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中法人寿增资自救道路坎坷 三年23次向大股东借钱2.5亿 | 保险

2019-12-23 14:13:55 和讯名家 

  大股东俨然成为中法人寿的“提款机”。仅在2019年,该公司便向大股东鸿商集团借款五次,累计借款金额达5400万元

  《投资时报》研究员  凌岳

  “借钱”正成为一家保险公司的常规操作。

  12月10日,中法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法人寿)在官网发布公告称,鉴于中法人寿目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并已出现流动性风险,经公司股东及公司领导决定,为履行公司作为保险企业的社会责任,维护公司存量客户的正常利益,维护公司和市场的稳定,鸿商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鸿商集团)向中法人寿提供借款。此次借款日期为2019年12月4日,交易金额850万元。

  对于此次借款之目的,公告信息显示,借款资金主要用于应对中法人寿出现的流动性风险,用于支付存量保单到期、退保等与客户相关的利益支出,满足维持日常运营的基本需要。

  引人关注的是,这已不是中法人寿首次向大股东鸿商集团借钱。据统计,中法人寿仅在2019年便向其借款五次,累计借款金额达5400万元,俨然把大股东当作日常“提款机”。

  经营不善寻求增资

  回溯当初,成立于2005年12月、背靠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下称法国人寿)和中国邮政两家大股东的中法人寿也经历过辉煌时期。在2006—2009年,原保监会数据显示,该公司保费收入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分别为1905万元、3728万元、12875万元、27010万元。

  而随着中国邮政的萌生退意以及中邮人寿成立,中法人寿开始进入低谷期。数据显示,2010—2014年,该公司保费收入分别为2.22亿元、6553万元、3426万元、1056万元、234万元。2015年该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甚至仅有2.5万元的续期保费,业务几乎停滞。

  值得注意的是,自成立后,中法人寿两个股东均未对其进行过增资,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一直局限在北京地区。

  在业务发展受限、保费收入持续放缓的背景下,自2016年四季度起,中法人寿的偿付能力严重不足,风险综合评级连续被评为D类。与此同时,亏损也成为常态,2016年-2018年近三年累计亏损约1.9亿元。

  为了扭转颓势,法人寿曾在2016年11月、2017年4月、2017年8月谋求增资扩股,但均未获批。

  在三次增资扩股过程中,中法人寿试图引入新股东。比如,第2016年11月第一次增资计划中,中法人寿试图引入的股东为吉林省长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国圣投资有限公司,均拟出资1.625亿元。计划失败后,在2017年4月,中法人寿第二次增资计划中的新股东则变为广西长久汽车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广西长久)、宁德时代(300750,股吧)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德时代)、西藏先仁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西藏先仁);2017年8月第三次增资计划中,西藏先仁退出,其余两家公司宁德时代和广西长久继续增资。

  三年累计借款23次

  2019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鸿商集团为中法人寿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为50%;另外两家股东为法国人寿和北京人济九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25%。而此次借款的便是大股东鸿商集团。

  公开资料显示,中法人寿的借款行为早在2017年便已开始。至今三年间,中法人寿已累计向鸿商集团借款23次,借款金额约2.5亿元。其中,2018年借款9次,借款金额累计6910万元;2017年借款9次,借款金额累计13084万元。

  企查查显示,鸿商集团创立于1998年,2003年在整合附属机构及所投资企业的基础上,组建为专业化的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注册资本18181.82万元人民币。鸿商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跨行业综合性产业集团,集团旗下产业涉及数据通信设备、航空运输、机电自动化、矿业投资、金融投资、风险投资等领域。

  但是,一味向股东借钱来维持日常的经营需求,对于一家险企来说并不是长久发展之道。

  中法人寿方面表示,为使公司尽早正常经营,将加大与各方的沟通力度,加快公司资本金补充进程。同时,中法人寿也已启动超限额处理机制,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投资时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