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创新发展大会 | “医养结合与长期护理保险实践创新分论坛”嘉宾观点

2021-01-04 17:56:45 和讯保险 

12月6日,中国保险创新发展大会在武汉召开,以下是在“医养结合与长期护理保险实践创新分论坛”上的嘉宾观点。

发挥行业优势 服务民生保障 助力健康中国

(银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一级巡视员 刘宏健)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照护已经成为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一是积极应对,开展政策试点,发挥制度功效,化解社会矛盾;二是互助共济,补齐制度短板,基本护理服务的可及性既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也是时代进步的最直接体现;三是搭建平台,助力供给侧改革,通过社会保险筹集资金和战略购买服务,为护理服务供方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服务人群,推动养老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四是弘扬传统,减轻失能老人家庭经济负担和事务负担,促进社会和谐。

试点开展以来,中国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应对老龄化问题,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发挥保险业专业优势,增强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中体现专业价值。目前已开展国家级试点工作的15个城市中,有13个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经办。另外,在50余个城市和地区自主开展的试点项目中,多数也采用保险公司经办服务模式,据不完全统计,覆盖人群超过5千万人,累计受托资金超过80亿元,为30多万失能老人提供了长期护理待遇。

保险行业借助自身在服务网络、人才队伍、专业能力、信息技术等方面优势,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形成相对完善的经办服务体系,有力保证试点顺利实施,对于推动制度落地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促进公共管理创新、推进“放管服”改革作了有益尝试,获得了多方面的成效:

一是提高了运营管理效率,充分发挥保险机构在理赔勘查、系统建设、精算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失能鉴定,服务管控、资金结算等环节做好服务,并保证制度的长期可持续。

二是创新了管理运行机制,提升了政府的行政管理效能,减轻了政府部门在机构设立、日常办公等方面的开支。

三是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负担,据不完全统计,保险公司累计为失能人员支付待遇总金额超过20亿元。同时,也减轻患者家庭的精神压力和事务性负担,促进了家庭和谐和社会的稳定。

应该看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仍处于试点阶段,保险公司仍处于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顶层制度设计有待完善,在失能评估、待遇支付、护理服务的标准方面尚未统一,多渠道筹资机制建设尚未明确,各试点地区在护理服务产业建设和护理服务提供能力上也差异明显。

二是行业专业性有待发挥,保险公司参与试点还处于较低层次,各地在政策制定时对引入保险公司精算技术对护理风险、基金长期可持续性等方面还刚开始。保险公司在开发多样化的商业保险产品与长期护理保险的衔接和延伸服务方面还处于谨慎探索阶段。

三是行业监管有待加强,随着制度的扩大试点继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如何进一步推动行业专业能力的提升,助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更好地推进实施还有较大的政策空间。

未来一个时期内保险业将继续发挥优势、全面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试点。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监管,规范服务流程,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平稳有序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参与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加强部门间合作,保险行业积极参与失能鉴定、护理服务规范和评价体系等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衔接的专业化护理服务体系,共同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地。

二是加强行业监管,规范企业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平稳运行和扎实推进提供保障。

三是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对业务风险的管控能力和服务的长期可持续性,向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此外,鼓励保险公司将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长期护理保险业务;鼓励保险公司研究开发与护理服务相结合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满足参保人多样化护理需求;鼓励保险公司投资设立康复、护理、医养结合等健康服务机构。

四是加强行业自律,鼓励行业协会加强长期护理保险理论与实践研究,制定保险公司参与服务的行业自律规范,推动行业自律准则建设,加强事前、事中管控力度,引导保险公司依法、合规开展长期护理保险服务。?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保险业态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朱恒鹏

今年两会以后,有个说法叫疫情终将过去,世界从此不同,现在我个人对此的体会越来越深。刚才听张主任对汉阳的推介,感到非常振奋。个人觉得,中国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候。我们一直强调两个大局,即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局。

这次疫情向我们展现了两点。第一,我们的防疫是最成功的,我们的经济复苏是最快的。第二,从经济快速复苏中,发现了国民的韧性和创新精神,最近一两个月,有了对产业转型的一些思考,所以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比长期照护险范围要大一点。

关于长期照护险,我们团队关注了多年。2012年青岛开始进行长期照护试点的时候,邀请我和我的团队去做评估总结,写了一些汇报材料,后来全国统一组织试点,去年到今年的长期照护试点评估,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是由我们团队做的。但今天我要讨论的比这个话题要再大一点,我更愿意向大家汇报个人感受到的转型,所以副标题就是商保如何助推2035。

我国正处在一个很重要的时点上,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局,这是大家在中央文件和总书记讲话当中见到的。其实我们不仅是百年未有之变局,我们甚至可以说是3000年未有之变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40年的和平繁荣受到如此巨大的疫情都没有伤筋动骨,这恐怕是唯一一次。据说在北宋仁宗年间,我们也曾经有过四五十年的和平繁荣,老百姓(603883,股吧)安居乐业,但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这样的时光很少。当然,我们不排除疫情期间、疫情以后,有一些机构及就业者受损,如旅游行业,饭店、影视和电影院等。

总体来讲,大家还是平安的渡过了这次疫情。

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家的追求开始提高,需求开始升级,回到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题“医养”,就要理解医、养、药的本质是什么?很多人把医疗和药当成治病的,这个说法不错,但这个说法窄了,其实医药的本质是偶尔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永远是安慰。关键是,只有5%的治愈,20%的帮助,75%的是安慰,我却给你钱,因为我信任你,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尽人事听天命。

默克这句话请大家注意,药物是为了人类而生产,而不是为了追求利润而来,但是如果你听患者的需求,利润就不用操心了。默克的默克公司对中国做过一个非常伟大的事情,当年它的乙肝疫苗以极低的价格近似于捐送给中国,中国这个乙肝大国能够用上非常廉价的疫苗,后来他把在中国的疫苗生产企业也捐给了中国,当然默克在中国也赚了很多钱。

为什么说偶尔是治愈?这是发表在2015年《自然》杂志上的一篇学术论文,这篇论文给大家列出了10种药,其中蓝色代表有效,红色代表无效。只有第8种药,达到25%的有效率,其他药品的有效率都低25%。当一些中医黑去喷莲花清温胶囊的时候,你可以看一下,这些生物用药的疗效也不过如此。

要声明一点,现代医药和中成药是不一样的,现代医药是不断进步的,尽管现在的疗效可能只有5%,最高25%,但是它能够通过科学的办法不断提高疗效。中成药是没法提高疗效的。

为什么很多人愿花很多钱买这些药?因为它有10%的有效性,或是有5%的有效性,第6种药连5%的有效性都没有。在生命面前,1%的希望,100%的努力,关键是为什么要买你的产品?核心是信任。默克为了取得中国人民的信任,近乎免费把他的乙肝疫苗捐给了我们。建立信任是要有成本的,这是吕国营老师当年论文的核心内容。为了让大家相信我是一个好医生,我去攻读博士学位,本硕博连读下来花了10年,这个时候大家还会相信我是个庸医吗?不会。尽管我可能和庸医的水平差不多,但一个人花10年读下来,他至少是可靠的可信任的。

关于商保。寿险、商业医疗保险如果要让别人信任,必须付出成本,别人才信任,空口许诺是不可行的。在赌局上,一个人可靠不可靠,看押注,押注越大这个人的话越可靠。保险公司亦是如此。

对中国来说,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比如说近几年的一个景观广场舞,这个人群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这个人群很大,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近6000万,国企退休职工8000万,共1.4亿人。人类历史上没有出现过55岁以后不干活,每个月还能拿3000、5000、8000、15000的退休金现象。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是5000 、6000、 7000、 8000,中学老师的退休金在武汉应该不低于7000,老伴儿退休金7000,两人身体都很好。春天在旅游景点会看到二三十个大妈披着鲜艳的披肩,穿着鲜艳的旗袍,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这就是我下面说的那句话,这个盛世如你所愿。但他们还有担心,门诊看病没人掏钱、大病风险、失能半失能后独生子女不能照料,这正是商业保险公司的商机。1.4亿人,月平均退休金超过3000,其中6400万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月退休金超过7000。

刚才武汉市领导说武汉是900万人口,据我们测算武汉有1500万人口,用微信数据和手机数据测算,其中600多万是农民工。农民工在武汉打工,参加了职工医保,如果他们个人账户能用来给家乡的父母参加居民医保,能给家乡的父母买一份商业保险,他们愿意不愿意?这个时候应缴尽缴、应保尽保还会有困难吗?这个群体也是潜在的客户。

商业保险公司有的是市场,看怎么开发,商业保险公司要干什么?第一,在政府医疗保险之外,要形成一个巨大的力量,帮助协助支撑政府医保。第二,医疗保险的核心是给医院和医药付费。医疗保险不是寿险,寿险是能不保就不保,能不赔就不赔,医保不行,医保必须要赔,不赔的医保不叫医保。所以医保一定要向医疗机构和医药支付,让他们提供参保者认可的医疗服务和药品,这是商保公司的核心。坦率的讲,我国商保到现在没认识到,或者认识到的人干不到,即如何规范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

下面这句话是中央电视台在十年前做的一个广告,叫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到中央电视台做广告,销量就会增加,对商保公司来说也是这个逻辑。商业医疗保险要想发展起来,必须深度介入医疗环节,要在医疗上形成闭环,否则卖的保险就会被公立医院取走。如果还是去公立医院,卖保险的成本就非常高。卖保险的客户中,有跳广场舞的大妈,有惦记着家乡父母的农民工,也有惦记着家乡父母的刚毕业的大学生,保险产品要有针对性。需求侧的变化要关注到85后的特征,85后注重品质使用方便,对价格不敏感。

建议大家研究一下宠物医院,宠物医院是如何得到宠物主人的深度认可而愿意支付高价,宠物也有医疗保险。现在很多20多岁、30多岁处于事业上升期的人,如果能帮忙把他们的父母照护好,他是愿意掏钱买保险的,况且他们父母也有钱。

建议政府部门主要是医保部门能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释放民营医疗、商保发展的空间。商保自建医疗机构,建中小型医疗机构,解决现在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商保能够建立新的分级诊疗模式。

个人认为,变革时代到来了。今明两年、以及后年是最关键的时候,现在药品耗材企业受制于4+7,创新企业受制于没有医保支付,政府医保收支压力巨大,商业保险发展有瓶颈,检查检验中心现在没有路口,体检连锁中心发现了有病的患者没有出口。需要建立民营医疗机构,社会医疗机构,来解决问题。研究机构应该发声,帮业界引导舆论,帮政府做科学决策,了解行业,搭建政商沟通桥梁。

新时局下保险产品与康养管理融合发展的机理和实践探索

太平洋保险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魏琳

面对迅速的人口老龄化,养老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旨在结合养老机构与医疗照护功能,有计划地建立一批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机构,及时有效地满足老年人对医疗、护理和养老的需求。

一方面,2019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人口2.5亿,占比近18%。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老龄人口基数大,寿命延长,峰值高,但生育率、抚养比却快速下降。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失智将伴随未来几十年的老龄化进程。“6275现象”将深刻改变养老产业的现存格局,促进养老消费升级。另一方面,我国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不断壮大,“又富又老”的时代已经到来,对中高端养老机构需求显著增加,推动养老健康产业成为新时代的朝阳产业。

从供给情况来看,我国养老床位供给初步达到规划目标,但总量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目前很多养老机构空置率超过50%,实际上未达到3%老人在机构养老的规划目标。此外,随着老年人群的新陈代谢,结构错配的问题将日益严峻。现有的养老设施主要是为30后、40后服务的,远远无法满足50后、60后改革开放中坚一代的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养老需要。

近年来,我国积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国家对养老服务业“放管服”的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监管办法(试行) 》等地方法规密集出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税延养老保险等制度创新持续推广,在增加高质量养老服务供给、破解养老设施投资回收和土地供给瓶颈问题、降低建设运营成本、提高养老支付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纵观国际经验,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在美国,养老健康产业是仅次于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的第五大产业,且是近十年来增速最快的产业。欧洲实行高福利政策,第三方支付发达,养护机构收益也有充分保障。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仍面临问题与挑战,包括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口大、医与养分治致使医养结合难、供需的矛盾抑制养老服务发展、服务内容僵化,等等。

在破解医养结合困局的过程中,保险行业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保险业与养老健康产业天然高度契合,共同关注和管理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一方面,保险业以优质保险客户为中心,实现全生命周期客户经营,以精准服务提升客户忠诚度。另一方面,养老产业可以促进保险业务发展,相辅相成、相融相交。

具体来看,保险业在负债端通过“保险+服务”的模式,加强获客、续保、加保、新保的能力。在投资端,加大对养老社区和健康管理项目的资源投入,可产生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与保险资金长久期匹配度高。在服务端,利用医养结合服务实现保险主业和养老产业的协同发展。这种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在国外已有美国联合健康、英国保柏集团等成熟的案例。

近年来,我国保险公司在参与养老产业建设方面也获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20年6月,有18家保险公司步入了养老服务产业,运行模式包括CCRC、居家社区、构建服务机构网络、第三方合作等多种形式,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具备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其中,中国太平洋保险(601601)集团树立了“颐养、乐养、康养”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力争实现养老服务全龄覆盖,并在养老服务标准及养老服务流程搭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养老服务内容设计、养老服务提供模式探索及创新、养老服务运营核心业务系统开发及智能化应用、养老服务人才体系建设与人才储备等五大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整体来看,各保险机构根据资源禀赋和战略布局,选择了各具特色的“保险+养老+健康管理”的模式,在加强自身竞争优势的同时,为推进医养结合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长期护理保险与医养结合的泰康实践

泰康养老助理总裁兼首席健康险执行官 刘洪波

2016年开始,国家统一组织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今年又出台了扩大试点的文件。总体看,试点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成效,切实减轻了失能老人等群体家庭经济负担和事务负担,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推动了养老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社会各方对试点总体评价良好。但目前试点中有3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稳定的多元筹资机制尚未建立。二是供给服务体系发展较滞后。三是社会化力量经办机制还需完善。在扩大试点的文件中,政府也是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首批试点的15个城市中,有13个城市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经办,据了解,扩大试点的14个城市均有意向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经办。

人类社会已进入长寿时代,长寿时代的显著特征是百岁人生时代,人人带病长期生存。在此背景之下,泰康提出了保险和医养康宁相结合的商业模式,即通过虚拟的保险与具体实体的医养康复服务相结合,构成长寿、健康、富足三个闭环,构建大健康产业生态体系。

泰康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截至2020年11月底,泰康累计参与32个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经办,其中国家试点城市13个,成为目前市场上长期护理保险社会化经办的主要力量。具体实践中,泰康探索出了保险、科技和服务一体的方案。

保险方面,泰康一方面探索发展商业补充长期护理保险,

另一方面积极参与试点经办服务。一是建立了专业化的管理服务制度体系,通过整套专业化的知识工具,为各地试点高质量开展提供解决方案。二是积极推进行业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受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委托指导,泰康参与制定系列相关标准,为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提供技术规范管理标准和考核依据。

科技方面,泰康借助在医养康宁养老社区建设中沉淀积累的科技能力,自建科技平台,助力养老机构发展。通过整合集团内部资源,自主研发行业领先的“泰照护”平台。该系统平台全程自主研发,功能全面,运行平稳,目前已应用于近20个城市。

服务方面,泰康通过自建大型养老社区所积累形成的能力以及发起设立的公益计划,服务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一是自建医养康宁实体服务,为制度试点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2个社区落地,成为保险行业率先自建养老社区服务的典范。二是设立公益基金,推动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公益基金以“赋能”和“赋智”的方式,围绕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将泰康积累的医养照护能力及知识体系,集成到公开的系统或课程教材,为护理服务机构及护理员提供培训服务。目前,公益项目已经捐助100家护理机构,惠及3.4万位老人,开展了300多家护理机构及1万多名养老从业人员的培训。三是围绕制度试点搭建产学研全方位合作平台,促进行业交流发展。

关于长期护理保险与医养结合的下一步思考,主要有三点。一是泰康作为商业保险机构,如何发展与长期护理社会保险相衔接的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二是深入依托全国化的自建养老社区布局,在参与经办的试点城市中,探索区域长期护理保险与医养服务闭环,建设区域“保险+照护服务”联合体。三是依托泰康在照护和养老科技方面的能力,推动养老照护产业互联网发展。

(责任编辑:孟思源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