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改半年车险浮现四重变化:新的风暴已经出现

2021-03-29 19:00:24 和讯名家 

  车险综改,转眼已过半载。

  如此背景下,万亿级车险市场变化几何?车险作为财险公司的最大险种,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中,到底将朝着何种方向演变?

  这期间的整个车险市场,可以说以进入2021年为标志,前后刚刚经历了两个阶段。

  前有:

  2020年四季度的车险收官,在车险年末冲刺任务的压力之下,车险市场初尝从“费用竞争”转向“价格竞争”的模式转变。自主定价系数成为影响各公司车险业务发展的重要因子,“一车一价”成为主要特色。

  后有:

  2021年一季度的车险“开门红”,在财险公司打好全年业务基础的政策激励背景下,监管部门对车险违规行为的强压态势依旧,这也让维护车险市场良性秩序,成为各家公司能否开展新单业务的决定基石。

  而在这两个阶段的过程中,相比原先已几乎成定势的车险市场,四重变化的出现,让这个市场的天平开始微妙地摇摆。

  第一重变化

  车险价格明显下降:11个地区商业险单均保费降幅超30%

  从综改后行业车险的交流数据来看,“双降”“双升”趋势明显,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车险综改较好地实现了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导向,降低保费支出和手续费率,提升保额与投保率,真正提升车险的运营效率,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

  首先是,消费者的车险保费支出明显下降。综改实施的6个月内,交强险单均保费857元,同比下降3.7%;商车险单均保费2134元,同比下降24.5%;11个地区商业险单均保费的降幅超过30%。

  其次则是,手续费率大幅下降。综改后平均手续费率为11.8%,而综改前这一数据为20.6%。

  最后就是,交强险和三责险保额大幅增加,商车险投保率上升。“双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车险保费下降的压力。相较于车险单均保费的大幅度下降,综改后车险累计签单保费的增幅为-10.3%。

  而在“双降”“双升”的趋势下,车险的市场局面,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这种环境下,险企间的格局也出现了有趣的连锁反应。

  根据《今日保》的了解,前十大险企车险保费全部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小财险公司表现出更快的发展趋势。

  最直接的数据就是:20名以外公司的车险累计增速达到了2.1%,期间行业车险保费整体增速呈现出两位数的负增长。

  在此趋势之下,头部位置的财险“老三家”市场集中度较综改前下降1个百分点,达67.3%。对于万亿级的市场,一个百分点意味着百亿级保费。

  这也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车险保费正增长的公司,全部都来自于中小公司,且尾部公司的增速幅度变化更为明显。

  但中小公司在各地区的表现,也呈现巨大差异化。

  这是中小公司机构网点布局的先天差异,及其在局部市场主动调整策略,和部分地区实施份额与限速管控常态化等因素叠加下的结果。

  第二重变化

  原有车险利益格局出现松动:“失业潮”与乱象苗头再现

  至于车险整体经营方面,由于综改整体实施时间较短,综改对车险市场利润格局的影响效果尚不明显。以2020年车险公司利润情况看,综改后财险公司的利润水平与保费规模仍呈正相关性,大中小公司的车险利润呈现出明显的阶梯性。

  赔付率方面,由于部分车种出现了行业性的高价承保低风险、低价承保高风险的现象,导致赔付率出现相当程度的变化。

  如家用车,综改后有效报案件数同比上升32%,远超同期承保笔数增幅;大型公司综改后的家用车满期赔付率均在70%以上,中型公司基本都是在80%出头,而一些小型公司则接近90%。

  而在货车领域,大吨位货车超速超载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公司及地区十吨以上货车案均赔款上涨明显。

  出租车、特种车则由于费率调整后整体基准保费偏低,在行业自主定价系数无法突破1.35的条件下,一些公司该类车种风险定价偏离。

  这似乎也解释了商用车业务在华北、华中地区,已出现卖方市场的迹象。

  而随着车险综改的持续深入,原有车险利益格局势必出现变动,这注定带来新的市场现象。而这一切也的确正在发生。

  根据《今日保》多方了解的信息显示:在行业对车险保费将出现两位数负增长,以及财险公司车险经营成本提高的重压之下,一些财险公司开始压缩人力,缩减总部机构管理岗位编制,对机构网点进行关停并转岗。

  这方面,头部公司在限速地区的减员动作更为明显。一些中型公司也因为在部分地区非车险同样没有优势,开始对部分四级机构网点全部撤并。

  更有公司实施了离职两人、增员一人的区域人力资源置换策略,在增速较低的地区实行减员,在增速高的地区实行增员,将有限的资源向市场竞争更加充分的地区倾斜。

  在综改后保费骤降的适应期内,各公司势必加大费用投入维持一定的规模,这在前两个季度尤为明显。这也意味着,市场乱象再现苗头。

  如部分地区商业险的市场费用率已经回归到综改前水平;

  交强险贴费、返税现象在个别地区依然存在;

  部分中小主体的自主定价系数与报备水平偏差较大;

  部分大公司带头赠送增值服务,力度明显超出风险定价水平;

  更有公司因为新车提高系数承保,被监管部门停止新单业务;

  而一些地区更呈现反复态势,一些未被处罚的公司,继而成为市场乱象的新晋力量。

  这些从市场传出的声音,也说明车险乱象苗头再起,综改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期间,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涉车类非车险归属关系问题。

  纵然综改后驾意险在条款中已被列入行业车险示范条款,但在实务操作中,大部分保险公司并未将驾意险归入车险范畴。

  在行业车险平台尚未出台具体数据上传标准与对接方式的情况下,驾意险也成为部分公司处理车险费用的重要手段。

  而在一些用车安全保障计划中,一些公司除了以驾意险作为保障计划的主产品,仍可见一些非车险产品纳入保障计划中,与车险产品形成捆绑销售。

  这也凸显了所有涉车类非车险的产品归属问题,更解释了车险定价与费用的管控难度之大,绝不仅仅是只管控一个车险产品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第三重变化

  中小险企定价能力瓶颈凸显,大公司也亟待更新历史数据

  对于不少财险公司而言,市场乱象再起并非本意。

  在行业车险保费负增长、利润下行、经营压力陡增的大环境下,保险行业信息的不透明,也为市场乱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这仅是外因,内因则是更多保险公司缺少数据及数据积累导致的定价瓶颈,这也是当前小公司快速跟进车险业务的原因。

  《今日保》对十余家中小公司调研,其对车险综改的第一诉求:呼吁数据信息公开,这是保险公司提升车险定价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险公司实现透明竞争的基石。

  当前车险竞争已进入定价竞争阶段,车险定价以数据为基础,并高度依赖数据的准确性。

  保险公司对车险数据的获取,主要来自行业信息平台数据和历史业务的积累。中小公司由于车险起步较晚,历史数据积累存在先天劣势,很难在车险定价上直接与大型公司形成差异化竞争。

  获取外部数据成为共同的选择,但对中小公司而言,获取外部数据既有成本压力,也面临外部数据合规性的风险。

  于是乎,车险产品高度标准化的现状之下,如果没有行业数据的支持,中小公司形成自身数据积累与定价差异化的唯一道路:想尽一切办法,将业务做进来,形成数据积累。

  否则只能做缝隙业务,这将永远无法满足中小公司车险精准定价需要的数据维度。

  中小公司之外,基准保费调整背景下的车辆风险也较综改前发生巨大变化,大公司也同样面临车险历史数据的更新问题。

  因此不少公司呼吁,希望能从行业的角度,给予保险公司车险定价更多的公开数据支持,加大行业车险数据的开放力度,以推动整个车险市场定价水平的提高。

  这一点,在车险历史理赔数据的公开需求上,表现得更为强烈。

  第四重变化

  呼吁公开管控方式和统一数据上传规则

  这也是一个几乎所有主体都关心的问题:各地监管统一标准的公开,如具体管控方式与偏差处罚标准。

  由于车险监管目前主要实施属地管理,不同地区的车险管控方式差异巨大。

  虽然一些地区监管部门以口头形式传达了相关车险管控的政策与措施,但由于保险公司车险管理人员流动的缘故,也导致一些公司对于非书面政策存在了解与向下传达不及时、不彻底的情况。

  因此不少公司表示,希望监管部门可以在当前23个地区已经公开自主定价系数管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对于车险的具体管控方式与偏差处罚标准,给予保险公司车险发展方向更明确的指导。

  尤其是在标准统一诉求上,由于行业车险理赔数据质量参差不齐,这同样影响着保险公司对车险经营方向的选择。

  相当部分的公司对《今日保》表示,希望行业可以统一理赔数据的上传规则,提升理赔数据上传质量,并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于保险公司未决估损偏差的考核。

  在车险增值服务上,考虑到增值服务的敞口风险,一些公司也希望行业可以明确增值服务标准,规范增值服务管理,并建议对增值服务出台具体费用定价标准。

  但是,大中小公司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标准统一这一诉求又并非完全相同,主要表现在承保端:

  比如头部公司,更希望在行业满足费用管控的前提下,进一步放开市场份额与增速限制,给予保险消费者最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以缓解车险服务人员减员与离职压力。

  中小型公司由于经营波动性相对大公司来说变化幅度更快也更明显,更希望行业可以明确费率回溯标准,加快车险费率回溯周期,以实现实际市场策略与报备费率的及时匹配。

  后记

  车险后记发展猜想:市场放权、监管更严

  希望大家不要把过程中的东西看得太重,抓住主要矛盾,在这个基础上,解决改革中的重点问题。

  有知情人士告诉《今日保》监管部门在3月车险座谈会上表示,目前车险市场的状况尚无法反映实际经营结果,预计7-8月后能体现,综改一周年后方能平稳。

  同时,监管部门也直言,各地区实行自主平台系数监控,虽然是一个很好的手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在产品策略调整上出现倒挂风险,典型是的就高价承保低风险、低价承保高风险。

  这当是一种定调。

  这也说明,改革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即使满一周年,也还是会继续,改革永远在路上。

  何为改革重点?

  上述人士透露,监管部门强调的是:

  保险公司要有定力:明白应该做什么,坚定改革方向,即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最主要目标,其余目标都要为这一目标让步。

  大型公司要有担当:带头支持改革,带着落实政策,切实发挥带头作用。

  保险市场要守规矩:底线红线不能碰,把握住大局。抢份额、贴费用、假款案、查东墙补西墙的问题,都是监管不允许的,会里已经明确要加大监管检查力度。

  并重点强调:今年监管检查将不会像之前一样从地市级检查,今年力度会超出大家的想象,各公司务必要合规经营。

  可见,保险业存在的问题,需要靠创新发展来解决。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市场内卷问题。

  这是留给市场的思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