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博览?财富》|大浪淘沙始见金——车险综合改革一周年回顾

2021-11-30 13:10:19 金融博览财富杂志 微信号 

作者|李恒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提要:

·在向客户让利的同时,车险经营企业却面临着沉重的盈利压力,险企前路恐仍不平坦。

·保障程度的提高也促使车主投保意愿提升,商业险投保率由改革前的80%上升至87%

·2021年上半年,人保平安太保“老三家”的车险市场集中度较去年同期提升了0.7个百分点,且有进一步收拢之势。

·险企若能提升风控能力,培养精细化运营优势,在千帆竞发的保险市场上便可争得上游。

星霜荏苒,周岁已至。自2020年9月19日《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实施已有一年多的光景,回顾车险市场一年多以来的变化,可谓有喜有忧。

针对车险以往“高定价、高手续费、经营粗放、竞争失序、数据失真”等问题,综合改革一年后“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已基本实现。

不过,在向客户让利的同时,车险经营企业却面临着沉重的盈利压力,险企前路恐仍不平坦。那么,险企未来应当如何谋求生存?当前,车险综合改革尚处初期,综合改革的下一个阶段又该如何走?

车险综改成果初显:客户喜闻乐见,保障全面升级

车险综合改革正式启动以来,大有破旧立新之势,累计为车险消费者减少支出超2000亿元,车险市场呈现出保费价格、手续费率“双降”和保险责任限额、商车险投保率“双升”的新局面。

一年改革成果春华秋实,行业对消费者的诚意历历可见。

首先是“降价”,减轻消费者保费负担和续保成本。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车均保费2763元,较改革前降低了21%,消费者获得感显著提高,87%的消费者得以节省保费支出。同时,商业车险平均无赔款优待系数由改革前的0.789下降至0.754,驾驶习惯好、出险频率低的低风险车主可以享受更大的优惠折价。

其实,“降价”的空间来自车险费用率的压低。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全国车险综合费用率为27.8%,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其中手续费率8.4%,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业务及管理费用率19.8%,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

其次是“增保”,扩大消费者保障范围和保障金额。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在交强险保额由12.2万元大幅度上调至20万元的基础上,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平均保额提升61万元,达到150万元。保险责任的扩大势必推高车险赔付水平,综合赔付率由改革前的56.9%上升至73.2%。保障程度的提高也促使车主投保意愿提升,商业险投保率由改革前的80%上升至87%。

最后是“提质”,加大服务消费者的能力建设和资源投入。

此次综合改革不仅引导行业规范增值服务,包括赠送道路救援服务、代为驾驶服务、车辆安全检测服务和代为送检服务等,而且大力提高了车险线上化水平,持续推进保单电子化,通过“人脸识别”与“实名验证”,保障客户信息真实性和投保自主选择权,应用新技术全力推进“投保—承保—理赔”全流程线上化,提升理赔便利性和时效性。另外,在丰富商车险产品方面,监管部门也大力支持行业制定新能源车险、驾乘人员意外险和机动车延长保修险示范条款

2021年8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2021版征求意见稿)》,不仅将消费者关心已久的“电池、电驱、电机”三电系统纳入保障范围,还设置了专属附加险,囊括了对电网故障、充电桩、智能辅助驾驶软件的保障,破解以往关键痛点,着力保障客户切身权益,给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历史痼疾难容忽视:险企盈利承压,滋味酸甜苦辣

车险综合改革向市场让利颇丰,惠及亿万消费者,然而无奈肥水外流,为此买单的自然是经营车险的各大保险公司。

在规模上,截至2021年8月底,车险保费收入共4950亿元,较去年同期降低9.4%,车险业务在财险业务中的占比也从去年同期的58.2%降至52.8%,2021年车险负增长已在所难免。

在盈利上,改革后车险综合费用率即使降低了13.5个百分点,也难以填补综合赔付率上升16.3个百分点带来的漏缺,保费规模收缩、综合成本率抬升的双重夹击致使车险承保利润大幅压缩。虽然在改革之初市场对盈利的忧虑早有心理准备,但当政策落地后,各大险企才真正感受到“切肤之痛”。

根据监管部门在《指导意见》中的规划,这种阵痛仍将持续。监管部门此前表示,将引导车险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至75%,而当前的车险赔付率仅为73.2%,这意味着赔付率仍有上升的空间,盈利将进一步压缩。车险市场高费低赔、竞争失序的痼疾由来已久,改革这剂药方也难一步到位,当前高费用低赔付的情况稍有缓解,同质化竞争严重等症状的减轻却未见多少起色。

其实,改革总是由易到难,前期好下手的问题先行解决后,留下来的则是更难啃的硬骨头,车险经营面临的不是短暂的“疾风骤雨”,后续恐仍将是持续的“阴雨连绵”。

在这场改革中,头部机构凭借其长期积累的体量和实力优势,尚能应对一二,而中小险企则更显得有些弱不禁风。

根据行业数据,2021年上半年,人保、平安、太保“老三家”的车险市场集中度较去年同期提升了0.7个百分点,且有进一步收拢之势,中小险企生存空间遭受挤压,这也与日本车险改革后的情形较为相似。

随着综合改革走向深入,“老三家”的成本优势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综合成本率虽然上升但仍处于盈利区间,而不少中小险企则被迫忍受车险亏损的局面,“小而美”的愿望大抵落空。

其实,《指导意见》曾特意强调支持中小财险公司优先开发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商车险产品,健全多层次财险市场体系,然而当前看来却是道阻且长。它们既不能如大公司般通过缩减庞大的固定成本来弥补成本的上升,又不能另起炉灶快速拓展非车险业务,一时风雨如晦,短期难以见晴。

除险企外,同样受车险综合改革波及的,还有车险中介市场。监管部门对费用率的限制拉开了车险加速去中介化的大幕,各大险企主动压缩中介渠道,直销渠道业务占比不断上升,主要依赖车险业务的中介机构只能夹缝中求生存,或艰难度日,或注销退出。

皮之难存,毛将焉附。车险中介长期依傍的大树已不再牢靠,而中介自身面对的严格监管更是雪上加霜,监管要求建立健全车险领域保险机构和中介机构同查同处制度,禁止中介机构违规开展异地车险业务。重压之下,市场愁云惨淡,不论是险企还是中介都再难肆意逍遥,不过这也正好映照车险综合改革的初衷,挤出泡沫与水分,市场才能返璞归真。

未来改革空间犹存:市场雾里寻机,坐看柳暗花明

一年来,改革大势雨打风吹,车险市场高质量发展方兴未艾,在多重考验之下,险企的经营能力才能显露真章。纵使车险保费收入暂时负增长,占财险业务比重也在不断下降,但不可否认的是,车险仍将长期保持中国财险第一大险种的核心地位,在全球范围亦是如此。

根据瑞再研究院的预测,到2040年,车险在全球财险业务中的占比将从2020年的42%缩减至32%,但其仍将是最大的险种,保费收入将近翻一番,达到1.4万亿美元。

当前,中国的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而汽车千人保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犹存,故车险保费收入还存在可观的增量空间。作为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市场之一,中国车险市场在走出震荡期后势必迎来稳健发展,当前种种问题背后实则皆是保险公司的可作为之处。

在后续车险市场回暖之时,各险企又该如何把握良机?

首先,在细分险种上下功夫。

不论是快速扩张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还是未来机动车里程保险(UBI)等创新产品市场,抑或是体量庞大但逐渐被边缘化的营运车辆保险市场,“美玉顽石”皆已陈列在险企面前,只待其各自上手,精雕细刻。险企若能提升风控能力,培养精细化运营优势,在千帆竞发的保险市场上便可争得上游,而面对诸如营运车高风险业务这样的“烫手山芋”,则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其次,在保险价值链的某个环节做到极致。

若能准确区分目标客群,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同样可以脱颖而出。

譬如,美国第二大车险公司Geico在成立之初将产品定位于政府雇员这个细分目标客群;英国最大的车险公司Admiral在全球建立了十几个车险子品牌,为不同人群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与服务。这些案例皆可为中小险企未来走出长期困境提供启发,也符合监管部门支持中小财险公司开发差异化创新产品的倡导。

最后,卓越的精算定价能力更是保证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关键。

通过精准的定价策略,便可获得与风险相匹配的保费收入,将赔付率控制在预期水平。此次车险综合改革引导行业将“自主渠道系数”和“自主核保系数”整合为“自主定价系数”,并且在第一步将自主定价系数范围确定为0.65至1.35,后续第二步将适时完全放开,此举也势必加剧险企之间的价格竞争。

其实,在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下,险企只有在定价上建立比较优势,方能分食一羹,同时摆脱赔本赚吆喝的窘境。例如,美国第三大车险公司Progressive借助定价模型中丰富的定价因子,针对不同细分群体提供不同折扣,在发达车险市场的红海中长期保持承保盈利。

尽可能地让车险价格向其价值靠拢,这是消费者与监管部门都乐于见到的局面,也是险企服务客户的体现,更是险企经营长存之基。

值得注意的是,在综合改革后期,车险监管仍将延续“严”的态势,监管震慑不断增强,而险企面对短期内盈利承压、赔付率骤升的情形,严控理赔成本、避免跌破盈利线应是当务之急。

总体上,降低出险维修成本、应用新技术识别保险欺诈等,都是险企可寻之路,但这些路要走好都不容易。在市场重新洗牌之后,最终留下来的,将是山巅胜者。

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博览财富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泓杨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