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布局医疗,从单兵突进到生态耦合

2021-09-29 16:51:25 周天财经 微信号 

文 | 周天财经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现在在想哪个地方不能用 AI,而不是说哪个地方用 AI。」

「非常同意会用 AI 的医生肯定要替代只是靠原始状态的医生来看病,这是必然的趋势。」

在近期举办的第二届上海健康金名片论坛上,这两个来自一线的医生及专家观点纷纷引起热议。

医生们想方设法利用 AI 辅助医疗的背景下,折射在普通老百姓(603883,股吧)身上,就是从「进京看病」到「在家看病」的变化。

过去常能听说,许多病人家属远赴千里跑到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北京看病,为了「专家号」披星戴月。但在 AI 全面进入医疗的背景下,这样情形已少有出现。

患者只需要打开手机在线问诊 App,描述症状,系统就能立刻为患者匹配到一名三甲医院医生,一对一展开在线问诊,患者不再受到物理空间局限,也疏解了一线城市的就医压力。

数字科技与医学的融合,成为了现代医疗的重要注脚。

其中,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平安,在医疗科技的投入上已是一张明牌:今年年初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在年报致辞中就曾以「改革有恒,科技先行」为平安的科技属性定调。日前,平安医疗又获得上海市健康金名片高峰论坛的公共卫生先锋奖。

这些都传达着一个信号:平安医疗正在用科技力量重塑现代医疗,树立新的标杆。

01   科技 + 医疗的想象空间

在利用 AI 辅助医疗成为业界共识的背后,呈现着我国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技术路径的医疗健康改革蓝图。

今年 3 月,全国两会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在强调国民健康重要性的同时,也指明了「健康中国 2030」是全民性的长期健康工作。

其中,医疗科技创新成为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达成 2030 健康中国目标的高频词汇。比如《健康中国 2030 纲要》重点提出,要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

为什么在医疗科技创新上释放的信号会如此明显?这就要从供给侧及需求侧两个层面来剖析。从需求侧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居民「求医问药」需求更为迫切的同时,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有着更高要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大,60 岁及以上人口有 26402 万人,占到总人口的 18.7%,相较 2010 年上升了 5.44 个百分点。

老龄化对医疗健康服务的压力不言而喻。一方面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在老年人群体常态化出现,另一方面人类不断延长的寿命也增加了「细胞分裂」次数,最终增加了癌症的可能性,威胁国民健康。

从供给侧来看,中国医疗行业仍存在结构性问题,一方面医疗资源不均衡,资源医院、医生和专家团队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数据显示,北京市区范围内,三甲医院达到 78 家,上海 66 家紧随其后。

另一方面,此次新冠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信息化程度不足,还需继续以数字科技优化医防协同、平急结合能力。

此外,医学界也有许多资深教授认为分级诊疗存在难落实问题。在健康金名片论坛中,上海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毅刚就指出:「分级诊疗可以达到疾病的同质化诊疗,但是落实到位非常难。所以如何完善、推进分级诊疗也是未来重要议题。」

在此背景下,医疗科技创新正逐步渗透在医疗的各领域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杠杆作用」——用先进医学技术突破疾病的前沿问题,用数字化诊疗来缓解资源不均、信息化程度不高、分级诊疗难落实的医疗结构性问题。

02   医疗技术的「鳗鱼效应」

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这些科技力量渗透到医疗领域,就像鳗鱼进入沙丁鱼群一般,能够发生带动群体活力、产业创新的鳗鱼效应。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医疗科技普及带来的变化更具普遍性和革命性。在论坛上,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认为,发展智慧医疗的目的有三个,一是提高人力,补充人力资源的不足;二是降低人工成本,利用机器的 24 小时工作代替人工休息时间;三是提高诊疗精准度,在金春林看来,优秀的人工智能诊疗水平应该是可以跟三甲医院的专家级水平相媲美的。

「我们全国 50% 的医生是本科级以下的医生,把人工智能、互联网医院运用好,在此基础上就能提高诊疗水平精准化,为老百姓带来很大的福音。」金春林说道。

最直接体现在患者身上的就是,未来患者就医、就诊方式将会颠覆传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夏强认为,通过互联网和智慧化的不断发展,今后病人有极大可能在家就能享受到一流医疗服务。

夏强院长所提出的「家庭一体化诊疗」,在平安的医疗实践中已经变成了现实。在互联网技术层面,平安将平安健康APP 打造为「家庭中的私人医生」,通过互联网医疗模式解决家庭医生服务落地难题,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在线名医问诊、门诊预约、挂号、转诊等服务。

根据 2021 年平安中报显示,目前,平安健康 APP 注册用户突破 3.6 亿,成为国内第一大互联网平台,在线问诊量高达 80 万人次以上,大约是一家三甲医院门诊数量的 80 倍。

这些具体实践应用倚靠的是成熟的互联网技术,而这些技术的底层支撑是「科学」。正如世界科技史学家 W.C. 丹皮尔在描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说道:「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人工智能就是科学时代中熊熊燃烧的火炬,其在医疗上的应用更加速了学科升级与发展。在复旦大学原副校长冯晓源眼中,人工智能科学对医学影像学科产生的影响就尤其明显。

他认为,医学影像正在往两个方向走,一个方向是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使得医学影像从形态诊断逐渐走向分子诊断,「这样的变化对于肿瘤治疗极为关键」——原来,肿瘤治疗不仅要求有形态学的表示,还要有分子学的标识,如果想同时达到标准就要求病人必须做活体检测,这可能会在病人身上留下创伤。但 AI 进入医学影像的一大进步就是,通过升级后的医学影像可以无创伤获得分子水平的标记物,最终推动精准诊断、治疗。

另一个方向就是影像医学可以完全依赖互联网进行图像传输,不需要医生到现场就可以给病人看病。冯教授形容其技术精准性为「像三甲医院水平一样的诊断」。

AI 赋能,为医生省时省力,帮助患者精准诊疗,互联网技术加持,则解决了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全面提高全国各地营销诊疗水平。与此同时,智慧影像诊疗在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健康金名片论坛上,平安智慧城市联席总经理高孟轩介绍,在去年疫情特殊时期,平安医疗将 Askbob 影像嵌入在核酸检测工作站中帮助基层医生抗疫。

以前在影像诊断时,医生看到的通常是不带标记的医学影片,诊断病情非常耗费时间。但经过智能阅片系统 AI 处理后,系统就能生成带有病灶位置和指数的标记,达到「15 秒识别新冠肺炎」的效果。据数据显示,去年这套智能系统帮助影像科医生,累计阅片百余万张,准确度达到 97%。

03   把医疗技术沉到广袤的大地上

前有 AlphaGo 战胜围棋棋圣李在石,后有 AI 主宰「无人驾驶」汽车。

显然,无论在各行各业 AI 都成为撬动产业未来的核心技术,但在医学领域,AI 可以代替医生吗?在健康金名片论坛上,一线医生与专家们达成了一致:AI 代替不了医生,但可以拓展医生的能力。

像赛诺菲大中华区医学事务负责人谷成明所说,「机器替代不了人,但是用机器的医生一定会替代不用机器的医生。」冯晓源也在会上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 AI 来帮忙不是来替代医生工作,而是来代替医生做那些做不了的工作,因此,用 AI 的医生来取代只靠传统方式看病的医生,将会成为必然的趋势。

AI 可以拓展医生能力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取决于 AI 拥有比一般医生更强的预测能力、知识储备能力以及综合判断能力。目前,平安开发的 AskBob 医生就通过对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和大量经典案例的学习,达到了跟三级医院住院医生相当的水平。

这一技术能力,在去年的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病学会大会上得到验证:去年,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平安智慧城市、平安好医生联合举办了「AI 赋能医疗能力提升专题会暨心血管病综合管理人机大赛」,平安 AskBob 医生的心血管病综合管理能力以 97.7 vs 93.9 媲美参赛医生团队,在诊断的准度、精度、速度上均已超过三甲医院专科医生。

平安集团首席医疗科学家谢国彤博士就曾评价 AskBob 医生:「就像一台医生诊断的导航仪。」

的确如此,精确化的辅助诊疗智能设备一方面减轻了基层医生诊疗负担,另一方面也赋予医生如专家般的判断力,帮助基层医学提升学科建设,避免了「初诊直奔大医院」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分级诊疗的可能性。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平安医疗科技实践不止停留在一场人机智能比赛中,更是脚踩泥土沉淀在了中国基层医院的医疗实践中。据统计,截至目前平安在甘肃全省约 1.6 万家社区医院部署了 Askbob 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帮助这些医院从使用前诊疗规范不足 50%,提升到目前超过 80% 的比率。

将技术沉在具体的医疗场景中,才能真正翻动起我国分级诊疗的结构性问题。上海新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毅刚就在论坛中透露了一个数据,「在中国,有一千万的房颤患者。而房颤病人病情来势凶猛,需要他人悉心看护,一个房颤病人消耗的往往是全家的资源与能量。」

最前沿的技术实践,需落实在最来势凶猛的医疗难题上。一方面,上海通过建立 21 家房颤中心落实分级诊疗,以达到「急病急治,慢病慢治,罕见病共治」的上下联动效果,另一方面在上海市卫建委的指导下,以智能化手段帮助医院落实分级诊疗的数字医疗方案,正逐渐在上海市的杨浦区、徐汇区、长宁区落地推广。

平安智慧医疗的房颤 AI 管理工具正是其中之一。据悉,两年前平安智慧医疗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同研发的房颤社区 AI 管理工具,已落地上海市徐汇区枫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辅助房颤门诊医生进行诊疗。这套工具可以迅速自动分别患者患病情况的轻重程度,而针对疾病严重的患者,可以直接送往中山医院进行治疗。

04   平安的医疗大棋

规律的运用是技术,而技术的生长土壤是实践。在当代,技术与实践的融合成为了未来趋势之一。

上文提到的众多医疗共研、改造实践案例背后,展现的首先是平安的深厚技术壁垒优势。

实际上,平安并非追逐"医疗科技"风口的新面孔,从内部来看,科技的布局长达十年之久,平安为此已累计投入超过 500 亿元,并且每年将 1% 的营收用于科技研发。在极大的资金投入基础上,目前平安已经拥有一支近 11 万名科技从业人员、超过 3000 名科学家的人才队伍,为每年源源不断地科技创新提供动力。

据统计,平安智慧医疗已经自主研发了超过 70 种 AI 疾病预测模型、90 种智能影像模型、2000 种疾病诊断模型、120 种疾病治疗模型、50 种疾病问答模型以及 2 种管理模型。

谢国彤博士曾经说过「平安之所以能够做出这些医疗科技上的成果,与我们庞大的用户基数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密不可分。」因此,平安的第二优势在于起到了连接器的作用。

凯文·凯利就在《技术想要什么》中,提出了「Technium」(科技体)的概念。这里的科技体,就相当于连接科学与技术的中间部位。平安其实就正在以无形的科学连接有形的技术,将大量前期研发的科学成果、医疗科技成果释放在自身丰富的场景生态中,最终形成全方位的智慧医疗健康圈。

美国联合健康集团,之所以能为 7000 万人提供商业健康服务,并在业界处于领先地位,很大程度是因为它的健康保险业务与健康管理产业链深度融合,产生的协同作用。

具体来说,健康保险业务承担前端获客作用,可以为健康管理产业链上的相关公司提供业务来源,而健康管理产业链则承担后端健康、医疗、护理等职责,在增强保险业务服务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加强医疗行为监控,管控医疗费用。

因此从 2010 年以来,联合健康不断被市场认可,其股价涨幅是标普 500 指数的 3.8 倍,PB 估值从 2010 年 1.5 倍提升至 3.9 倍。

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的实践样本其实也体现了类似联合健康集团的整合思维。

金融一直是伴随着平安生长的核心主业,而围绕医疗,平安生长出了平安健康、平安医保、平安智慧城市等商业实体,形成了涵盖用户端、服务端、政府端、支付端的全方位医疗健康生态圈。

平安用科技串联起林林总总的医疗场景,终极目的在于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通过医疗生态圈打通医疗、保险、康养之间的壁垒,赋能金融保险主业,为客户提供有温度、多场景、服务差异化的产品。

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曾指出,平安寿险用户的需求并不是简单的金融保障,而是"保障 + 差异化的服务",因此,平安寿险改革的重要举措就是将医疗服务与保险服务融合,在寿险中加入健康医疗管理和养老管理。

比如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平安今年就根据市场需求推出了平安臻享 RUN,康养系列产品,将保险保障与健康管理紧密结合。

正如陈心颖所说「寿险改革的要点聚焦在渠道和产品升级,平安创新产品的同时,差异化竞争优势将更多体现在服务上」,可以看到,平安正在通过产品、渠道改革实现服务综合价值提升。

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根据平安 2021 年中期业绩披露,在平安超 2.23 亿个人客户中,有近 62% 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达 3.2 个,客均 AUM 达 4.1 万元,均高于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

而公司的整体运营情况也传达着平安的底气和信心,根据平安 2021 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平安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 818.36 亿元,同比增长 10.1%。在整体业绩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平安金融科技及数字医疗专利申请数仍保持全球第一位。

对于需要长期投入的医疗体系来说,平安实现愿景还需要很多时间,但从目前的进程看,市场可以对这场宏大改革抱以期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周天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