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调研全球140位保险公司CEO:不再担心科技巨头的颠覆,忧虑数据获取能力

2019-04-19 17:53:35 和讯名家 

  近日,《普华永道第22期全球CEO调研》(以下简称“调研”)称,对90多个国家(地区)的1378位CEO进行了3200次访谈。其中140名受访者来自保险业,32%的保险业CEO所在险企年营收超过10亿美元。

  相对于2018年,保险公司CEO对数字化转型的焦虑,2019年他们趋向乐观。调研数据显示:

  七成保险公司CEO倾向科技赋能增效。

  同时保险行业对科技战略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经营思路悄然生变。头部保险公司科技创新权力下放,越来越多的险企选择与第三方合作。

  新技术的到来,使保险“按需”提供服务成为可能,令“以客户为服务中心”得以践行。保险公司的担忧也由过去的“科技颠覆行业”,转换为对科技的方向选择、服务能力、创造力等诸多差异化因素及数据缺乏方面的忧虑。

  01

  三大调研新发现:

  科技重新定义保险,险企从焦虑走向乐观

  发现1

  保险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态度,正从最初的焦虑开始趋向乐观。

  技术变革的步伐及消费者行为的改变,引发了新一轮竞争,让许多保险公司倍感不安。然而,调研结果显示:保险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态度,正从最初的焦虑开始趋向乐观。

  具体来看,2019年,在这140位受访保险业CEO中,对“技术变革的步伐”表示“非常担忧”的人数占比从51%降至31%,下降了两成;对“消费者行为改变”表示“非常担忧”的人数占比从31%降至21%;对“竞争者的加入”表示“非常担忧”的占比则从22%降至10%。

  发现2

  技术及场景从根本上改变了险企和投保人的关系,甚至是保险的定义

  调研称,一直以来,险企通过提供退休、医疗及财产保障服务社会,如果险企还能预防损失和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其社会价值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在新的风险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智能交互,将客户体验提升到了新的层次。

  例如:

  智能设备让险企能深入投保人家中,让后者获得实时监控和保障。这种关联增强了投保人的信心。

  同时对保险公司来说,其观测数据能够有助于险企预防投保人的风险损失和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这些场景,让保险公司和投保人关系,甚至保险的定义,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也许今年就能以某种方式让人感受到。

  发现3

  亚洲地区人口结构相对年轻,更易接受数字化交易。

  调研称,许多在科技应用方面领先的保险公司都位于亚洲。原因,该区域的人口结构相对年轻,更易于接受数字化交易(特别是在移动端)。

  事实上,亚洲很多地区的发展,在创新方面受到的监管或陈旧系统的制约也较小。由电商巨头搭建的简单、直观的销售形式,是该区域保险销售的一大特点。

  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保险市场,其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亚洲市场的潜力。曾有监管要员表示,仅寿险领域,中国在未来20年内,还能保持两位数的保费增长速度。

  02

  四大经营新思路:

  重视人工智能,下放“创新”权利

  思路1

  倾向以提高运营效率的方式推动增长。

  当被问及未来12个月内将如何促进增长时,保险业CEO们纷纷表示,倾向于通过自然增长(72%)和提高运营效率(70%)来实现。

  调研认为,这两者应齐头并进。

  通过提升效率和压缩成本,释放资源,用来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增强能力建设及开发新产品与服务。

  与此同时,保险科技的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能力通常以合作形式获取,但有时也由保险公司自建,以吸引人才和创新。

  思路2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或将在未来三年内成为其业务模式的一部分。

  随着人工智能被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应用于创建与客户之间的无缝交互,超过80%的保险业CEO表示该技术已经成为或将在未来三年内成为其业务模式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保险公司已在技术上先行一步。

  如今,头部机构已将创新作为其业务的核心,其组织机构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对创新权力进行下放:即让数字化意识日益加强的合规团队直接参与到新产品的开发,而不是仅在流程末端把关。

  调研认为,这种组织机构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使保险公司能够更快地将新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打破传统的保险业务模式。

  联想中国人寿的“重振国寿”计划以及“强化科技,强化创新驱动”的战略愿景;平安2018年业绩发布会中亮点之一——平安金融科技板块,拥有5.83亿互联网用户;人保的“3411工程”中的重点项目“中国人保APP”的面世等,均诉说着行业巨头对技术的高度重视。

  思路3

  保险公司“按需”提供服务成为可能。

  调研称,“以客户为中心”一直被保险业奉为圭臬,但大多数保险公司很难真正理解其含义,也不懂如何实施。

  过去,保险公司与消费者的关系围绕着续保和理赔而建立。如今,数字化消费者愿意增加与保险公司的互动,使得保险公司能够“按需”提供服务。

  例如:

  消费者可只在开车时为车辆投保,只在球场挥杆时为高尔夫球杆投保,只在度假时为相机投保;旅程结束时,通过手机便可结束保险。这就是客户所期望的灵活性。

  Trōv、Cuvva和Slice等保险科技公司正在将这种按需、按使用情况投保的个性化保险变为现实。

  思路4

  保险公司正在通过与科技公司及第三方平台合作,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

  除了上述的数字化意识觉醒,技术权力下放的经营思路发生了转变外,保险行业还取得了另一个显著的突破——保险公司正在通过与科技公司及第三方平台合作,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

  例如:

  年初,众安保险宣布与Grab Taxi展开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通过智能手机在东南亚销售保险。众安保险希望争取东南亚最大网约车企业Grab Taxi的用户。Grab Taxi正在自主拓展移动支付业务,将扩大和移动支付业务具有良好协同效应的金融服务的产品线。

  03

  两大担忧:

  技术短缺、数据不全下的增长乏力

  担忧1

  技能短缺会带来保险公司的增长前景的疲软。

  调研显示,超过80%的保险业CEO非常担心(36%)或有些担心(45%)技能短缺会给增长前景带来不利影响。

  和过去相比,保险公司对技术所能带来的差异化因素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随着越来越多的操作实现自动化,机器无法复制的人文技能,包括创造力、同情心和领导力,成为更重要的差异化因素。

  数据显示,64%的受访者表示对“人力成本增长超预期”的可获得性表示“极度担忧”;其次是“无法进行有效创新”,占比达50%;第三是“质量标准或客户体验受到影响,占比48%。

  不难发现,险企的担忧集中在两个层次,要么钱没到位,技术型创新业务无法开展;要么钱到位了,但无法进行有效创新或实现预期目标。

  如,有国内保险巨头APP遭遇大洗牌,3年间10多个APP淡出江湖。事实上,保险公司自建APP多数难达预期效果,而这也是有技术、有流量的第三方平台火热的原因。

  担忧2

  无法获得全面、有效的承保相关数据。

  调研结果显示,超过90%的保险业CEO认为数据在理解客户偏好(97%)及制定企业风险管理决策(93%)方面非常重要。

  遗憾的是,只有10%的CEO所在险企获得的数据较为全面。

  另外,CEO们对始终无法实现内部数据共享也倍感无奈,这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保险公司在市场营销、承保和理赔等环节仍未打通的窘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