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3日,『慧保天下』举办的主题为“穿越周期 韧性前行”2020保险大会在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酒店召开。中国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
顾越表示,保险行业现在更大的压力是怎么样防止结构性的失衡而造成质量的滑坡。解决供给能力结构性失衡,根本出路是供给方的组织进行再造。
以下为顾越发言实录:
各位领导,同仁,朋友们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慧保天下的年度保险大会。今年按照慧保天下安排的主题,讲讲怎么样适应新周期的一些想法。
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组织再造,重构新价值链——新周期下的战略选择。我们先看一下整体的形势,因为任何一个行业,在经济过程当中,怎么样认识周期很重要。有一个很好的预判才能在周期过程当中形成一个好的战略选择。
在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有三期叠加的说法,这个三期是经济增长的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应该说保险行业,我理解目前的环境也是“三期叠加”。很巧合,我不是套用,我感觉产险行业也是一个三期叠加。
这个三期,第一个,是经济下行的新周期,我没有讲低,而是讲下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低的。但是从两位数到9到8到7,到2020预计在6以内,它本身就是一个下行。
第二个,产险行业现在比较大的压力是来自于新技术、新科技的一种变革。这个变革带来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我感到这是一个新科技应用的高峰期。
第三个“期”,产险都在议论车险的改革的问题,所以车险市场化改革,在2020即将进入一个推进期。
所以这个三期叠加,对2020产险行业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那么影响的这种趋势变化,主要我理解成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存量市场的有质量增长和增量市场的结构性变化,这个过程长期存在。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增量,增量已经发生变化,存量还在,但是存量处于一个有质量的增长。
第二个,是技术变革的速度会呈加速度,这个加速度对产险行业,无论是商业模式,数据驱动,创造需求都会成为未来一段时期产险市场的新标签。这跟我们很多传统的理解有所不一样。
第三个,是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严监管的导向日趋强化。所以对我们来说怎么适应监管,这是一个新的挑战。我感到这是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不是应对的过程。如果是应对,只会越来越被动。
第四个,大家也关注到,随着中美谈判也好,还是整个经济形势的需要也好,对外开放越来越大。寿险业在开放,其实产险业开放的力度更大,体现在国际资本的资源加速进入中国市场。这个进入中国市场,它的承保能力是大幅度增加,但是反过来讲,国际市场的这种硬周期和国内市场的软周期之间的冲突非常明显,这个也是我们下一步产险行业面临的一种新的趋势。
刚才说三期叠加引起的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一个是发展降速,第二个可能带来保险供需的结构性失衡,现在更大的压力是怎么样防止结构性的失衡而造成质量的滑坡。所以这个结构性失衡主要体现在新经济环境需求结构环境的变化和传统的供给资源配置的矛盾问题。我们的能力建设都是围绕单一市场主体来走的,所以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供需,特别是供给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二个是数字化生态新技术变革的速度和传统企业模式演变的摩擦。新技术变革很快,传统企业自身的变革速度很慢,相互间摩擦力是会加大。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两块木头放着,一块是很滑的,一块是很钝的,摩擦力一大就会产生“火花”。
第三个是商车市场化产品改革和传统产品经营重构所带来的压力。所以我感到结构性问题应该在产险行业表现比较突出。
面对这样的一种环境变化,我们来看是怎么选择。我给出的答案,就是解决供给能力结构性失衡,根本出路是进行组织重构。我记得去年我讲的是以确定性的变量应对不确定性的环境,讲了一个上下坡的理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每年都讲形势严峻,但是我们日子过的好的依然过的很好,日子难过的依然难过。所以我的观点只有一个真理,这个真理就是机会只给今天到现场的,只给有准备的人。
一个企业在市场当中竞争有两个很核心的关键,我感到企业经营内容很多,方方面面,但是两点很关键,第一点,怎么寻找到合适的增长机会。有合适的增长机会,你就有市场发展的空间。第二个方面,是怎么样取得比别人更有效率的运营,也就是说有这种价格和这种能力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当下我们中国还是有很多的机会。
从增长机会的角度来讲,我感觉中国市场机会真的非常多,要看我们以什么眼光来看待。一是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新的市场需求。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它本身就是创新一种新的需求。第二,国家战略实施带来的保险供给的新机会,这方面对产险行业来讲有非常多的机会。比如说国家推进的区域化发展,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包括高质量的制造行业,中国智能制造,以及高质量的制造行业,中国有很多国家支持性的政策。
昨天刚刚发布的保险行业社会领域保险服务的实施意见,这些都是支持政策,包括前一阶段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一个文件,就是关于农业保险高质量增长的实施意见,深改委专门就一个保险业务出台政策,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有的。再比如说我们讲商车市场化改革以后,既是挑战,但更多的是一种机会,这个机会涵盖了我们车险的整个产业链,也包括百姓生活提高以后,对保险的迫切需求,以及互联网这个新技术所创造的新的市场。前面我们徐总报告当中都谈到了,其实现在创造新的市场很多。
从提升运营效率来讲我感觉也有很多路径,至少有三个,一个是从点对点到多对多的处理模式,第二从串联式改为并联式,以及数据化智能平台等等,这些就不一一展开了。
所以我们讲组织再造的基本逻辑,就我的理解,有三点:
第一点,是怎么适应市场变化的柔性化组织细胞,因为这个市场环境非常快,非常迅猛。我们学过工商管理的都知道,有一门基本课,就是组织。组织是一个企业经营者的一个基本功。什么样的组织就有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企业就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这种快速变化的市场就必须具有柔性化的组织细胞。
第二,满足客户消费升级的需求型的组织结构,传统企业当中我们说以客户为中心这个很好讲,但是实际当中难度很高,虽然根本的原因我们很多的组织不是按照需求架构设计的,是按照产品供给来设计的,所以这种设计很难适应需求性组织的变化。
第三,怎么围绕经济发展的趋势,组织构造生态圈。所以这是我对新周期下组织重构的一种思考。
几点小想法,今天的题目叫穿越周期、韧性前行。其实我的理解稍微改一下,我理解成叫适应周期、韧性而定。因为周期是无法穿越的,只能是适应。适应过程当中,韧体现是一种适应,静是体现一种定力。
第一,我觉得要改变一种模式,改变原来的公路模式,改变成越野模式。公路模式很简单,在一个增量市场当中,你只要沿着这条马路开,你不要出交通事故就可以了,你肯定会到终点。有可能比人家慢几分钟,但是你不会迷路。在一个增量市场,或者说一个快速变化的市场,这种公路模式你永远到不了终点,只能通过这种越野模式来适应这种环境。寻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公路模式和越野模式用在新周期下,我理解还是比较贴切的。
第二是改变思维,改变什么思维?干想。中国不缺思想家,也不缺理论家,但是缺的干事的人,实干家。想永远是空想,但是我们讲干事干活干革命,说不定你真的还能干成一个企业家。我感到这个思维方式也要改。
第三,要改变路径。什么样的路径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中国金融行业出了很多的风险,最大的风险是我们前仆后继的去趟雷。在新的环境当中,更需要一种探雷,探雷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细活,如有效的识别避免重大风险,这个也是在新周期下最大的一种慎举。
我不是卖广告的,这个是我们的规定动作,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我想我们做保险也好,做金融行业也好,其实注意平时的一种积累,也是一种奠定胜利的基本功,谢谢各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