是真保障还是炒概念?一片质疑声中又给险企营销带来哪些警示?这些问题无疑更引人深思。
“隔离”焦虑催生隔离险
实则是意外险“异形”
在防控疫情常态化下,很多民众会因不同原因遇到被强制隔离的情况,而一旦被要求隔离,就免不得要花费一笔不小的开支。
小编就曾经历过被隔离的情况,基本的费用包含200元/天的房费,再加上三餐,基本一天消费在300元左右。如果被隔离14天,需要的费用就达到了4000元左右。
对于普通打工人来讲,4000元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如何才能减少自己的隔离财产损失,也成为很多人的诉求。
基于此,保险公司看到了这一保障空白带来的“商机”,于是各种类型的新冠隔离险扎堆上线。从产品名称和保障责任上看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叫新冠津贴险,有的叫新冠隔离险,还有的是在普通意外险中包含隔离津贴等,但总体而言是给予消费者面临强制隔离时,所发生的费用支出保障。
从保费来看,各家保险公司推出的隔离险产品因保障内容和保额不同,保费价格也不等。最低者可至9.9元,最高者则超百元。
以小编在航旅纵横上购买的一款新冠津贴险为例,普通版的保费是29.9元,包含的保障责任有传染病(新冠肺炎)隔离津贴2000元/天(14天)、传染病(新冠肺炎)确诊金2万元、传染病(新冠肺炎)身故20万元、航空意外身故或残疾500万元、航空意外医疗1万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产品保障期限为1天,是新冠津贴险的“单次卡”,也就是说在一天中即使乘坐两趟飞机,也仅保一次。如果想要多次保障,可以购买“多次版”,如二次卡款、四次卡款。当然,次数不同,保费也不同。
『A智慧保』发现,类似上述的保险产品还有不少。例如蚂蚁保上众安保险的新冠隔离津贴险、复星联合健康的复星联合爱无忧意外险、太平财险的新冠肺炎·隔离津贴版等。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便于销售,很多隔离概念的保险产品多会在出行、票务或流量较高的互联网平台上销售。
有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告诉『A智慧保』,实际上所谓的隔离险就是意外险的一种,只不过保险公司对其进行了“包装”,在普通意外伤害保障的基础上,增加了“隔离”情形下的保险责任条款,所以从保险产品分布的位置看,也是在意外险一栏。
真保险还是炒概念?
理赔难令消费者直呼“被骗”
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很多人在归家途中为了避免因“隔离”而产生财产损失,也通常会为自己配上一份隔离险。也因此在很多第三方平台上,隔离险成为“销售之王”。
『A智慧保』查阅多家平台发现,与新冠有关的津贴险或隔离险跻身热销榜单前列。例如,在航旅纵横的保险专区中,位列热销排行榜第一位的就是新冠津贴险;12306的保险版面,出行防疫保也排在首位。可见,隔离险很好地迎合了疫情期间民众返乡、出行的保障需求。
不过,就是这样一款看似切中大众保障痛点的保险产品,近期却因理赔难等问题频频登上保险热搜。据市场反馈信息看,很多消费者反映在投保了隔离险涉及到理赔出险环节后,往往会因触及各种免赔条款而遭到拒保。
『A智慧保』调查发现,目前很多隔离险只是针对“强制隔离”才能获得理赔,像居家隔离、国外人员返回国内被隔离、集中免费隔离等情况,保险公司均不予理赔。而且,如果是次密切接触者被要求隔离了,很多产品也不会进行理赔。
例如,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就有消费者称,旅行前购买了某家公司的意外险,保费1年43元。如果被保险人因途经地被确认为中、高风险地区,自身确诊或成为疑似患者密接者而被当地防疫部门要求强制隔离即可赔付。
但当该消费者旅行回来后,其旅行目的地出现疫情升级为高风险地区,消费者因此在居住地被隔离并申请理赔时,却被告知自己不在理赔范围。其原因是,保险公司称该消费者居住地并未升级为高风险地区,其按照居住地要求被隔离,不在理赔范围。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免赔限定条款还有很多,这也是很多消费者深感体验不佳的原因所在,特别是多种拒赔案例发生后,隔离险的口碑也一落千丈,让消费者直呼“被骗”。
那么,面对隔离下的保障需求,隔离险的出现是真保险,还是玩套路,业内也掀起了一场热议。
险企需清晰提示免责条款
避免消费者花冤枉钱
『A智慧保』发现,在小编购买的新冠隔离险宣传页面,显示着“同航班有人确诊即赔”。而且,在产品详情下方还有两条补充说明,即:
新冠津贴险单次卡保险生效时间为您指定航班的计划起飞时间,保单生效后不允许退保;新冠隔离津贴,仅保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因实际乘坐航班,被确认同一航班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经由国家卫健委、省卫建委等相关部门通知,导致被保险人被采取隔离措施。
从字面意思看,就是同航班有确诊且被保险人因此被隔离的,就能获得理赔。但现实真的如此吗?
一位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提醒,“并没有那么简单”。根据当前情况,在隔离强度上分为强制、建议,地点分为集中、就地和居家,想要获得理赔,关键还要看获取理赔资料的难易程度。
而且『A智慧保』发现,在很多产品的免责条款中,居家隔离,或者被保险人前往或途经政府部门已公告的法定传染病中高风险等级的区域或国家而被隔离,或者被保险人从政府部门已公告的法定传染病中高风险等级的区域或国家前往其他区域或国家被隔离等情况,都不在理赔范围内。
或许有人说,我买这款保险,就是以防万一,这些理赔“门槛”不是违背了购买的初衷吗?这不是欺骗消费者吗?对此,有分析称,在宣传上,保险公司确实存在很大的误导倾向性。这样的操作,不仅伤害了消费者,还损害了保险的形象,可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但就保险公司层面而言,部分行业人士却直喊冤,认为如果不设置充分的免责条款,那么势必会有人薅羊毛、钻漏洞,引发骗保风险。一时间,隔离险理赔难问题变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不过,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思考不难发现,近期隔离险遭到吐槽的根本原因,还是源于险企并未真正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或许,保险公司只要在免责条款上提示得再醒目一点,在告知义务环节做得再周全一点,在营销风控上把关得再细致一点,那么必然会减少很多消费者的吐槽和不满。
与此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购买“隔离险”时也不能盲目,投保前要仔细阅读投保条款,避免因单纯被概念吸引,买了不必要的保险,花了冤枉钱。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智慧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