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养老金业务部总经理
韩强
由《银行家》杂志社主办的“中国金融创新论坛”暨2021中国金融创新成果线上发布会在京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银行数字化转型:路径与策略”,在主题“财富管理与共同富裕的创新探讨”的圆桌论坛环节,中国工商银行养老金业务部总经理韩强出席圆桌论坛并发言。
以下是发言全文: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在这新征程、新起点上,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以财富管理助力共同富裕,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作为金融从业者的一份责任与担当,意义格外重大。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三点思考。
一、养老财富管理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
随着长寿时代到来和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面临着未备先老的严峻挑战,“稳步增加养老财富”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养老财富管理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方式,不仅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担负着促进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
通过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分配公平。养老保障制度是收入再分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进养老保障体制建设,广泛调动国家、单位、个人的参与,初步形成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储备组成的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从调节分配的角度看,第一支柱通过收支全国统筹、划转国有资本补充基金、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等方式起到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第二、第三支柱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激励单位和个人加强养老福利储备、提升养老财富水平。因此,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积极服务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做好三大支柱养老金管理,有助于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石。
通过引导长期投资促进发展共享。当前我国居民财富结构仍以储蓄、房地产为主,投资理财多为短线,以养老为目的的长线投资意识匮乏,在利率走低、房住不炒的大环境下,财富的保值增值面临压力。养老财富管理可以有效引导个人短期储蓄向长期投资转换,通过将万亿级规模的养老资金投入资本市场,让老百姓(603883,股吧)共享优质企业成长机遇和经济发展红利;同时,也可以利用养老资金期限长的特点,对接国家重点扶植项目,实现养老财富积累和实体经济的互惠互利、协同发展。
通过释放消费活力促进经济转型。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专业的养老财富管理服务可以提升百姓养老储备水平,一方面将有效降低养老、教育、购房等社会焦虑,从而释放当期消费活力;另一方面将带动养老消费升级,推动经济下一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因此,着力为居民提供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养老财富管理服务,着力构建既满足社会养老财富积累需求、又能够畅通养老消费循环的养老金融生态,是新发展阶段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二、商业银行在其中可发挥的作用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围绕养老财富管理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以工商银行为例,在年金市场上,目前工行受托管理规模超过3,800亿元,账管规模超过1,100万人,托管规模超过1万亿元,投资管理规模达2,800亿元,为31省市区的政府机关、6.5万户企事业单位及2000万员工个人提供了安全稳健、优质高效的养老财富管理服务。
我认为,商业银行在开展养老财富管理业务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利用客户和渠道基础推动养老保障体系均衡发展。随着老龄化加剧,我国养老金替代率逐步下降,第一支柱的平均替代率已不足50%;第二支柱覆盖面仍然有限,第三支柱刚刚起步。因此,加快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让更多人群获得充足的养老储备水平,是养老财富管理助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依托自身在客户、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如工商银行有1.6万家营业网点、860万公司客户和6.8亿个人客户,在提升居民养老储备意识、引导居民开展养老投资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应大力参与养老国情教育和养老保障宣传,通过开展政策普及宣导活动、提供养老规划咨询服务等形式,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养老金储备。
利用科技和专业实力提升养老财富管理服务的普惠性。目前,金融科技不仅大幅增加了财富管理客群,也深刻改变了财富管理业态,低成本、高效率、多元化、个性化已日益成为可能。商业银行应发挥金融科技赋能效应,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养老财富管理中的落地应用,不断打造更加便民、惠民的养老财富管理服务。同时,应发挥专业优势,研发养老形态突出、贴合客户需求的养老金融产品,推动银行体系内海量储蓄存款向长期养老资金转化,让更多居民分享经济发展红利。
利用平台和综合优势满足多元化养老金融服务需求。商业银行是办理资金相关业务的基础媒介,可提供存贷款、外汇、支付结算、投资理财等多类别金融服务,在风控、资源、服务等方面具备综合优势。商业银行应当从居民多元养老需求出发,加强服务场景设计,加强产品创新和整合,打造功能强大、流程便捷的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三、助力共同富裕的未来展望
加速推进第三支柱制度全面落地。在当前第一支柱给付压力加大、第二支柱覆盖面有限的情况下,第三支柱将是居民提升养老保障覆盖率和替代率的重要补充,加速发展第三支柱迫在眉睫。目前,第三支柱顶层设计方向明晰、落地在即,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均在抓紧进行相关业务准备。我们期待第三支柱相关政策及早落地,工商银行会为该业务全面汇聚集团力量,为国家养老保障事业建设做好服务。
加强养老保障三大支柱统筹设计。基于现有国情,为更好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未来我国养老保障第一、第二、第三支柱体系的建设可以在人群覆盖、财税优惠、管理模式等方面加强统筹安排和互联互通,以发挥各支柱养老金的优势和特点,互相补充,为各类劳动群体构筑可获得的幸福保障。例如,可通过支持税优额度第二、第三支柱共享、灵活设置税优阶段、针对低收入人群设置专属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员工、自由职业者、新业态从业者等群体参加第二、第三支柱体系,更好地发挥养老保障对国民收入的分配调节作用。
加大普惠性养老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根据当前的国民投资偏好和习惯,养老财富管理市场快速发展仍需要广泛和长期的宣导努力,更需要契合民众需求、具备充足吸引力的产品服务。例如,如何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设计引导居民自主开展长期养老储备,如何针对村镇、低收入、新业态从业人群的需求设计门槛低、契合度高的养老财富管理产品,如何通过养老金融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助力养老消费,都是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期待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养老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养老金融综合化服务给予进一步支持。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养老财富必将迎来可期待的市场,也必将为国家的共同富裕助一臂之力。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银行家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