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自家的两只猫,向来言语不多的陈女士便来了兴致,像极了胡同里唠家常的邻居,对“毛孩子”的一举一动如数家珍。90后陈小姐和丈夫一起在北京打拼,近期丈夫忙于工作,她在朋友圈晒猫时还开玩笑说,自己就像个“单亲妈妈”。
尤其是给爱猫看病的插曲,让这个猫咪的“单亲妈妈”体会到了“带孩子”的五味杂陈。“检查一次就得好几百,加上后续的治疗,看次病要上千甚至好几千。但是看到我家小可爱难受的样子,多少钱也得花啊。”
近些年,社交媒体上的“猫片”、“狗片”占领了流量高地。越来越多的宠物主像陈小姐一样,将宠物当做陪伴左右的孩子来看待,充实着单调的都市生活。
据《2020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宠物市场规模或超2400亿元,全国城镇犬猫数量超过1亿只,养宠人群里年轻人的占比也在不断提升。而在宠物消费结构中,宠物医疗费用支出的比例持续增加。宠物看病贵,几乎是养宠人群的共识。
在巨大的医疗保障需求和缺口前,原本一直不温不火的宠物保险,迎来了突围的节点。一些在宠物医疗险领域摸爬滚打过一轮的保险公司,开始和支付宝等拥有众多年轻用户的互联网平台走到一起,团队的年轻人们试水了宠物鼻纹识别等保险科技,推动宠物险渐渐“出圈”。

1
-Insurance Today-
不温不火的宠物险:骗保易发、医院难把控
“宠物医疗险大概2014年就在国内出现了,各类机构进进出出,但很长时间也没形成一个很好的模式。”在大地保险宠物险负责人李胜鹏看来,前些年宠物险一直不温不火,既有养宠人群认知不够这层原因,也归咎于技术上难以确保宠物唯一性的问题,而更迫在眉睫的是医疗市场良莠不齐、难以把控。
几次带猫咪看病的经历,让黄欣动了自学做宠物医生的念头。“这比人类的医院好开太多了”,本来就是外科大夫的黄欣,不止一次向女友小雯发出类似的感叹。小雯记得,去年猫咪小一萎靡不振、食欲不佳,去宠物医院各种检查一顿操作,一千多没了。“检查结果居然是便秘!真令人哭笑不得。”
黄欣发现,宠物医院因为要自负盈亏,挂号费、检查费都比人类的医院要贵上许多,而且不同医院的治疗标准不一、价格差异较大,找到靠谱的宠物医生并不容易。不过他觉得,“宠物医生也有难言的苦衷,因为宠物不会说话,只能更多依赖各式各样的检查,去找到问题所在。”
和黄欣一样,很多宠物主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宠物医院鱼龙混杂,收费治疗缺乏标准和规范,怎么开药收费,有时甚至都是看医院方面的心情。而一旦宠物确诊患病,治疗费用动辄好几万元。在上海生活的楠楠透露,自己认识的一位阿姨给自家的猫治病,刚刚花了大约两万元。

来自《2020年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9年,宠物平均去一次医院的消费金额超过1300元,一线城市超过1450元。一些网友觉得,宠物看病“比买宠物的价格都贵”,也 “比给人看病贵”。
保险公司一方面担心宠物医院过度诊疗,导致赔付成本过高,另一方面也不得不依赖医院线下接触宠物主——“卖保险”。宠物医院的角色过重,保险机构、宠物医院、宠物主之间无形中有个“微妙的三角”
李胜鹏还记得,有次带狗狗去看病时,医生“委婉”地问他,“要不办个保险,这次的治疗费可以过几个月等保险生效后结算”。保险,成了一些宠物医院揽客的手段,甚至会引导宠物主“联合骗保”。
而早些年,宠物线下身份识别也缺乏较普及、精确的手段,要判断被投保的宠物就是接受治疗的宠物有些困难,一些人骗保的门槛其实很低,“随便弄一只猫狗就可以骗保”。李胜鹏透露,在骗保最猖獗的时候,有保险机构一年赔付达4000万元。
风控手段不足、赔付率居高不下,和医院、宠物主之间未形成良性的互动,宠物医疗险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在诞生初的几年一直“不温不火”。
2
-Insurance Today-
打破“微妙的三角”,让宠物医生专心做诊疗
李胜鹏很清楚,宠物医疗险长期方向肯定没问题,但要想持续搞下去,首先得控制住风险价格,但光靠保险公司一边热肯定不行。
2019年,和保险公司合作推出过“百万医疗险”的蚂蚁保团队,也在关注着宠物险的痛点。他们沉淀了互联网保险爆红的经验,但也意识到线下的宠物医院,是推动宠物医疗险普及无法绕开的一环。
他们和李胜鹏团队聚到一起,开始脑暴。蚂蚁保有技术,可通过支付宝触达海量宠物主,而大地保险趟过几年行业的水,和线下不少医院建立了联系。大家意识到,发展宠物险,核心还是要理好保险和医院、宠物主之间的关系。
两边团队的年轻人准备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如投保理赔链路的优化,不通过医院,而是由宠物主发起理赔,以此减少医院因道德风险产生的“联合骗保”;和宠物医生一起梳理诊疗标准,拉上医院一起,解决过度医疗等问题。
关键是,如何撬动宠物医院的积极性呢?“在用户购买保险的页面,能够看到周边有哪些靠谱的宠物医院,最近的定点医院在哪里,就相当于我们把线上的流量引到线下去。” 蚂蚁保宠物医疗险负责人高生兵说,这样宠物主可以快速找到附近靠谱的医院,不愁客源的宠物医院,也会更专心去做诊疗。
在高生兵看来,这种模式对宠物主来说,相当于有了对医疗机构初步的筛选,定点医院的医疗报销比例要高过非定点的医院。而保险机构通过较低频的一次诊疗行为,也积累了用户信任和口碑。“后续如果说宠物有医疗、洗澡等等需求,再去这家宠物医院的可能性就很高。”
“反过来,我们也要求医院能给用户带来一些标准化、规则化的宠物诊疗体验。”高生兵透露,在和线下医院联动的过程中,和保险公司一起对理赔材料进行了颗粒度较细的标准化规范,要有诊疗清单、医生签名、宠物病理信息等,大大降低了用户理赔的难度。
“前几天同事更新了最新的数据,我们合作的定点医院数量已经突破了1万家,甚至偏远的西北地区都有合作医院。”相比刚入行时的忐忑,大地保险李胜鹏对业务未来更有信心了。
同期和蚂蚁保一起摸索的,还有互联网产品基因较强的众安保险。“我们宠物险合作的定点医院几乎覆盖全国各大城市,会定期对医疗案件进行抽检复核及服务回访,跟踪评估网点质量,也完善了全套的准入、评价及清退体制。”众安保险副总裁春颖介绍,目前宠物主看病结算后可以在网上完成理赔全流程,通过与各家合作医院进行高频沟通和管理,尽可能地做到了医疗药品费用的合理化、统一化。
3
-Insurance Today-
小小鼻纹撬动宠物险破圈,硬骨头变香饽饽
“我们通过搭建医院及服务商体系,控制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大幅度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也控制了后端欺诈风险。”在春颖看来,摸索期还有一重很大的担忧,就是如何解决宠物身份识别的痛点,这事关更前端的风控能力,基础中的基础。
像李胜鹏说的,“如果家里有两只比熊都是白色的,然后只投保一单,出险的话就拿去医院说这条投保了,两只长的一样。”从另外一个维度说,保险公司也很难在品种、身材、年纪等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分辨猫猫狗狗,影响效率和体验。
曾有报道写到,一只参保的猫就因胸前长出了一块深色的毛,没有通过保险公司的核赔。
如果这种风险得不到控制,那宠物险不管如何管控链路和流程,如何做好服务和营销,最后都可能继续通过价格来保证自身的持续经营,让产品性价比难以提升,遭受宠物主的冷落。
不过,传统的宠物身份识别并非没有路子,但在国内市场上的普及度不高。以前确认宠物信息的主流方式,是宠物主持证或在宠物皮下植入芯片,但持证手续较繁琐,且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造假等风险。至于芯片的方式,更让很多主人担心影响宠物的健康状况。毕竟,没有几个宠物主愿意在毛孩子身上植入奇奇怪怪的东西。
有没有什么方式和技术,在不伤及宠物的情况,精准确定宠物的身份呢?这是大地保险、众安保险与蚂蚁保合作的过程中,都在琢磨的问题。大家想到了宠物鼻纹识别的方式。
理论上,猫和狗鼻子上有纹路,并且同人类指纹一样,存在唯一性。但其间涉及到大量技术难题,比如图像采集、AI识别等等。为攻克宠物鼻纹识别技术,蚂蚁保从视觉认知团队中组建了一个专门识别宠物鼻子的团队。

王萌是蚂蚁保的AI算法工程师。早期为了提升宠物识别的准确率,王萌每天研究汪星人、喵星人的鼻子。但这项工作并不像看起来那么轻松美好,识别率建立在积累足够测试集的基础上。王萌说,他每天平均要看五千只狗鼻子,再辅助机器学习。据公开报道,目前蚂蚁保的宠物鼻纹技术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99%,在一些地区也运用到了犬证办理。
这项技术看起来复杂,但对宠物主来说却是无感的。宠物好动,宠物主拍照时容易“模糊”,蚂蚁保团队还研发了一款宠物相机。只要把宠物的面部置于识别框内,就能清晰抓拍到细微的鼻纹。
2020年7月,宠物鼻纹识别技术开放。在支付宝的蚂蚁保平台上,宠物主只需输入宠物的昵称、种类、年龄等简单的信息和照片,便可基于唯一的鼻纹信息,生成电子档案、完成投保。众安保险、大地保险最先感受到技术共创带来的变化。

“这种方式传播快,业务单量一下子多了起来,风控增强后赔付率自然就有所控制。”李胜鹏记得,当初宠物保险在蚂蚁保上线的第一个月,团队在平台上签下的保费只有十几万元。而有了技术铺路,才半年时间,团队的月保费规模就涨到了千万级,宠物保险也从公司的边缘项目,变成创新业务中的香饽饽。
“宠物鼻纹识别技术的成熟应用,给宠物险风控带来质的飞跃。”春颖说,借助全方位的风控技术赋能,目前赔付率稳定,综合成本率、风险可控。而宠物主在家用手机为宠物拍照就能在线投保,便利性大大提升,让宠物医疗险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可能。
众安保险年报数据显示,以宠物险为代表的创新产品,保费规模占比从2019年的4%上升到了16%,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动力,预计2021年保费规模仍有持续可观的增长。
4
-Insurance Today-
从医疗险走向宠物服务生态,眼前仍是无人区
不再为骗保、成本率困扰的大地保险和众安保险,在产品定价上有了更大的空间,赔付额度也渐渐有了明显的提升。一个月十几元到百元左右的保费,对应着5000至154000元不同档位的保额,单次报销上限也有几千元,性价比提升非常直观。很多用户都是主动购买,其中每月保费30多元的档次最受欢迎。
楠楠也是被养宠物的闺蜜小叶“种草”了宠物医疗险。小叶的爱猫在一次生病后花了3000元,宠物险赔付了大部分,直接打到了支付宝,这位“铲屎官”觉得省了一大笔钱。就连文章开头对宠物险要求很高的陈女士,也坦言宠物医疗险的性价比较过往的产品强了不少。
宠物险的地利、人和都已具备,而天时也慢慢到来。虽然,比起宠物险覆盖率排名第一、高达40%的瑞典,我国宠物保险的普及率也就1%左右。但借助大众互联网平台,以及保险产品的升级迭代,知道宠物医疗险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在一个陌生人聚集的宠物活动上,李胜鹏遇到几位“宠友”,在谈论从支付宝上购买的宠物医疗险。他好奇地多问了一嘴,恰巧是自己家的产品,很是欣慰。
不过,他坦言,宠物医疗险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许多宠物主对保险还有一种观望态度,线下医院如何成体系地管理运营,两端都制约着产品到底朝哪个方向去。”
在蚂蚁保平台上,大地保险、众安保险对产品做了不少次迭代,以迎合年轻人的接受方式。它们提供了按月付保费、免费赠送宠物医疗险等模式,还在保险之外赠送宠物洗澡、猫砂、疫苗、实时医疗咨询等增值服务。
“我们会一起持续去改良保障责任,去做一些类似零免赔,或者说赔付比例更高的尝试。比如,你的宠物上一年没有出险,可能下一年报销比例能提高20%。”高生兵说,作为平台方也会和保险公司继续去优化线下医疗服务的体验,有一天宠物主可能只需要带着宠物,连诊疗材料都免提交,后台自动理赔。而医疗险作为一个切口,和医院的线下服务更加融合,进而撬动整个宠物健康管理产业的发展。
这显然也和李胜鹏、春颖的想法契合。在春颖看来,众安会将宠物保险做为根基,以医疗、宠物服务、衍生宠物产品为突破的链路,来重塑宠物生态。“希望宠物险的未来不是一个单纯的保险,而衍生出一个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生态化产品。”
而按照李胜鹏的设想,保险应该是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在宠物险中,保险去撬动医院和宠物主之间积累信任,协调宠物对外伤害引发的社会纠纷,甚至去解决宠物善终的费用问题,减少卫生防疫的压力……
这一切,都还是尚待趟路的无人区。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