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锐评丨银保监点名21家险企,“重合规”能否解决所有问题?

2021-07-05 17:42:55 和讯名家 


保契锐评

在资本趋利的商业世界里,逾越底线进而趋利的行为或许永难杜绝。

7月5日,关于《关于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人身保险公司年度业务平稳发展的通知》落实情况的通报发布,21家公司被点名,有近年来新入局的中小公司亦有行业头部公司,违规行为既有长险短做、虚假宣传、销售误导等老生常谈的老大难问题,亦有业务发展实际与发展规划偏离较大等以往较少提及的偏于宏观的问题。新旧相间,反映出的是行业依然处于发展困境期。

从宏观看,国内外经济发展确实出现了一定的困难,反映到保险业则是保费增速持续放缓,尽管对此业内早有预期,但对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增速放缓的恐慌会不自觉地折射到业务和经营层面。对此,近来业内有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是,当今日头条都要放弃“大小周”的时候,保险业的996却似乎愈演愈烈,上至公司下至员工个体,似乎都陷入了“越无力,越努力(加班)”的循环之中。

微观看,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滑,如何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的议题越来越多。跟猪肉、大米等百姓生活刚需相比,一张保单显然很难排到消费意愿的前列,“保险更难卖了”成为彼此心照不宣的共识,销售终端的困境逐级传导,“轻合规、重渠道”的趋势愈发明显。

当然,归根结底一句话,在复杂的环境下,保险业日渐陷入本领恐慌之中,战略变形、动作变形自然不足为奇。

但“重合规”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吗?

至少目前看,肯定不能,合规不是问题的根源,短视的思维才是。合规不是万能的,真正回归保障的长期价值观才是。

而解决长短期思维的问题,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资金、股东、监管、消费者、从业者缺一不可。

这么看,短期内,短视思维依然会是主流,若以此为思考的出发点,监管点名的通报或许可以更为系统地来看。

7月5日,银保监会点名通报21家寿险公司及其分公司,列举了当前人身险市场中激进发展模式仍然存在、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以及市场乱象仍然多发的三大问题。

去年年底,银保监会就曾严格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按照《关于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人身保险公司年度业务平稳发展的通知》(人身险部函〔2020〕577号),及时全面报送2021年业务发展计划,同时加强业务管理和销售行为管控,防范误导风险和激进经营风险,维护稳定经营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通知》印发以来,各人身保险机构按照文件要求合理设计保险产品,调整优化发展计划,平衡业务发展节奏;针对文件列出的问题清单,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主动发现问题并切实整改,通过自查共发现问题风险点3万多个,大部分已得到整改,有效提升了合规经营水平。

但从本次银保监会发布的通报中,仍然可见产品保障程度低、长险短做、销售误导、虚列费用、虚构中介业务、夸大产品保障、炒作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在业务展开的过程中频频发生。

来源:银保监局官网

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各人身保险公司应认真反思存在问题和深层次原因,对公司经营理念、产品设计、市场行为、客户服务、内控管理等进行全面审视,研究提出解决问题、化解风险的根本措施。

各人身险公司要强化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涵盖各类风险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立可疑业务筛查模型,创新风险防控手段,加强风险监测分析。对突发、多发、频发的风险问题,公司需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如何打造“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想违规”的合规风气?经营管理层需以上率下,调动各级员工的积极性、自觉性,共同打造良好的合规氛围。此外,公司应加强内控过程管理,进一步梳理、明确各业务条线、岗位的流程和职责,增强制度执行力,构建强有力的追责机制。

< END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