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民众对自身健康更为关注,普惠险‘不限年龄、不限职业、无需健康情况告知’等投保条件,也让民众更方便地参与。”10月26日,参与设计厦门市民专属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鹭惠保的零氪科技合伙人、首席政务官杨文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就在10月24日,济南市推出了每年只需59元的普惠医疗险“齐鲁保”,截至目前已经超过15个省推出了普惠医疗险,呈现出井喷态势。
业内人士的普遍共识是,作为一种保本微利的保险,普惠险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目前的设计突破也让更多的人愿意参保。
杨文琳指出,在医疗技术和新药研发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基本医保的保障已经无法满足国人的医疗需求,普惠险作为商业保险的“子类”,为居民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保障体系。
除了国家顶层设计以及普惠险自身设计的特点外,行业普遍预估普惠医疗险有500亿元的市场规模,这对不再是躺着赚钱的保险公司来说也是一个“巨大诱惑”。
井喷式上线
10月24日,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产品“齐鲁保”正式发布。该产品由山东省医疗保障局、济南市医疗保障局共同指导,太平养老、太保人寿平安养老等多家保险公司联合山东医保大健康平台共同推出,面向济南市基本医保参保人和山东省省直职工医保参保人,提供最高250万元的补充医疗保障。
实际上,今年以来,普惠型补充医疗险产品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有15个省近50个城市发布了相关产品,尤其是8月份各产品密集上市。
如8月2日,海南省推出特药险;8月6日,国富人寿与轻松集团共同启动惠桂保;同日,遵义市医疗保障局指导,平安养老承保的遵惠保对外发布;8月10日,中国人保(601319,股吧)财险联合支付宝发布的温州惠医保正式上线;8月13日,嘉兴市民政局指导,太保财险嘉兴中心支公司承保的惠嘉保正式发布;8月14日,人保财险盐城分公司推出的市民保发售;8月18日,福建厦门鹭惠保、浙江台州市民保同日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诸多产品发现上述产品价格在25元至190元之间,普遍的价格在100元以内,这些普惠型医疗险投保门槛都很低,不限年龄、不限职业、不限健康状况。
目前,普惠型医疗险由政府、险企、运营平台等共同主导,各地医保局、卫健委等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对产品进行监督指导,并协助保险公司或者平台公司设计产品、宣传推广。
杨文琳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目前普惠型医疗险呈现爆发式发展,一是受疫情影响,大众对自身的健康更为关注,另一个原因就是产品本身。“实际上也可以从赔付角度看,当前的城市普惠险主要有两个特点,直接承接医保,报销医保以外的部分自费费用;二是报销一定比例的非医保目录用药,尤其是医保目录外的指定新特药,比如昂贵的抗癌药和罕见病药。”
“普惠型医疗险是商业保险的一个新业态,从产品设计上,它突破了以往健康险的很多限制条件,让大众更容易接受;而政府积极参与,也是因为可以帮助政府减少医疗支出。”杨文琳指出。
对地方政府而言,参与推动惠民保险,一方面是落地国家关于深化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创新尝试;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医保保基本、广覆盖责任之外因病致贫的问题,以市场化手段实现医疗保障升级,并减轻基本医疗支付压力,提升居民对于社保和商保的认知。
逐鹿500亿市场
一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很多保险公司积极参与普惠险,实际上有两大突破,一是目前有大量平台型的企业参与,他们可以给保险公司提供大数据;另一个方面,则是国家越来越重视医疗普惠险的推广,并作了很多顶层设计。
如2020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明确“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杨文琳指出,这实际也是对商业保险行业的变革。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为了把控风险,会设置年龄、职业、健康告知等门槛。而普惠型医疗保险放开了这些限制,对保险公司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现在保险公司不能再躺着赚钱,必须参与到这场变革中,也需要考虑商保和医保的衔接问题,而从市场分析看,普惠险的市场容量并不小,预计有500亿元的市场规模。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整体运行状况良好,普惠险可以覆盖3亿-5亿国内人口,以100元/人的年保费测算,对应300亿元-500亿元的市场规模。
“普惠险实际是健康保险的突破,目前在健康保险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趋势下,通过地方定制化产品,嫁接互联网因素,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医疗保障升级和健康管理服务。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前期产品可能会微赔,但溢出效应巨大,保险公司可以借助自身网点和渠道资源进行宣传,也可以降低健康商业险费利率。”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保险公司用于营销的费用在40%-60%以上,这在保险业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作者:朱萍 编辑:徐旭)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