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司。
即便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到这个地步了,但网上买保险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略有抵触的事。
这事儿我也能理解。
保险这东西不像实体商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攒点喵币还能返钱。跟充话费也不同,充话费还能收到话费到账的短信。
网上买保险,连保单都看不见,也没有任何即时反馈,感觉像买了个空气。

但现在线上投保已经是很常见的操作了,这里说的线上,主要说的是和保险公司合作的第三方平台。
保险公司当然也捣鼓自家的官网、公众号,但很多公司的线上渠道,老实讲,操作体验太差,不是产品不全,就是客服难见。
保险公司很乐意和平台合作。
比如说跟微信、支付宝这种互联网大厂的合作,它们自带流量,保险公司提供产品就行。
是的,绝大多数的大厂平台并不生产保险,只是保险的搬运工,只有极少数的网络大厂中的大厂有保险牌照,可以自己生产保险。
比如几个大佬合作的众安保险。

除了大厂,大家还会见到一类平台。
这类平台,光论名气自然不如互联网大厂,保险公司和它们合作,它们会再去找一些流量大V合作,以大V们为媒介去销售产品。
,
01
很多人网上购买保险的顾虑,多数就来自于这种模式,毕竟很少有人会怀疑马云、马化腾的平台卖假保险。
但其实大可不必。
不管是哪种平台,那些在线上购买的保险,不是没有保单,只不过是采用电子保单的形式而已。
只要你买的是正经保险,那电子保单通常会邮寄到你投保时候填写的邮箱。
没有的话,就看看垃圾邮件里有没有。
至于电子保单的效力不用担心,按照我国保险法十三条的规定,
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人同意承保,保险合同成立。保险人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应当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当事人也可以约定采用其他书面形式载明合同内容。
再按照《合同法》第十一条对书面形式的规定,
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当然,要是投保人有这个要求,很多平台在投保的时候,也允许投保人勾选寄送纸质保单。
而且监管还在6月份就出台了规定,

这一系列的操作,其实都规范了互联网保险销售的各个环节,避免在互联网保险销售环节中出现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场景。
这样还不放心,也有办法查。
要么就是直接问保险公司,上它的官网、打它的电话。
要么大家可以关注个公众号,【中国保险万事通】。
放心关注,这不是什么野鸡公众号,这号是中国保险协会运营的,绑定身份证后,就可以查询到名下的所有保单。
但也不是所有的都能查到。
一些很早之前买的,失效的、保额很小的、新买不过1天的、港澳台的保单都可能没有收录进去。
要么就是上银保监会官网查产品备案。

不过有一些产品,备案可能会有延迟。
,
02
要是过了网上买保险这道坎儿,你就会发现线上保险,真香。
众所周知,线上销售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当然,前面也说了,保险公司和各种平台合作肯定是要花钱的,平台和流量大V合作也是要花钱的。
但这点钱跟传统的营销费用相比,不值一提。
线上渠道,也给了知名度不大的保险公司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你们要是对市场比较敏感的话就会发现,很多大家公认的、性价比高的产品,多数都集中在线上,知名度不大的保险公司的手里。
原因就在于,成本,
不需要花大钱做电视广告,不需要海量的代理人团队,这些节省下来的成本,保险公司会以减少保费的形式让利给消费者。
这就是为什么线上渠道爱出爆款的原因。
而且线上买保险,基本可以做到缺啥买啥,不会被捆绑销售。至于理赔,无论线上线下,最终都是找保险公司。
只要买的是正经保险,线上线下就没差,保险公司也不会区别对待。
目前比较主流的第三方保险销售平台也没几家,大家要是放心不下,可以加小助理微信manmanjun66,我们的工作可能接触的平台相对会多些。
哦对了,线上买保险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
你跟销售人员不认识,没有人情。
你不用考虑,我要是不在他那买保险,会不会影响你们之间的交情,大家都是熟人亲戚什么的。线上买,大家可以现实点,只谈钱不谈感情。
有问题就大胆问。
不用跟线下一样,问多了好像怀疑彼此之间的信任,还显得自己白痴,但问少了,对自己也不公平。
保险的第一次购买体验,真的很重要。
我就见过很多要退保的,多数都是因为人情。不退吧,难受,新老产品的保险责任差得太多了。退吧,亏钱,要是让当时的亲戚知道了,更尴尬。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司聊理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举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