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务收入下滑明显,股东内斗如宫廷大戏,永安财险乱象何时休?

2021-06-03 17:55:42 和讯名家 

作者:宋涵

出品:资管科技

近期,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永安财险)公布了2020年度报告,数据显示,除了净利微降,永安财险上年度保险业务收入有较大比重下滑。

比起盈利能力,外界似乎对永安财险的如同宫廷大戏的股东内斗更感兴趣。2020年度永安财险接收银保监会罚单至少16张,今年2月还吃到了银保监会开出的首张保险业罚单。由此,保险机构自查乱象被进一步曝光。

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滑超10%

永安财险成立于1996年9月,总部设于西安,是陕西唯一一家本土法人财产保险公司,属国有资本控股企业。前五大股东中,国有法人股占3席,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0%、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96%,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56%;亚东杉控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9.83%、上海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6.18%。后两者为上海复星集团子公司。

永安财险经营范围涉及各类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等本币和外币保险业务;前述各项保险的再保险和法定保险业务;短期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保险代理业务,以及资金运用业务等。

2020年永安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5.81亿元,较上年度118.24亿元,同比下滑10.51%。

其中,车险改革对保费收入有一定冲击。年报显示,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都有较大程度下滑。年报数据显示,保费收入主要依靠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险,保费占比63.07%。2020年度这一部分保费较2019年度77.87亿元,同比下滑14.31%;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较2019年度有大规模收缩,下滑比例高达74.5%。

上年度其他业务收入缩水至0.27亿元,较2019年度1.55亿元,下滑82.58%。其中,上年度手续费收入0.22亿元,同比下降33.33%;保险保障基金退回上年度显示数据为0元,而此项目在2019年显示为1.21亿元,也就是说这一项目收入清零。

《资管科技》梳理发现,永安财险2020年度资产减值损失达4.09亿元,相较于2019年度的1.71亿元,涨幅达139.25%。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高达3.95亿元,占比达96.58%;相较于2019年度1.88亿元,同比上涨110.11%。

从盈利方面来看,2020年度盈利较2019年度有些微下滑,报告显示,2019年净利为2.89亿元,此项目数据2020年为2.83亿元,同比下滑2.08%。

从产品经营来看,机动车辆险和保证险保费收入位居前列。责任险和短期健康险承保利润均亏损,分别亏损0.92亿元、0.1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短期健康险承保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18年-2020年承保利润分别为-0.3亿元、-0.72亿元、-0.1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永安财险现金流方面,2020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亿元,而这一数据在2019年度为1.95亿元。

偿付能力方面,2020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1.33%,较上年同期234.88%,同比下降13.55个百分点。

2021年第一季度,永安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6.12亿元,实现净利0.45亿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6.73%,较2020年第四季度继续下降4.6个百分点。

股东内斗成“看点”

相较于平静无波的经营业绩,永安财险内部对话语权的争夺可谓浪涛汹涌,更有看头。

永安财险属于国有资本控股,实际控制方为陕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永安财险股东大致分为两大阵营:陕西国资委和复星系。

复星系的母公司是创建于1992年的上海复星集团,是目前拥有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民营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控股企业集团之一。经营涉及保险、产业运营、投资、资本管理业务。

由于两大股东背景、实力均不凡,持股比例都较高,所以在话语权争夺方面分外激烈,双方斗争由来已久,僵持不下。

据悉,永安财险在成立之初因股东出资额不足亿元,未达到《保险法》规定的最低限额,宣布被央行接管。

一年后,由陕西省政府牵线,数家国企参与重组了永安财险。不过,好景不长,2006年三家原始股东因股权争议和经营问题,要求原保监会将其接管。

此后,永安财险权力争斗正式拉开帷幕,风暴眼是董事长和总裁权力的较量,实则是陕西本地国资与复星系的一场“切磋”。

2012年9月时任复星集团副总裁的蒋明经银保监会批准,担任永安财险总经理。同时,复星集团和永安财险签订了一份三年协议,约定公司经营主导权归复星,但国有资产每年要保值增值6%。

结果2015年协议到期后没续签,年底代表陕西国资委的陶光强出任永安财险董事长,这时,陕西国资委欲回收永安财险控制权,双方矛盾开始涌现。

2017年股东内斗达到了高潮,这一年董事会决定解聘“复星系”蒋明的总裁职务,同日,复星系多位高管联名提议罢免“国资系”董事长陶光强。

结果“内斗”撞车监管层检查,在检查组确认会和公司董事会同时召开的情况下,永安财险董事长和总裁双双缺席确认会。最终,2019年1月银保监会因拒绝或者妨碍依法监督检查的行为,对永安财险罚款30万元,对公司董事长陶光强处以警告并罚款5万元。

如果说之前的内斗还算家丑不对外扬,上述银保监会针对此事开出的罚单,高度还原了高管“内斗”的细节,彻底将公司股东之争暴露在闪光灯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永安财险内斗形式不仅限于高管的短兵相接,股权变更悄然袭来。2020年,股东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将其持有的7571万股股份转让给股东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陕国投),自此平安银行退出永安财险股东行列,陕国投持股比例由2.29%增至4.81%。

没想到,此次股权变更事件还有连锁反应,在永安财险2020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股权结构一栏中,竟然多出了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同样显示为4.81%。此次乌龙,让外界对永安财险股权内斗认知又上了一个层次。

此后,凯撒旅游(000796,股吧)将持有的2260万股股份全部出清转让给陕国投,这次变更后陕国投持股比例由4.81%增至5.56%。陕国投年内两次增持,一跃挺进永安财险第五大股东行列。

另外,陕西省华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陆续将所持有的7006万股和3503万股股份无偿转让给陕西投资集团公司,转让后这两家公司退出永安财险股东行列,新股东陕西投资集团最终持股3.49%。

至此,国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以陕西国资委为代表的国有法人股持股52.49%;复星系则以上海复星集团为代表通过下属子公司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75%、上海复星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6.18%、亚东杉控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9.83%、亚东翼航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0.92%。四家公司合计持有永安财险40.68%股份。其余为社会股东。

行业人士分析称,股权拉锯是各路资本对险企话语权的争夺,而一旦险企管理层不稳定,险企运营也会受影响。

内控频频失守

永安财险最引人诟病的除了内斗,就是内控。

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关于2021年第一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永安财险在财险类公司保证保险纠纷投诉量中排名前十。

2020 年报显示,根据银保监会投诉管理系统转办数据,永安财险接收监管转办投诉 1269 件。从险种分布情况看,车险占 54%,非车险占 46%。

去年,永安财险面临5起重要负面舆情事件,包括网贷平台业务被诉强制搭售保险事件、公司股权受让事件、行政处罚类事件、偿付能力报告“乌龙”事件、河南商丘中支上榜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企业黑名单事件。

一般投诉和罚单如影随形。在银保监会罚单上永安财险算是常客。《资管科技》不完全统计,2020年度永安财险接收银保监会罚单达16张,主要围绕虚列费用、虚增增值服务费、委托未取得资质的机构从事保险销售活动等。

今年2月,永安财险还吃了银保监会开出的首张保险业罚单,因公司内部审计时发现2019年的1827笔未识别保险业务关联交易,未如实上报银保监会。由此,保险机构自查乱象被进一步曝光,内控漏洞亟待解决。

2021年以来,各级银保监系统累计对多家保险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开出罚单超百张,累计罚款超千万。从案由来看,涉及编制虚假资料、虚构中介业务、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之外的利益等事项。

对此,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表示,“这种违规现象与中小保险公司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有关,也可能与公司内部考核要求过高、合规管理不到位、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失控有关。”

李文中同时建议,中小保险公司在车险业务上一定要做好市场细分与精准定位,通过个性化产品来提升自己在特定市场的竞争力,避免走入与大公司拼业务规模的错误经营路径。同时,要加强公司内控机制建设,降低相关风险。

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要把强化公司治理作为转变银行业保险业体制机制的重要着力点。

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指出,2021年要大力规范整治重点业务,深入整治保险市场乱象,要持续提升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水平;加强关联交易监管制度建设和系统建设;提升董事监事履职能力,完善董事会监事会运行规则;大力倡导合规文化建设。

推荐阅读

权益产品收益不佳,多只基金沦为迷你,成立近十年的安信基金如何走出困局?

大股东北京银行(601169,股吧)频频踩雷,中荷人寿过度依赖银保或埋隐患

主打固收却一天两债基发行失败,权益产品一年多没开张,华泰保兴如何“兴”?

起底阳光农险:“不务正业”车险翻车?16年相互制属性待开发

盛银消费金融:年报亮眼背后,资产规模或限制持续增长

新华保险“二次腾飞”小考:业绩下滑,内控事件频发,新重疾险迈入关键期

一季报收官:天弘余额宝四年首次规模缩至万亿以下,基金经理后市分歧“用脚投票”

连续9年仅1年盈利235万,长城资管出清背后,长生人寿困局依旧

白马股闪崩动辄坑杀千只基金,机构后市观点分歧鲜明

晋商消金:2020年净利微增,入局房抵贷或迎新挑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资管科技。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