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保费打水漂,教育金变终身寿险,业务员却说自己离职了没必要沟通……

2021-06-16 07:30:00 和讯名家 

  作者| 猫妹

  来源| 大猫好规划(ID:damaoplan)

  最近,有个新闻挺有意思。

  杭州的一位大姐,给孩子买了份保险,以为是教育金。

  后来赶上保险公司做客户回馈活动,拿出保单一看才发现是份终身寿险

  这时候距离大姐投保,已经过去了9年。

  大姐找当时卖给她保险的业务员,对方却说自己已经离职了,没必要沟通……

  猫妹瞅了一眼新闻中的保单,去查了下那个产品。

  就是一个很明显的终身寿险+附加重疾险,是目前线下很常规的产品形态。

  而在线上,常被称为捆绑了身故责任的重疾险。

  如果患上合同中约定的重大疾病,可以按照重疾责任获赔一笔钱,因为这种一般是重疾和身故共用保额的,重疾赔完,日后身故就不赔了;

  如果没有患上合同中约定的重大疾病,却因为其他原因身故,可以按照身故责任获赔一笔钱。

  绝对不是什么教育金。

  说起来也不是完全没用,甚至是比教育金更重要的保障。

  但一是不符合大姐的需求,二是这么买确实不太划算。

  寿险和重疾险捆绑在一起,说起来好像无论你是身故还是患重疾,这份保险都能赔。

  但身故和重疾只能赔其中一个啊,保费却是按两份保障收的。

  为什么不把保费拆分开,单独买重疾险和寿险呢?

  这样重疾险和寿险的合同互不影响。

  日后如果患重疾,重疾险赔,寿险合同没动;

  如果再因为重疾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身故,寿险合同还能再赔。

  这样,两份钱真真切切买到的是两份保障。

  新闻中,业务员说如果觉得搞错了,就把当年投保时的录音拿出来,保险公司也称会去核实。

  这也提醒了我们,买保险的话,能保留录音、录像等证据最好,免得日后扯皮。

  当然,录音录像的可操作性可能不是那么强,因为给你推销保险的基本就是亲戚朋友,或者亲戚朋友介绍的,一是比较信任,二是碍于面子。

  现在线上投保就比较方便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聊天记录保存一下还是很好操作的。

  另外,买保险大姐的说辞也让人觉得,心真大:

  当时和业务员说,买和大儿子一样的就行;

  交了九年保费才看保单;

  发现搞错了,但还是不清楚具体自己当时买的是什么保险,只说是孩子大学领一笔钱,婚嫁时再领一笔钱。

  这提醒了我们,买保险一定要看合同啊,它不是买白菜。

  线下可能只有计划书,但是投保后,也要再把当时计划书里写的和业务员宣传的,在合同里找一下,合同写了才是保证的。

  有的线下的业务员可能过很久才给你送合同,遇到这种业务员一定要追着要合同,等过了15天犹豫期你拿到合同发现不对,退也不好退了。

  线上的话,链接里一般都会有投保须知、保险条款,也要认真对待,不说通篇阅读吧,起码保障责任、免责条款看一下,把宣传的点落实到合同里。

  不过,新闻也只是大姐的一面之辞,比如新闻下面的评论就提出了异议:

  是大姐当时想要教育金,业务员却卖给了她终身寿险+附加重疾险?

  还是大姐当时就是想要终身寿险+附加重疾险,现在反悔了?

  另外,根据天眼查,发布这条新闻的1818黄金眼,也有MCN(可以理解为造网红的经纪公司)业务。之前也曾被曝出,一些民生新闻中的主人公其实是其旗下网红扮演的,目的是获取关注度。

  所以,真相到底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核实。

  而咱们买保险,也需要更多的理性客观,而不是想当然。

  撰文| 来自北方

  头图| Ritomm

  排版| 来自北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猫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