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39.7岁开始考虑养老 人均养老消费预期超百万元

2021-12-23 17:04:51 和讯保险  吴静草
  • 腾讯QQ
  • QQ空间

  我国城市居民平均在39.7岁开始考虑养老,人均养老消费预期为100.6万元。12月23日,大家保险集团发布《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告(2021)》显示,九成“80后”已有自己的养老规划。83.1%的受访者倾向于为自己或家人选择城心养老,相比同等档位的城郊养老机构,愿意为城心养老机构支付平均约13%的溢价。

  九成“80后”已有自己的养老规划

  报告显示,58.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27.1%处于“亚健康”状态。患有“高血压与糖尿病”慢性病的人数较多,分别占11.9%、7.2%,未来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将越发突出。40岁时,人们健康状态出现拐点,身体不再是“亚健康”状态,“真正”的病患开始出现,患慢性病或重大疾病的比例逐步增加。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为养老做规划。从年龄来看,50~59岁群体中48%的人已经开始养老规划并付诸行动,40~49岁群体中有养老规划和行动的占比为44%,尽管在30~39岁群体中有养老行动的占比仅为39%,但九成已经开始养老规划。

  从养老规划来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梯度:第一梯度(50%左右)是锻炼身体与定期体检,第二梯度(40%左右)是赚钱与理财,第三梯度(30%左右)是查询养老信息与考察养老机构,第四梯度(15%以下)是打理房产。“锻炼身体”“赚钱存钱”是受访者做出的最积极养老规划,购买养老保险目的多为“收益与回报”。年长人群参观养老机构者开始增多。

  人均养老消费预期为100.6万元

  受访者预计自己养老花费平均在100.6万元。不同年龄对养老花费认知不同,越年轻的人群对养老花费的预计金额越大,30~39岁人群预计养老花费122.1万元。随着年龄增大,预计养老花费逐步减少。

  从养老费用的来源看,依靠“退休金/养老金/企业年金等”的比例为74.6%;依赖“银行理财、存款等”的比例超过50%,靠“保险”收益养老的比例为33.4%,通过“子女供养”而获取养老费用者占比27.6%。

  虽然不同人群的养老费用来源渠道相似,但构成比例略有差异。“80后”依靠“理财”者多,通过租或售“房产”补充养老费用的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50后”“60后”养老费用来源大部分还是靠存款和国债。高收入人群的资产管理比较均衡,养老费用的来源“理财、存款、保险收益”比例均高于其他人群,对“子女供养”的依赖度也低于其他人群。

  城市居民选择养老机构的意愿显著增强

  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城市居民选择居家养老的仍为主流,占比52.9%,但26.5%的人群选择社区养老,20.6%的受访者希望去机构养老(含旅居养老和海外养老),城市居民选择养老机构的意愿显著增强。

  城市居民之所有选择机构养老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养老机构能够提供更专业的照护(52.2%);第二,养老机构中老人比较多,可以在一起活动(48.1%);第三,住在养老机构能够减轻家人的照顾负担;第四,可以满足不同状态的照护需求。

  此外,对于每种养老方式的花费,受访者均有明确感知,并给出了相应的预计金额。

城市居民39.7岁开始考虑养老 人均养老消费预期超百万元

  非活力阶段老人首选城心养老模式

  受访者选择“理想的养老机构”时,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机构位置、周边环境、交通情况,以及是否有配套医院。83.1%的被访者中愿意为自己或家人选择城心养老,其中23.8%的受访者非常愿意。

  按年龄段分析,老人在80岁以上这个年龄分组中,69.7%的人选择城心养老,30.3%的人选择城郊养老,年龄越大对城心养老的接受度上升趋势明显,非活力阶段老人首选城心养老模式。

  在受访者看来,“城心养老”与“城郊养老”差异明显,认为“城心养老”的优势包括“离市中心近,生活便利,交通便利”(34.5%)、“方便子女/亲人探望”(32.6%)、“熟悉的生活圈/社交圈”(27.4%)、“开放的环境,和城市融为一体”(26.1%)、“临近三甲医院”(25.5%)、“离家近”(17.7%)。

  在与养老结合的保险权益方面,“80后”对“养老机构的保证入住资格”最重视(40.9%),担心自己老去时“一床难求”;“70后”对“养老机构的月费打折”权益最感兴趣,占比35%;“50后/60后”最喜好的两项权益是“就医绿色通道”和“定期体检”;一线城市更关注“养老机构保证入住资格”;普通收入人群更看重“养老机构的月费打折”。

(责任编辑:吴静草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