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网购一定不陌生,特别是在双 11、双 12 之际,不买点啥总感觉对不住自己。其实还有一类人,每次看到不错的保险产品,也总是忍不住买买买,对买保险情有独钟。有数据显示:48%的用户在购买保险后重复回访,不少人一买就上瘾,平均每人拥有3.5张保单,最多一人购买了15张保单。如果你也有这种情况,那可能你已经买保险上瘾了。今天来和大家来分析一下,关于买保险上瘾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一、对买保险上瘾的表现
有相同偏好的人,往往都存在类似的特质,对于喜欢买保险上瘾的人来说也不例外。
1、非常关注风险的发生
自从接触了保险,这类朋友就像戴了一个风险放大镜,一下子就看到了生活中的好多风险,并担心随时会发生。因为在这类朋友的眼中,生活处处是风险:
去商场购物,害怕电梯失灵,有人持刀乱砍;
菜市场买个菜,害怕发生车祸;
坐飞机旅行,一颠簸就感觉要碰上飞机出事;
总之,无时无刻都觉得自己被风险包围着,必须要多买一些保险才行。
2、看到新产品就忍不住想买
现在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吸引消费者,许多公司每年不断推出新产品,并利用新产品的一些亮点做推广。比如在原有的保障上会做出一些新调整:费率更便宜,保额更高,赔付次数增加2次等等。
有些朋友听到这些改变之后,觉得自己以前买的保险产品保障内容不好,此时就产生想退保重新购买的想法或者在原来保单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保障。
3、享受买买买的快感
在某种程度上,购买保险不仅是对风险意识的体现,而且还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有些人出于内心的不安全感而不断购买保险,并且非常享受这个过程。看着自己累计几百万的保额,以及手里的数十份保单,感觉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方面都更有底气,内心的安全感也会更充实。
上面提到的3点如果你有其中的一点,那么你可能就是对买保险上瘾了,但买保险上瘾和网游、毒品上瘾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说明你对买保险这件事已经上瘾了。

二、买保险上瘾,怎么办?
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工具,大家在购买时更是会谨慎挑选。往往在抉择过程中,就容易产生以下几个问题:
1、出了新品,老产品是否要退保?
很多人这时会有这样的疑问,过去的老产品要不要退保呢?在有这类想法之前,先问自己这 4 个问题:
(1)是觉得保额不够,还是想单纯的更换产品?
(2)新产品和老产品差别大不大,是不是值得退保?
(3)如果你此时退保,会损失多少钱?
(4)退保带来的风险,你能够接受吗?
如果这几个问题都考虑清楚了,那么可以考虑退保。
2、有最高保额限制,买不了怎么办?
许多保险并不是你想买多少保额都可以,保险公司为了降低风险,会对一些险种的保额做出限制。如果你之前已有的保额超过了这个限定,那么是没办法购买的。
3、你的身体状况,还符合购买条件吗?
有一句话说得很对:生过病以后,才发现保险原来是一个奢侈品。如果现在身体健康出现了一些问题,不符合健康告知可能就无法购买。
4、买了很多保险,都能顺利理赔吗?
按正常的思维,保险买的越多,到时候出险理赔的金额就越高,但并不是所有的保险都这样,有的保险买的再多也作用也不大。
按常见保险的赔付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定额赔付型:只要符合条款约定的理赔条件,就可以获得理赔款,这类保险买的保额越高,赔的就越多。
代表险种:重疾险、定期寿险、意外险。
报销补偿型:根据被保人的实际支出费用,按合同的约定进行报销,报销的数额不能大于实际花费。
代表险种:医疗险,300 万保额和 600 万保额差别不大,理赔金额不会超过你花费的金额上限。

三、买保险之前,要关注这几点
希望你在购买保险之前,对以下3点内容清楚之后再做决定。
1.不要把所有的的收入都拿来买保险
不要把所有的的收入都拿来买保险,家庭中合理的保险配置计划应该是年收入的10-20%左右。当然,这个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可以作为参考,具体要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做决定。
在购买保险之前一定要有计划,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购买。对于一些性价比不高的保险产品,要直接拒绝,不必太过于纠结。

2.优先保障无法承受的风险
有一部分人特别喜欢门诊险,认为门诊险在理赔时更实用。但事实上,由于理赔率太高,通常这种保险的价格并不便宜。因此,小编建议要以人身保险为主,配置好4大险种(医疗险、重疾险、意外险、寿险)之后,在考虑购买这种小额的保险。
3、重视保单的管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保险,有时候一个人购买的保单就会有10来份,整个家庭的保单全部放在一起很容易混淆,如果买过的保险忘记缴费,造成保单失效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管理好自己的保单就显得很重要。
四、小结
保险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如果不考虑自身的情况,盲目购买肯定不行。再好的东西也要适度,任何事物都要讲究一个平衡。小编建议:在自己所能接受的范围内,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不要一味贪多。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险联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