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5大险企12家省分公司新车业务遭叫停,常态化的财险负增长+严监管?

2021-07-23 20:40:35 和讯名家 

 

点击抢购『慧保天下』2020精选集《保险新时代》

近期,银保监会组织10个银保监局开展的2021年车险专项检查结果已经出炉,纳入检查的5家财险头部机构的12家省级机构全部被勒令暂停新车业务,大多数是全省范围内叫停,少数是在部分地级市叫停,叫停时间在1-3月不等,被处罚的主要原因仍是费用过高,扰乱市场秩序等。

车险综改导致的车险保费收入下降已经令行业叫苦不迭,严格的监管又给行业加上一个紧箍咒,更痛苦的是,所有公司心心念念的非车险业务在激烈竞争中也迅速沦为红海市场,悲观情绪弥漫市场……

01

专项检查结果出炉,10个银保监局出动,5家头部险企12家省级分支机构新车业务遭叫停

2021年4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召开车险综合改革半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总结车险综改半年情况的同时,也宣布将对2021年车险专项检查进行部署,计划组织10个银保监局对5家主要财险法人机构的12家省级分支机构开展靶向检查,称“决不允许市场秩序的搅局者破坏车险综改工作全局”。

如今,结果出炉,纳入检查的5家财险公司的12家省级分支机构全部被罚暂停新车业务1-3个月。

从被罚主体来看,此次被罚的5家保险公司: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均为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头部机构,监管杀鸡儆猴意味明显。

从每家主体被处罚的机构数量来看,似乎与市场份额有一定关系,处于最顶部的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各有三家省级分公司受牵连,其中人保财险包括天津、广西全境,新疆包括克拉玛依、巴州两个地级市。平安产险则包括山西、广西以及新疆的塔城、阿克苏两个地区。

市场份额居于其后的太保产险、国寿财险以及中华联合则是各有两家省级分公司入围,其中太保产险系湖南、河南两省,国寿财险系河北、重庆两地,中华联合则是江苏、深圳两地。

从停业的时间来看,最短1个月,最长3个月,似乎与受罚主体的体量大小有一定关系。一般在全省、全自治区、全直辖市范围内停业的分支机构停业时间最短,为1个月;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在新疆只在两个地级市停业,波及范围小,但停业时间最长,长达3个月;中华联合深圳分公司在全市范围内停业,其虽然不属于直辖市,但市场地位高,停业时间居中,达到了2个月。

从区域来看,此次处罚波及天津、重庆、河南、河北、山西、湖南、江苏、深圳以及新疆、广西1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大部分地区各有1家公司遭遇停业,包括天津(人保)、山西(平安)、湖南(太保)、河南(太保)、河北(国寿)、重庆(国寿)、江苏(中华)、深圳(中华),两个地区各涉及两家公司暂停新车业务,包括广西(人保和平安)、新疆(人保和平安)。

据『慧保天下』了解到的情况,在专项检查结束后,各地银保监局已经下发监管函,很多地区从6月开始就已经暂停新车业务,部分地区甚至已经结束处罚,开始恢复营业。

目前监管尚未公开披露这些险企被罚的详细原因,但据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费用过高、扰乱市场秩序依然是根本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12家省级分支机构新车业务遭叫停,还只是2021年银监会组织的车险专项检查的结果而已,实际上。一些银保监局也在根据当地市场进行处罚。

例如6月,云南银保监局就责令国任财险、亚太财险云南分公司在昆明地区停止接受车险新业务3个月。理由是办理车险业务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的保险费率,支付超额手续费。

而据了解,其他银保监局或也将采取类似的举措。

02

半年受罚逾6000万,严监管+保费负增长,2021年财险业承压前行

自车险综改以来,银保监会就曾多次召开车险座谈会,研判改革后的市场运行情况,并指出部分地区、部分机构手续费和市场费用有所反弹的情况,明确将及时紧盯、从严查处等,“严监管”之意贯穿始终。

此次10家银保监局齐出动,对5家头部财险机构的12家省级分支机构进行靶向检查,并在发现问题后最终责令这些机构暂时停止新车业务,体现的正是车险综改之下,严监管的思路。

根据『慧保天下』的统计,2021年上半年财险公司共被罚219家次,累计罚款6679万元,无论是罚单数量还是金额,均远高于其他领域;同期,人身险公司被罚129家次,累计被罚2965万元;中介机构被罚86家次,合计罚款1320万元。

暂停新车业务已经是相当严厉的处罚手段,究竟能否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暂时停业的手段对于财险公司而言,能起到的惩戒作用是不足的,因为保险公司完全可以把本地业务转移到外地进行,对财险公司整体的新车业务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严监管同时,财险业因为车险综改等因素,也面临业绩承压的困境。从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来看,2021年前5月底,1-5月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仍维持了一定的正增长,累计实现保费收入6031亿元,同比增速2.59%。

但从单月保费增速来看,其已连续两个月负增长,1-5月,单月保费增速分别为0.13%、20.65%、5.24%、-2.55%、-2.36%,4月、5月已经是在负增长。

车险综合改革导致车险保费收入下滑当然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数据显示,前5月,车险累计保费收入3140亿元,同比下滑7.27%。从单月保费增速来看,除2月因为去年基数过低,导致实现了5.20%的正增长外,其余月份均为负增长。

另从交流数据来看,5月末,全国车险综合成本率已经达到了99%,其中,综合费用率27%,综合赔付率达72%,总的承保利润只有15亿元左右,且承保利润全部来自于头部公司——仅人保财险一家,前5月的承保利润就达到了40亿元。这意味着同期的中小公司业绩一片惨淡。

经营惨淡,再加上严监管,国内财险业压力重重。

唯一的亮点是非车险,前5月,财产险公司非车险累计保费收入2891亿元,相较2020年同期的2493亿元,同比增速依旧高达15.96%,仍然是拉动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03

寻找财险增量市场,在服务国家战略、社会经济发展中探索无限可能

“车险保费负增长+严监管”下,财险公司发展陷入低迷,压力之下,不少业内人士开始对行业发展前景感到迷茫,一些人不堪重负,甚至选择了离开行业。

财险业的出路在哪里?

最近频频刷屏的河南洪灾,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了保险业,尤其是财产险业的巨大价值所在,有关于灾害后保险公司接受报案的情况、保险查勘人员蹚水作业的消息,相继登上微博热搜。自2006年交强险制度实施以来,以车险为代表的财产险已经成为人们转移风险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每逢天灾人祸,这种感受尤为明显。

最新消息显示,河南暴雨导致的保险估损金额已经高达58.27亿元。这对于2021年本已严重承压的财险业而言,势必形成新一轮冲击,但正如诸多业内人士所言,通过及时、大面积的赔付,消费者将更真切体会到保险的意义,长期来看,有利于行业发展。

在『慧保天下』看来,此次事件对于财险业而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证明了社会需求依然是广阔的,但需要险企置身于国家经济社会全局进行统筹规划。

就此次河南洪灾而言,其提示行业,伴随全球其后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的当下,气象指数保险、巨灾保险等,以及自然灾害预警机制、救助机制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2020年开始的新冠疫情提示财险公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健康风险保障、疫苗责任风险保障、活动取消风险保障、营业中断风险保障等都大有可为。

从近期的滴滴IPO 引发的一系列调查出发,会发现网络安全风险保障、董监事及高管人员责任险等的需求正在快速提升。

此外,从国家战略出发,新能源车险、“新基建”相关保险、知识产权保险以及社会服务领域各类商业保险,旅游、体育等特定场所和设施的公责险,育幼、家政、体育运动等特定人群专属保险等,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尴尬现实是,车险为代表的传统业务承压,面对很多社会有实际需求的增量业务,诸如新能源车险、科技保险、网络安全保险等领域,保险公司却又常常力有不逮,不愿意涉足,而且很多业务风险确实比较特殊,商业保险公司确实无法全部承担,例如巨灾保险。

所以,财险公司的未来,不仅在于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在传统业务中稳步发展,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寻找新的增量市场,也在于行业组织、监管部门的领导,牵头拟定风险分散机制,以共保体的形式,实质性拓宽财险公司服务范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慧保天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