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短视频激情直播遇到首月1元保险,最终谁来埋单?

2021-07-02 19:45:56 和讯名家 

 

在短视频直播带货的风潮还未吹进保险业之时,已有诸多业内人士担心其营销的合规问题。

一直以来,保险都是个慢成交的产品,其复杂晦涩的条款让消费者读不懂也不想读。传统的线下销售方式往往需要保险代理人与消费者高频交流,在了解客户的身体状况以及家庭构成等实际情况后,代理人才能给出定制化的保险方案。

随着新一代80、90后消费者保险意识及相关知识的提高,互联网保险平台蓬勃发展,大大提高了保险的可得性和易得性。

如果说互联网加速了购买保险的速度,短视频平台的直播带货则是在旁摇旗呐喊刺激购买的“神助攻”。若主播能够生动活泼地讲解产品条款,结合直播间留言中的提问一一给出专业解答,业内人士对于合规问题的担心显然十分多余。

现实情况却是,当互联网保险平台的“首月1元”保险,遇上了对产品条款完全不了解的“明星”或者“网红”后,消费者能听到的只剩下催着他们“买买买”的这一种声音。

在表演欲望爆棚的主播面前,他们信誓旦旦拍着胸脯却说着最不负责任的话:1块钱的保险必须要买,600万的便宜一定要占。但对于该保险后续每月或自动扣除数上百元的保费,以及理赔条件、免赔门槛等关键信息,绝口不谈。

01

直播间内误导性宣传谁埋单

6月底,一则“赵本山的徒弟小沈龙联合某保险公司在直播间违规销售保险产品,导致18万人受欺骗”消息,让保险行业再次登上微博热搜。

小沈龙在直播间内售卖某款保险产品时,宣称为粉丝申请了巨大福利,“首月付1元,保额600万”的噱头让这款保险听上去十分诱人。小沈龙还称该产品“只要一块钱,随时不喜欢随时可以退”,“保障各大癌症和白血病等重大疾病”。

整场直播下来,他介绍的这款保险产品似乎没有缺点。但实际上,一款医疗险的起赔额是正常保险消费者都会关注到的问题,可直播中完全没有提到“一万元免赔额”的相关信息。被蒙在鼓里的粉丝们纷纷下单,只觉得自己捡到了大便宜。

另一种误导则是,主播大肆宣传的六百万保额,最终理赔款可能小则几千、多则几十万。“百万医疗险”属于补偿类型,出险后能赔多少主要取决于实际看病的花销,走医保报销并且自己掏了一万以后,剩下的部分才能根据实际金额报销。但小沈龙含糊不清的宣传,往往会让人误以为只要得病就能拿到六百万赔偿。

今年4月21日,银保监会就发布了关于警惕明星代言金融产品风险的提示,因为一些机构邀请明星代言推广或站台,存在过度宣传、承诺高额回报、误导性宣传等问题,严重损害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因此银保监会郑重提醒广大网友认清明星代言金融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切实防范金融陷阱,不可盲目跟从。

关于金融直播营销的风险,银保监会也早在2020年10月28日发文,并特别提到了金融直播的非专业人士误导或欺骗问题:有些并不具备专业素养的人士自我包装为“理财专家”“保险专家”,对金融产品进行不当解读、不当类比。加之直播平台受众广泛,金融知识薄弱、风险防范能力差的用户易受误导或欺骗。

“网红”主播为了赚钱,或许并不爱惜自己的羽毛,也不关心直播间为他热情下单的粉丝。但对于邀请该主播宣传的保险机构而言,无视金融产品的复杂性,也无视大众消费者的利益,明晃晃地进行误导和欺骗,实在是“不讲武德”。

02

“首月1元”的保险销售套路屡禁不止

早在2020年,这种以“首月0元”为噱头的保险销售方式就已被银监会通报为违规。此前仅在互联网保险平台大火的噱头,随着市场上营销方式的转变,今年再次火到了短视频平台的网红直播间。

去年12月18日,银保监会通报了四家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例。通报内容显示,多个互联网平台在销售保险产品时,宣传页面显示“首月0元”“首月0.1元”等内容,实际却是首月免费或收取低价保费,然后将全年应交保费均摊至后11个月,消费者并未得到保费优惠。

此举措属于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的违规问题。保险是一种特殊金融商品,费率的厘定需经过专业的数据精算来确定。一旦确定后,将报送银保监会备案,未获银保监会批准,不能擅自改动数据。

此外,保契还发现,有的产品将剩余保费均摊至后11个月,反而不如一次性缴费更便宜。以某款意外险为例,如选择月缴方式,首月1元加上后11个月的28元,全年保费为1+28×11=309元;而选择一次性缴费,这款产品年保费299元,比首月1元的分期还便宜10块钱。

令人意外的是,即便有了银保监会的通报,互联网平台的此类营销手段并未因此而减少。黑猫等投诉平台上,对元保保险商城、悟空保平台的“首月1元”等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的投诉正在快速增长。

或许保险机构觉得很“冤”,投保页面里明确写了仅仅是首月1元,后续月份有标出未来的支付金额,只要消费者仔细一些就不会看错。可惜没有“完美受害者”,消费者可能来自各个年龄、各种职业,总有理解错误而被诱导点进去的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

令人不解的是,“首月1元”的销售套路明明已被监管通报,为何仍旧屡禁不止?究竟是消费者的马虎大意,还是互联网保险平台的故意为之?相信每个争抢流量的机构心中早有答案,毕竟该种营销方式取消后,下滑的保费谁来填补?

< END >

BaoQi

投稿邮箱

baoxianqiyue001@163.com

微信交流

JZF012188

版权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文本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