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跌80%,平安好医生业绩股价双双暴雷,“科技女王”陈心颖压力有点大

2021-11-03 18:34:38 开甲财经 微信号 

港股上市公司平安好医生(HK:01833)来说,过去一周无疑是阴郁、黑色、令人绝望的。

从10月25日到11月3日,平安好医生连跌8天,从55港元平台断崖式跌至31港元,跌幅高达44%!

如果从今年2月份高点计算,平安好医生过去8个月累计跌幅高达80%,可谓惨烈!

遥想2018年5月4日,平安好医生登陆港交所,发行价54.8港元,开盘价为57.3港元,市值达到611亿港元。如今,3年过去了,平安好医生股价已经跌破发行价,市值也缩水四成。

投行也火上浇油。11月2日,摩根士丹利发布看空报告,指出平安好医生短线收入增长会放缓,调低平安好医生评级至“与市场同步”,目标价亦大砍56%至43港元。

大摩高位唱多低位看空为谁忙?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大摩并不是一直唱空平安好医生的。

摩根士丹利2020年3月份曾发报告明确看平安好医生,并给予“超配”评级。摩根士丹利当时在报告中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会刺激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短期需求,也会促进更有利政策的出台。未来6-12个月,处方药在线销售政策可能有所放松,在线问诊也可能会有医保支持,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未来几年料有强劲增长。

在2020年5月份的一份报告中,摩根士丹利称,平安好医生自主研发AI辅助诊疗系统,能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

摩根士丹利预计,平安好医生的自有医生每天要处理400次咨询,服务能力远远超过没有AI辅助诊疗系统协助的医生。且平安好医生的AI辅助诊疗系统已应用到超150家线下医院,大大提高诊疗效率。

但打脸的是,摩根士丹利对中国在线医疗监管政策走势的判断完全错误。

2021年10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意见稿明确指出,医师在接诊之前需实名认证,确保本人接诊,其他人员、人工智能软件不能代替医师本人接诊。

这一规定对平安好医生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等于彻底否定了平安好医生一直宣扬的AI技术辅助诊。而摩根士丹利大肆鼓吹“超配”平安好医生的同时,丝毫未提及AI辅助诊疗的监管风险。

连续唱多平安好医生之后不久,2020年9月30日,平安好医生宣布增发8000万新股,每股定价为98.20港元,募资净额达78亿港元,而承担新股发售的承销商就包括摩根士丹利。

如今,平安好医生的股价跌到了30.90港元,仅为平安好医生增发价的1/3,无数投资人亏损惨重,而摩根士丹利的“忽悠”功不可没。

虽然说投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资本市场常态,但对大摩这样一家国际大型投行来说,高位唱多低位唱空的做法,未免太low了点。

薪酬是马明哲两倍

平安好医生股价暴雷,对平安科技的掌舵人陈心颖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2020年2月,陈心颖曾在中国平安(601318)的业绩发布会上放言,平安好医生预计2021年实现盈亏平衡。然而,2021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大亏8.8亿,是去年同期的近4倍,接近去年亏损额。2021年中报后,平安好医生将盈亏平衡点推迟到2024年到2025年。

钱越烧越多,业绩却每况愈下,平安“科技女王”陈心颖的压力越来越大。

新加坡人陈心颖背景显赫,1977年出生的她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布斯》“2019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榜单上排名第22。2013年加入中国平安前,曾担任麦肯锡全球董事。过去8年,陈心颖先后担任平安集团首席信息官、首席运营官和联席CEO,掌舵平安集团大科技板块。

在陈心颖带领下,平安科技业务发展迅速。迄今,平安科技旗下孵化出陆金所、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等大型科技公司,其中前三家已经上市,此外平安科技还收购了汽车之家,切入汽车服务领域。

截至2020年末,43岁的陈心颖为平安集团的五大执行董事之一、联席CEO、常务副总经理、首席运营官,还担任平安科技董事长,在平安集团核心管理层中仅排在马明哲(65岁,平安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和谢永林(52岁,平安集团执行董事、总经理、联席首席执行官)之后,排名第三。陈心颖也是平安集团五大执行董事中最年轻的一位。

在2020年“绯闻”接班人任汇川黯然离开平安奔赴腾讯、李源祥辞职加盟友邦之后,外界猜测谢永林和陈心颖成为接班的最热门人选。而陈心颖由于年龄优势和掌管科技板块期间业绩卓著而被看好。

2015年至2020年,陈心颖税前薪酬分别是556万元、1003万元、1304万元、1458万元、1607万元、1903万元,六年薪酬合计7831万元,年均薪酬1305万元。在平安高管团队中,陈心颖的薪酬是最高的。2020年,陈心颖的薪酬甚至超过了马明哲和谢永林薪酬之和。

七年之痒难解

然而,2020年,和平安集团度过7年之痒的陈心颖开始遭遇一系列的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其主管的科技板块业绩停滞不前。

2020年,陆金所控股、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汽车之家、平安医保科技等公司的科技业务总收入903.75亿元,同比增长10.1%。2021年上半年,科技业务总收入488.09亿元,同比增长14.2%。

总体看,平安科技板块增长速度放缓,且板块盈利情况不佳。除了陆金所盈利较好外,平安科技自有业务都处于严重亏损状态,短期盈利困难。

以平安好医生为例,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7.47亿元、9.49亿元和8.79亿元,亏损额逐步加大。

外部收购的汽车之家业务也处于明显的下滑趋势。2020年和2019年相比,营收增长几乎停滞,除了在线营销业务因为疫情因素增长34%外,媒体业务和销售线索收入都出现下滑。2021年上半年,媒体业务和销售线索业务下滑趋势进一步加剧,尤其是收入占比最大的媒体业务同比下滑约20%。

市值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陆金所控股、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及汽车之家四家上市科技公司总市值达684亿美元。截至2021年11月3日,上述四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为265亿美元,比年初下跌了61%!

尚未上市的平安医保科技从未披露过经营业绩,但2018年首轮融资11.5亿美元过后,其估值据说达到了88亿美元。

但此后3年里,平安医保科技一直未有新的融资消息,其估值也没有更新。但从其上市事宜迟迟没有进展看,平安医保科技的业务拓展不顺利。

10月21日,第一财经发消息称“平安科技战略受挫,平安集团拟计划出售平安医保科技,虽然随后遭到公司否认。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平安内部已经针对平安医保科技的架构进行相关调整,后续,平安将不再涉足金融保险之外的业务,相关大健康板块正在对外寻找接盘方。

科技板块业绩和市值的双双缩水撼动了内外对陈心颖的信心。科技板块一直在烧钱,最终产出却不高。无论是平安内部还是资本市场可能都失去耐心了。

2021年一季度,陈心颖密集辞去平安集团首席运营官、平安科技董事长以及陆金所非执行董事,接替陈心颖平安科技董事长职位的是前金融壹账通常务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黄宇翔。

同时,平安集团也在对科技板块亏损严重的子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管理团队重组。2020年5月19日,平安好医生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由于王涛履行管理职责未达到董事会预期,经董事会决定,免去其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职务。王涛子2013年12月加入平安,参与创立并推动了平安好医生的成长。与王涛一起被免职的还包括至少三位核心高管:首席产品官吴宗逊、首席技术官王齐、首席运营官白雪。他们都曾是王涛的同事,早年一起追随王涛从阿里巴巴来到平安。

虽然有媒体报道称,王涛等“阿里系”被集体免职是因为一则举报丑闻。但从根本上说,王涛为首的团队被贬,还是因为过去7年“高薪、疯狂烧钱、低产出”模式走到了尽头,平安或许意识到了,科技板块需要重新思考未来方向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开甲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